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多年前,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电视娱乐节目还是一个新鲜词,在经过了港台直接复制时代、盲目跟风潮、选秀时代之后的繁华之后,娱乐节目陷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怪圈。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的诞生、发展以及极盛时期的总结,来透析娱乐节目的本质,试图找出一条适合本土特色的娱乐之路。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 娱乐制作者 “选秀”时代 拿来主义 本土化走向
“电视娱乐节目”至今缺少一个明确的界定,故其内涵和外延往往模糊不清,宽窄不一。李瑞植、邱秀桐在《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一文中认为“电视娱乐节目是综艺节目发展的新形式,通常人们所指的电视娱乐节目是单纯以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这一界定概括了娱乐节目的三个特点: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
在我国,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悉的只有电视文艺节目,而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要比娱乐节目的外延广得多。在中国内地,很早就有电视文艺节目,如相声、评书等在电视台播出,从节目的功能定位来说,它与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大部分是相同的。内地还有一个时期是用电视综艺节目的概念来代替电视娱乐节目的,例如上个世纪90年代播出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综艺节目而非娱乐节目,现在来看,当年的综艺节目似乎是教育功能居多而娱乐功能不足,但不管怎样,中国内地的电视娱乐节目在电视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跌跌撞撞地起步了。
一、“港台风”吹醒大陆人
电视娱乐节目在我国内地的大发展是从1996年开始的,其原因离不开港台电视娱乐节目对内地电视行业的影响。1996年香港凤凰卫视正式开播,借助于香港的国际化地位,凤凰卫视的节目具有相当大的多元性。《非常男女》就是凤凰卫视引进的一档由台湾中视制作的娱乐节目,作为相亲为主要内容的娱乐节目,它不算是综艺节目,但却与《正大综艺》有着很多共同点:节目内容或部分内容均是由台湾地区的电视制作公司提供的,均是为满足内地张大眼看世界的观众的收视需求,事实也确实如此:《非常男女》中新的节目制作形式和开放的、大胆内容让当时收看凤凰卫视的内地观众与电视制作人员目瞪口呆。观众与电视制作人员的感受是相同的:原来电视节目可以这么做!
《非常男女》让内地人大开眼界,于是在电视制作行业超前的湖南人,推出了一档婚姻速配节目《玫瑰之约》,这档节目从节目的定位、风格上与《非常男女》是相同的,只不过参与者是本地的青年男女。《玫瑰之约》的开播,特别是在湖南卫视上星之后在全国落地播出,使我国内地电视行业产生了极大地震动,它突破了中国电视领域里许多认识禁区,使电视人在更深刻的角度上思考着电视娱乐节目的变革。在《玫瑰之约》之前,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只有一种风格,那就是以中央电视台为蓝本的所谓“学院派”风格,它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整体的设计和构思而不是细节的设计,力图体现的是一种“大气”。央视的人力物力可制造出这样的娱乐节目,可与之实力相差甚远的地方电视台却没有这样的能力。《玫瑰之约》开播后,始终没有出现的娱乐节目大潮的繁荣景象终于出现了,内地各电视台在短时间里办了20多个与《玫瑰之约》同类的娱乐节目。
二、盲目迷信的娱乐制作者
《玫瑰之约》等相亲节目成功之后,大陆的电视人开始了制造电视娱乐节目的热湖,请来台湾一线的电视节目制作人直接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是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有不少知名制作人为大陆观众奉献了许多优秀的综艺节目。制作人张志鹏在大陆制作了《金苹果》(央视一套)、《情艺在线》(央视四套)、《天使任务》(山东卫视)、《创智赢家》(东方卫视)、《超级星秀场》(湖北卫视)、《娱乐星工厂》(重庆卫视)、《周六乐翻天》(陕西卫视)等节目。制作人张中:炎,在大陆制作的《开心辞典》(央视二套)、《人物》(央视十套)等节目也影响广泛。这些请台湾制作人做出的节目取得成功之后,各大地方电视台掀起了一股对台湾制作人的盲目迷信。台湾电视制作人开始拉上制作团队来到大陆淘金,但大都因水土不服而草草收场,用一位知名制作人的话来说,“在2002~2003年期间,台湾团队在大陆死得很难看!当时台湾制作人犯的错误就是太自负,他们觉得大陆做综艺的人很笨,于是就把在台湾录好的片子直接带过来,完全没跟当地的文化融合,久而久之,节目越做越台湾,广电总局不允许,也跟本土观众胃口脱节,收视率惨败!”
