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水利工程水库枢纽、引水枢纽的不断兴起,各种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挡土墙可以有效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对人工高坡起到加固作用,但是由于挡土墙在水利工程的应用要长期经受河水的侵蚀,因此一定要注意其施工的技术和方法。文章就以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水利水电工程;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V2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众多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地面不平整造成整体不美观的问题,在这种高差较大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造价,同时确保建筑场地的美观,可以在建筑场地设置一定的挡土墙。挡土墙的作用就是防止滑坡、泥石流的产生,避免人工修护的高坡发生二次坍塌。在水利工程中挡土墙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重力式挡土墙。文章就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设计技术要点展开相应的讨论。
  一、重力式挡土墙简介
  重力式挡土墙是目前常用的挡土墙形式,如果按照挡土墙断面的设计几何形状对挡土墙进行划分,可以分为重力式、半重力式等,重力式挡土墙一般情况下采用砌块进行砌筑,并且一般适用于高度不大于5m的地段,另外进行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时还要考虑到是否会危及邻近的建筑物等。如果施工地段缺少石料时,可以采取将混凝土预制块作为材料的方法进行挡土墙的砌筑,也可以直接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总之对于将要施工的地段,高度不大于5m,且周围石料较丰富,地基强度较好时,可以采用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顾名思义,是依靠强身的自重来对其边坡或者固体堆砌物起稳定作,挡土墙虽然施工工艺简单方便,但应该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
  二、重力式挡土墙的结构
  首先对于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材料,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还要综合考虑整个工程的造价问题,如果在进行场地平整时,残留下来多余的土石,就可以节省一定的运输费,就地取材。对于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按照挡土墙的背部倾斜情况,可以分为仰斜、俯斜、垂直、凸形四种,如果施工过程中边坡的形式是挖方,最好的挡土墙的构造形式就是仰斜式,从理论计算来说,对于仰斜式挡土墙背,坡度越缓,其承受的土压力愈小,但是如果按照理论施工,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仰斜式挡土墙的坡度一般不缓于1:0.3;相反,如果边坡采用填方,那么最好采用垂直式或者俯斜式,而且一般坡度在1:0.25-1:0.3之间。
  三、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技术
  对于重力式挡土墙的埋置深度,对重力式挡土墙的稳定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首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例如基底层为土层时,应大于等一1m,并且适当在基底做砂石垫层;如果基底的土壤较软时,则意味着基底的含水量较大,就要适当进行桩基处理,实际过程中可采用粉喷桩法或用石灰改善土壤的方法进行处理,进行一定的加固措施;如果基底为岩层,应该将其岩层进行全部清除,还要在此基础上加深0.15~0.25m。
  设计好重力式挡土墙的埋置深度后,就要进行挡土墙的施工,首先是进行场地的平整,将地表的杂物清除干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基底是岩层,还要将岩层表面的风化部分清除干净,岩层基底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基层,对风化部分清除干净之后,基底开挖之后,还要用必要的砂石进行填充处理岩层部分的空洞,夯实基坑的密实度;基坑开挖之前,为了防止地表水对重力式挡土墙的侵蚀,还要在地面进行一定的排水工作,为了施工方便,基坑开挖的原则是一般大于基础外援边线一米或半米;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不应该进行长时间的暴露,如果让基坑经受长时间的暴晒和腐蚀,就会降低基底的承載能力。
  基坑完成之后要进行施工材料的准备,如果砌筑采用块石或者毛石,块石的质地应该坚硬,对于砂浆配合比也要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并且砂浆的拌制应该均匀、充分,石块之间的灰缝一定要填充密实,另外为了保证砌筑的稳定性,砂浆的流动性也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并建立相应的检查机制,随时检查砂浆的流动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除此之外砂浆的搅拌时间应大于等于2.1min。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砂浆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该严格检查砂浆的质量和稠度,在冬季寒冷气候进行施工时,注意砂浆对砌筑强度的影响性,对块石进行砌筑之前,一定要保证基底干净整洁,而且在进行第一层砌块的砌筑时,为提高砌体与基层间的抗剪能力,应将其进行洗净,然后再进行砌筑;对于岩层基底的砌筑过程当中,所用的砌体材料应该紧紧与基坑的侧壁结合在一起;对于沉降缝和伸缩缝的砌筑,一般情况下为2-3cm,而且沉降缝和伸缩缝应当垂直,其两侧的砌体应该进行平整度检查,不允许其进行搭接,如果这两种接缝需要做防水处理,则需要用到填充材料如胶泥等,这时应该沿着挡土墙的内、外、顶边进行填塞捣实,并且填塞的深度不得小于15cm。
  四、施工质量控制
  4.1人员管理
