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山东省农村和背景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2014年6月至8月先后在禹城和泰山进行气溶胶采集.利用浊度计、黑碳仪测得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分析雾霾天和清洁天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日变化,并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了两地的气团来源.结果表明,禹城和泰山雾霾天的单次散射反照率均高于清洁天,这可能与雾霾天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的大量形成有关.禹城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分布,这归因于当地的早、晚交通峰;而泰山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日变化呈单峰模式,归因于大气边界层的日变化.后向气流轨迹分析结果显示,禹城雾霾时期的气团主要来自东南方向,途经济南等重污染城市,同时计算出气团穿过密集火点,表明生物质的燃烧影响了禹城的雾霾形成;在泰山雾霾期间,气团移动缓慢,可被认作本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