在这一时期后,内地电视娱乐节目慢慢陷入了一种类型电视节目盛行的怪圈。类型电视节目是指一类风格相近、内容差不多的节目,比如众多的益智竞赛节目、选秀节目等等。
三、跟风的“选秀”时代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从2004年起主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其颠覆传统的一些规则,使之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如果说2004年是中国选秀元年的话,那么仅仅一年之后的第二届超女则一瞬间将这一种节目形式推向了巅峰,同时也将各卫视间的竞争带人了一个跟风过剩的局面。《绝对唱响》、《好男儿》等选秀节目纷纷上马,很快,公众和市场对于充斥电视荧屏的选秀类节目出现“逆反弹”现象,随着节目类型的“被规范”、观众审美疲劳、各卫视间的克隆过度,在之后的几年中,选秀节目没能再复制2005年的收视狂潮。
2011年,湖南卫视再次重装上阵杀回电视荧屏。制作人龙丹妮提出了“音乐还在,所以,我们还在。”作为新一季《快乐女声》的核心,用悬念和竞争等“人工效果”吸引观众。但选秀节目“先天”上的不足却无法改变,只能在比赛进度、新花样、新爆点上保证收视率,其颓势已尽显。而由于《快乐女声》的超时问题,广电总局做出了处罚,次年湖南卫视将暂停一年选秀节目。
四、“拿来”是好选择吗
在类型节目泛滥之时,一些有眼光的制作人把视线放到了国外,于是“拿来主义”成了最近几年来娱乐节目制作的特色。以竞争最为激烈的周日档为例,收视率前四名的《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舞动奇迹》、《非你莫属》中有三类节目都是移植国外的模式,只有求职类的《非你莫属》属原创。
在收视率战况激烈的今天,为保证新节目减少失败风险,直接引进国外经典节目模式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中国达人秀》和《舞动奇迹》都是通过正式购买英国大热节目的版权,包括选秀门槛、评审机制、主持人的播报形式基本上都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就连评委们一惊一乍的表现方法都如出一辙。学到了形没学到精髓,国外的达人秀真正比的是达人技艺,移植到国内后,反倒成了“唐伯虎点秋香”的桥段,要晋级先比的是谁身世更惨。《中国达人秀》第,季决赛时的混乱,严重显现舶来品的水土不服,第二季比第一季稍进步点,但仍是缺点多多。舶来品如何接地气,成为考验制作方功力的难题。
五、娱乐节目的市土化走向
在娱乐节目同质化和“拿来”不好用的窘境中,原创力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突围的利器。各大卫视在积累了足够的制作经验后,他们开始尝试自主开发节目模式。各大卫视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原创力的井喷。江苏卫视成为综艺节目原创的急先锋。纵观近年的综艺节目市场,多档大受欢迎的原创节目都归于江苏卫视名下,内容多样化,从谈话类到婚姻类不一而足。
以大出风头的《非诚勿扰》为中心,江苏卫视推出了一系列讨论年轻人婚恋生活的综艺节目,乐嘉的《老公看你的》、李艾的《幸福晚点名》,节目环节和内容设置都属于原创,令人耳目一新。虽然这两个节目的收视份额都称不上数一数二,但原创节目的出现无论对电视台还是对观众,都是好事一桩。
除了风头正劲的江苏卫视外,其他卫视也在各自探索原创节目的可能性。职场秀是近年原创节目中备受瞩目的一类。其中收视最成功的是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职场的严肃事被搬上荧幕变成一场“秀”,将求职双方的机智才华无限放大,大大加强了娱乐性。
台湾综艺之父王伟忠曾说过:“只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才能了解这里的人们需要的是什么,无论外边的东西多么花哨,都不接地气,成功不了。”大陆的电视娱乐节目想要崛起,还是要靠用国内制作人的聪明才智,做老百姓喜欢的娱乐,娱乐节目的前景才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欧阳国忠《中国电视前沿调查》
[2]李岚、张群力《中国电视前沿》
[3]李瑞植、邱秀桐《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
[4]《综艺节目应分时分级低俗娱乐被炮轰“三宗罪”》新闻午报
[5]《综艺节目不能一味“拿来主义”》新疆广播电视报社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 娱乐制作者 “选秀”时代 拿来主义 本土化走向
