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黏度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

来源 :塑料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u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常规两步法制备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在室温下黏度较高,限制其应用范围。以双酚A(BPA)、环氧氯丙烷(ECH)和NaOH为原料,苄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监测两步法制备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BPA和ECH的醚化过程,对醚化反应过程和反应终点进行监测,并对醚化产物的闭环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醚化温度及ECH/BPA之比均影响产物环氧值。在100℃下,对物质的量比为1∶10的BPA和ECH进行4 h醚化;除去多余的ECH,滴加浓度为35%的NaOH溶液(NaOH/BPA=3∶1),在70℃下进行6 h闭环反应,得到环氧值为0.550 mol/100 g、黏度为3.74 Pa·s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
其他文献
基于脂润滑球轴承动态击穿电压测试方法,即击穿电压越大,油脂导电性越差,考察基础油黏度、有机胺类型对脲基脂导电性的影响,同时评定不同无机碳系填料对脲基脂导电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础油黏度的同类脲基脂击穿电压不同,黏度越大击穿电压越大;脲基脂导电性与稠化剂结构有较大的相关性,相同制备工艺下脲基稠化剂类型决定了油脂分油特性,分油越小击穿电压越大;添加了不同无机碳系填料的脲基脂击穿电压不同,且经高温滚
为了探究润滑脂对微型汽车轮毂轴承摩擦性能的影响,以某款微型汽车为研究对象,利用SKF滚动轴承计算理论,建立了轮毂轴承的摩擦力矩分析模型,研究不同润滑脂参数对轮毂轴承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润滑脂性能试验、轮毂轴承摩擦力矩试验以及整车滑行试验,对轮毂轴承用脂的摩擦性能进行了优化及验证。研究表明,黏度较低、分油性能好的润滑脂对降低轮毂轴承摩擦力矩、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有重要意义;采用复合锂基合成烃润滑脂
本研究为阐明建筑工人心理韧性对安全行为的影响路径,基于社会认知、积极组织行为、自我决定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心理韧性各子维度(情绪调节、现场应对、坚韧、自强、乐观)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安全氛围的中介作用;根据538份来自我国建筑工人的有效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实证检验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心理韧性的情绪调节、现场应对、坚韧、自强四个维度正向影响安全行为;
针对某大型单级船闸人字门启闭机开式齿轮传统人工润滑效率低、消耗大等问题,对船闸的人字门启闭机运行特点、润滑方式、润滑成膜效果等进行系统分析,结合自动润滑方式比选研究结果,设计出一种开式齿轮外置油轮式自动润滑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开式齿轮自动润滑系统能可靠实现人字门启闭机开式齿轮自动润滑和精准定量供油,从而改善人字门启闭机开齿润滑效果,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通过考察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种类、加料顺序、转化阶段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制得润滑脂性能的影响,优化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以基础油A为润滑脂基础油、加料顺序为在转化阶段同时加入高碱值磺酸钙和脂肪酸D、转化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制得的高碱值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性能最好,其滴点超过343℃,高于GB/T 3498—2008标准中的
化学技术监督是电厂多项技术监督的组成部分,风电场化学监督包括变压器绝缘油、润滑油、风机液压油、轴承润滑脂、断路器SF6气体、发电机冷却液等单元。做好化学监督工作,直接关系到风电场电厂主要生产设备风机、箱式变压器、主变压器、发电机等的安全经济运行,通过油样化验等手段,分析设备参数,是掌握风力发电场站设备实际运行状态的重要参照,因此在电厂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能源场站一般未设定专业技术监督工程师,因
【目的】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不同土层氯含量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为烟区土壤及烟叶降氯和可持续发展、烟叶安全及高质量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围沟灌溉、微喷灌溉和滴灌灌溉)灌溉,不同移栽天数(40 d、60 d、80 d和100 d)烟田不同土层(0~20 cm、21~40 cm、41~60 cm、61~80 cm和81~100 cm)土壤氯离子含量,鲜烟叶及烤后烟叶
文章针对某市地铁公司直线电机车辆用轴箱轴承在运行40万km易发生润滑脂发黑劣化现象,采用对比方式,从外观、检测数据、硬度、接触痕迹、轮廓和润滑脂等方面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故障轴箱轴承润滑脂发黑的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现场依据油脂发黑现象初步判定影响因素的建议。
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对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小学生时,应重视对沟通艺术的把握和运用,及时掌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利用有效的沟通融洽班级氛围、提高班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