  对现场施工人员也应进行一定的管理,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首先,遵循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掌控有度,从而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职责分明但不失人文亲和力,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员。这就需要我们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对工人要奖罚分明,多鼓励、多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培养向心力。其次,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行必有果。拥有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就算面对工期紧逼,技术复杂的工程,只要坚决服从指挥,才能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再者,针对工程实际运作过程中反馈出的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经济杠杆的手段,进行规范量化,对人员管理必定起到柳暗花明的作用。
  4.2材料管理
  除了对水利水电的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外,还要对施工中所用到的材料进行管理。首先对进场的材料要检验其质量是否合格,是否标有出厂证明等,使建筑材料一定要达到国家规范的标准;对每一批进场的材料要进行合理的抽样检查,合格之后才能使用;另外对材料的堆放要选择合适的位置,阴雨天要防止材料受潮,影响材料的使用功能等;总之应该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消除材料的质量隐患,确保重力式挡土墙的质量。
  【结语】综上,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水利工程中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要点及施工技术展开探讨,尤其是挡土墙的设计要点,只有精确地对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进行验算,才能确保挡土墙发挥其作用,防止固体堆砌物体发生滑坡、崩塌等;对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技术也进行一定的分析,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随着水利工程水库枢纽、引水枢纽的不断兴起,各种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施工人员应该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掌握新技术,为水利水电事业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韩军,綦春苗.浅谈水利工程中柔性防渗墙的设计[J].今日科苑,2009,(4).
  [2]许秋刚.探讨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理论及方法[J].山西建筑,2009,(3).
  [3]马彦君.试探水利工程挡土墙的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6).
  [4]邱亦工.挡土墙的选型与设计[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3,(4).
  [5]项清.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方法[J].安徽建筑,2006,(4).
  [6]黄太华,袁健,唐小弟.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简化方法[J].路基工程,2008,(2).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数建筑企业已经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因为工程管理贯穿整个工程项目,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有力保证,忽视工程管理,工程质量无从谈起。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做了一些探讨,供同行学习交流。关键词:建筑工程 工程管理 方式方法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摘要】本文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出发,系统阐述了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研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城市化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面临着很大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突破,特别是城市规划建设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因而也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研究变得更为复杂。 
摘要:现代科学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电气自动化也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同样的有着长足的进步。和传统的生产相比,现代生产中已经添加了大量先进的电气设备和装置,这些现象都标明了如今的经济现代化体系,同时也是一把标尺用来衡量工业生产质量的高低。本文分析了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原理及现状  电
从资本流向看,发达市场在新兴市场的收购呈现下降趋势,全年并购交易额减少19%,不到1000宗的收购案创出了十年低位;而新兴市场国家投资于发达市场却兴趣十足,2015全年完成并购数量达到470多宗,其中中国录得境外并购110多宗,处于十年高位。  持续拉升的美元酿造阵阵惊惶,阴跌连挫的油价添造惴惴不安,诡谲丛生的贸易摩擦制造纷纷袭扰,敏感怪诞的地缘政治营造连连风险……,2015年的世界经济在层层雾霾
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现代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点、建筑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分析、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特点及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构想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建筑物高度的不断攀升,对建筑物内的供电、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