“电视娱乐节目”至今缺少一个明确的界定,故其内涵和外延往往模糊不清,宽窄不一。李瑞植、邱秀桐在《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一文中认为“电视娱乐节目是综艺节目发展的新形式,通常人们所指的电视娱乐节目是单纯以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这一界定概括了娱乐节目的三个特点: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
在我国,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悉的只有电视文艺节目,而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要比娱乐节目的外延广得多。在中国内地,很早就有电视文艺节目,如相声、评书等在电视台播出,从节目的功能定位来说,它与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大部分是相同的。内地还有一个时期是用电视综艺节目的概念来代替电视娱乐节目的,例如上个世纪90年代播出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综艺节目而非娱乐节目,现在来看,当年的综艺节目似乎是教育功能居多而娱乐功能不足,但不管怎样,中国内地的电视娱乐节目在电视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跌跌撞撞地起步了。
一、“港台风”吹醒大陆人
电视娱乐节目在我国内地的大发展是从1996年开始的,其原因离不开港台电视娱乐节目对内地电视行业的影响。1996年香港凤凰卫视正式开播,借助于香港的国际化地位,凤凰卫视的节目具有相当大的多元性。《非常男女》就是凤凰卫视引进的一档由台湾中视制作的娱乐节目,作为相亲为主要内容的娱乐节目,它不算是综艺节目,但却与《正大综艺》有着很多共同点:节目内容或部分内容均是由台湾地区的电视制作公司提供的,均是为满足内地张大眼看世界的观众的收视需求,事实也确实如此:《非常男女》中新的节目制作形式和开放的、大胆内容让当时收看凤凰卫视的内地观众与电视制作人员目瞪口呆。观众与电视制作人员的感受是相同的:原来电视节目可以这么做!
《非常男女》让内地人大开眼界,于是在电视制作行业超前的湖南人,推出了一档婚姻速配节目《玫瑰之约》,这档节目从节目的定位、风格上与《非常男女》是相同的,只不过参与者是本地的青年男女。《玫瑰之约》的开播,特别是在湖南卫视上星之后在全国落地播出,使我国内地电视行业产生了极大地震动,它突破了中国电视领域里许多认识禁区,使电视人在更深刻的角度上思考着电视娱乐节目的变革。在《玫瑰之约》之前,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只有一种风格,那就是以中央电视台为蓝本的所谓“学院派”风格,它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整体的设计和构思而不是细节的设计,力图体现的是一种“大气”。央视的人力物力可制造出这样的娱乐节目,可与之实力相差甚远的地方电视台却没有这样的能力。《玫瑰之约》开播后,始终没有出现的娱乐节目大潮的繁荣景象终于出现了,内地各电视台在短时间里办了20多个与《玫瑰之约》同类的娱乐节目。
二、盲目迷信的娱乐制作者
《玫瑰之约》等相亲节目成功之后,大陆的电视人开始了制造电视娱乐节目的热湖,请来台湾一线的电视节目制作人直接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是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有不少知名制作人为大陆观众奉献了许多优秀的综艺节目。制作人张志鹏在大陆制作了《金苹果》(央视一套)、《情艺在线》(央视四套)、《天使任务》(山东卫视)、《创智赢家》(东方卫视)、《超级星秀场》(湖北卫视)、《娱乐星工厂》(重庆卫视)、《周六乐翻天》(陕西卫视)等节目。制作人张中:炎,在大陆制作的《开心辞典》(央视二套)、《人物》(央视十套)等节目也影响广泛。这些请台湾制作人做出的节目取得成功之后,各大地方电视台掀起了一股对台湾制作人的盲目迷信。台湾电视制作人开始拉上制作团队来到大陆淘金,但大都因水土不服而草草收场,用一位知名制作人的话来说,“在2002~2003年期间,台湾团队在大陆死得很难看!当时台湾制作人犯的错误就是太自负,他们觉得大陆做综艺的人很笨,于是就把在台湾录好的片子直接带过来,完全没跟当地的文化融合,久而久之,节目越做越台湾,广电总局不允许,也跟本土观众胃口脱节,收视率惨败!”
