苜蓿蛋白替代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组织脂肪酸组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来源 :中国饲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bb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苜蓿蛋白粉替代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饲养成本的影响.试验将390头11周龄、平均体重为(35.70±0.44)kg的商品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6头.3组育肥猪在两阶段育肥模式(11~18?w和19~25?w)分别饲喂苜蓿蛋白粉替代豆粕水平为0、5%和10%的全价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8~14周苜蓿蛋白粉组育肥猪的饲料效率分别显著提高5.19%和4.06%(P<0.05),同时,5%苜蓿蛋白粉组育肥猪试验全期(0~14?w)的饲料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5.28%(P<0.05).10%苜蓿蛋白组育肥猪在整个试验期间的每千克增重成本较对照组显著降低8.93%(P<0.05).苜蓿蛋白粉组育肥猪背最长肌组n-3不饱和脂肪酸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67.37%和89.88%(P<0.05).结论:日粮添加5%~10%苜蓿蛋白粉替代豆粕可以改善11~25周龄育肥猪的饲料效率,提高肌肉和脂肪中n-3不饱和脂肪酸浓度,其中10%的苜蓿蛋白粉替代水平可以显著降低饲养成本.
其他文献
临泽,地处祁连山北麓、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夹在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绿洲面积仅为全县总面积的1/4,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成为影响该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大沙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临泽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大沙河治理全过程,坚持生态与经济并重,通过明确治理思路、优化治理方案、整合项目资源等措施,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治理思路和三期四段、分步建设治理模式,对推进黑河流域中小河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属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经过多年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局部生态良好.在新发展阶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面临空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建设任务艰巨、治理成效不明显等突出问题.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助力乡村振兴,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科学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和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分析了过去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明确了新阶段加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总体要求和分区防治思路与保障措施.
通过研究边坡位置、恢复年限和刈割对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绿化边坡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边坡坡面、坡底种植槽和坡顶自然山地的土壤肥力有明显差异,坡底种植槽和坡顶自然山地土壤养分含量高,坡面养分含量较低;②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边坡土壤肥力改善明显,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基本上达到了园林绿化种植土质量要求;③秋冬季对边坡草本植物类芦和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等进行刈割,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显著,刈割后坡面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有效磷含量均降低,因
沙产业是高效利用沙区光照等自然资源、推广合理节水用水技术的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沙产业的发展对缓解日趋增大的资源压力、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和推进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鄂尔多斯砒砂岩区相关沙产业企业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企业在农业、加工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发展现状,发现制约沙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①原料抚育程度低、采摘技术设备落后;②资源利用率低、种类单一;③生产与销售脱节;④生态环境被破坏;⑤缺乏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少.今后应加强原料管护,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注重创新研发,适度开
利用RS+GIS技术,以土地利用类型图、数字高程图、MODIS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多因子综合判别法分析2000-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水土流失变化,并对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进行时空演变分析.结果 表明:近20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各市水土流失均得到明显改善,各程度土壤侵蚀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各市植被覆盖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肇庆、惠州、江门的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佛山、中山、东莞的植被覆盖度相对较低,深圳市的植被覆盖度增长最快;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进一步分析认为,水土
以临沂市蒙阴县孟良崮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分析2015-2019年孟良崮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5-2019年孟良崮小流域土地利用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减少了2.71 hm2,园地面积增加了2.09 hm2;园地、林地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2.71 hm2,尤其中覆盖度、中高度、高覆盖度面积增加较明显;水土流失量减少了1.34 hm2,特别是剧烈侵蚀面积减少了0.79 hm2,水土流失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针对孟良崮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分析了影响因素并给
对平顶山市北部山区生态、经济、文化因子进行调查,以生态主导功能为依据,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出发,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流域格局、土地利用情况、生态系统问题等,制定平顶山市北部山区生态修复分区体系,即:一级分区以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为分区基础,并辅以经济、文化指标进行分区;二级分区细化生态与经济发展方向,以规划功能进行分区;三级分区根据各斑块立地条件,以不同区域主导生态功能为依据进行分区.通过三级分区明确了各区域的主导生态修复方向,为后续区域生态修复措施配置奠
利用无人机对辽宁省阜蒙县新华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核查表明,该技术可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和进度,对核查阶段已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准确核查,能为辽宁省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提升了工程监管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时效性.针对无人机在辽宁省水土保持监管中应用较少的实际,本次核查的技术路线可以大力推广.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谷物加工方式对肉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发育及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择816只平均体重一致的1日龄商品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4只鸡.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即2种原料(玉米和高粱),2种加工方式(制粒和膨化),饲养试验为期3周.结果:高粱型日粮组肉鸡的末重、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玉米型日粮组(P<0.05),同时无论日粮谷物类型如何,制粒加工组肉鸡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膨化加工组(P<0.05).日粮谷物类型和加工方式对肉鸡饲料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
文章旨在评估饲喂膨化亚麻籽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产蛋性能一致的720只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各组饲喂膨化亚麻籽水平为0、2.5%和5%的日粮.结果:5%膨化亚麻籽组蛋鸡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2.15%和13.44%(P<0.05),而对照组料蛋比表现最高(P<0.05),5%膨化亚麻籽组表现最低(P<0.05).2.5%和5%膨化亚麻籽组蛋黄相对重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8.09%和7.66%(P<0.05),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