在这一时期后,内地电视娱乐节目慢慢陷入了一种类型电视节目盛行的怪圈。类型电视节目是指一类风格相近、内容差不多的节目,比如众多的益智竞赛节目、选秀节目等等。
三、跟风的“选秀”时代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从2004年起主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其颠覆传统的一些规则,使之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如果说2004年是中国选秀元年的话,那么仅仅一年之后的第二届超女则一瞬间将这一种节目形式推向了巅峰,同时也将各卫视间的竞争带人了一个跟风过剩的局面。《绝对唱响》、《好男儿》等选秀节目纷纷上马,很快,公众和市场对于充斥电视荧屏的选秀类节目出现“逆反弹”现象,随着节目类型的“被规范”、观众审美疲劳、各卫视间的克隆过度,在之后的几年中,选秀节目没能再复制2005年的收视狂潮。
2011年,湖南卫视再次重装上阵杀回电视荧屏。制作人龙丹妮提出了“音乐还在,所以,我们还在。”作为新一季《快乐女声》的核心,用悬念和竞争等“人工效果”吸引观众。但选秀节目“先天”上的不足却无法改变,只能在比赛进度、新花样、新爆点上保证收视率,其颓势已尽显。而由于《快乐女声》的超时问题,广电总局做出了处罚,次年湖南卫视将暂停一年选秀节目。
四、“拿来”是好选择吗
在类型节目泛滥之时,一些有眼光的制作人把视线放到了国外,于是“拿来主义”成了最近几年来娱乐节目制作的特色。以竞争最为激烈的周日档为例,收视率前四名的《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舞动奇迹》、《非你莫属》中有三类节目都是移植国外的模式,只有求职类的《非你莫属》属原创。
在收视率战况激烈的今天,为保证新节目减少失败风险,直接引进国外经典节目模式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中国达人秀》和《舞动奇迹》都是通过正式购买英国大热节目的版权,包括选秀门槛、评审机制、主持人的播报形式基本上都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就连评委们一惊一乍的表现方法都如出一辙。学到了形没学到精髓,国外的达人秀真正比的是达人技艺,移植到国内后,反倒成了“唐伯虎点秋香”的桥段,要晋级先比的是谁身世更惨。《中国达人秀》第,季决赛时的混乱,严重显现舶来品的水土不服,第二季比第一季稍进步点,但仍是缺点多多。舶来品如何接地气,成为考验制作方功力的难题。
五、娱乐节目的市土化走向
在娱乐节目同质化和“拿来”不好用的窘境中,原创力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突围的利器。各大卫视在积累了足够的制作经验后,他们开始尝试自主开发节目模式。各大卫视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原创力的井喷。江苏卫视成为综艺节目原创的急先锋。纵观近年的综艺节目市场,多档大受欢迎的原创节目都归于江苏卫视名下,内容多样化,从谈话类到婚姻类不一而足。
以大出风头的《非诚勿扰》为中心,江苏卫视推出了一系列讨论年轻人婚恋生活的综艺节目,乐嘉的《老公看你的》、李艾的《幸福晚点名》,节目环节和内容设置都属于原创,令人耳目一新。虽然这两个节目的收视份额都称不上数一数二,但原创节目的出现无论对电视台还是对观众,都是好事一桩。
除了风头正劲的江苏卫视外,其他卫视也在各自探索原创节目的可能性。职场秀是近年原创节目中备受瞩目的一类。其中收视最成功的是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职场的严肃事被搬上荧幕变成一场“秀”,将求职双方的机智才华无限放大,大大加强了娱乐性。
台湾综艺之父王伟忠曾说过:“只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才能了解这里的人们需要的是什么,无论外边的东西多么花哨,都不接地气,成功不了。”大陆的电视娱乐节目想要崛起,还是要靠用国内制作人的聪明才智,做老百姓喜欢的娱乐,娱乐节目的前景才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欧阳国忠《中国电视前沿调查》
[2]李岚、张群力《中国电视前沿》
[3]李瑞植、邱秀桐《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
[4]《综艺节目应分时分级低俗娱乐被炮轰“三宗罪”》新闻午报
[5]《综艺节目不能一味“拿来主义”》新疆广播电视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