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这样羞愧难当

来源 :同学少年·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昨天数学测验的成绩出来了吗?考得怎么样?” 下午放学刚进家门,爸爸就急切地问我。
  “不,不太好。 得了六……九十六分。”我低着头小声回答。
  “不错嘛!又进步了。”爸爸放心地回到書房看书去了。
  走进自己的房间,插上门,从书包里拿出那张让我伤透了心的数学试卷。 看着试卷右上角那个大大的鲜红数字——“69”,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
  明明是69分,自己硬说是96分,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怎么能对爸爸撒谎呢?最近一段时间,爸爸见我的数学成绩有所下降,就利用每天晚上的时间给我辅导,还买回了好多辅导资料,为此,爸爸不但放下了正在修改的书稿,还改变了每天晚饭后外出散步两小时的习惯。可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寄予厚望的女儿竟然对他撒谎了!想到这,我不禁哭出了声。有心想对爸爸说实话,又怕那样会让爸爸伤心,但如果继续隐瞒下去,自己的心里肯定会备受煎熬和谴责。
  “D,怎么了?”爸爸一边敲门一边问。
  我的哭声更大了。
  也许是被我吓到,爸爸说话的声调都变了:“怎么啦?快开门,快开门啊!”
  我站起身打开门,看着站在门外一脸惊恐不安的爸爸,更觉得羞愧难当。“爸——”我哭着扑到爸爸的怀里,“我,我刚才撒谎了……我不是故意的。”
  “撒谎?撒什么谎?”
  “这次数学考试,我不是96分,是,是69分。”
  “哦,是这样……没什么,没什么。”爸爸拍拍我的头,像是在安慰我,又像是在责怪自己,“是爸爸的方法不对头吧?”
  “D,把试卷拿出来,咱们一起把做错的题目重做一遍。”爸爸一边说着一边走向书房,“吃一堑才能长一智啊!”
  我也在心里默念着爸爸刚才说的话:“吃一堑,长一智。”
其他文献
有一个男孩,在我十九岁的时候,他说,我喜欢的那个人,腰上有一朵格桑花。在他去地球另一边的前一天,他说,在我二十六岁的时候,他还是会变成我喜欢的样子。  他的手心冰冷。  我努力地想记得他的样子。    那是在缀满流星的深蓝色天幕下,她们捧着橘红色的烛火,她们的眼睛里有晶亮的闪耀。  我的眼睛开始变的干涩,我不停地喝水。清凉的液体久久地在我的舌尖盘旋。不去。  那是一幅画。我把它挂在卧室的墙壁上。后
期刊
一些琐碎的记忆,在女孩心里流连,都是关于他的。    我常常用“传奇”这个词去形容一个人给予我的惊讶,他就是这样的人。我喜欢叫他叔叔,因为他比我大一点点。他的名字很好听,里面有一个我喜欢的字——瑞。他叫陈瑞。    我很少花笔墨去描述一个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人,但是他,有太多太多的特别,以至于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我是在他高三那年才发现这个人的。注意他是由于他长的很像一个朋友,但是开始想了解他
期刊
情书、足球、诗    帅,我高二那年爱上的女生。  那天她在教室门前的过道上把我拖住,死活要问出我的星座。我当时就想这女生肯定脑子进水,因为我根本不认识她,其实连看都没看过。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两个星座——双鱼和处女。后者是我重生的日子。“神经!你属凤凰啊?”他们都这么损我。  我竟然在给帅的情书上署了自己的笔名。天哪,这是我一生中犯下的较为严重的错误之一。习惯问题。好在事情发生了一些转机,有人认
期刊
在颓废的照片里,看到了自己,恍然意识到,已经24岁了。在快接近24岁的年纪,还记得疯狂的喜欢着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宫崎峻的《千与千寻》、岩井俊二的《情书》。 23的年纪,就像个将死的灵魂,一边是面对残酷的现实,一边是接近虚幻的梦想,一边清醒地告诉自己,那是虚幻的光影正在摧残着自己或是别人有关青春的回忆……  23岁,青春已死……  23岁,光影依旧……  ……  “昭和20年9月21日,我死
期刊
青春可以暴走,因为它始终会渐行渐远,但人生未尽,还不容沉沦,不堪迷失,更不能轻易放弃。    1    沈伊,帮我捎份炒河粉。  还有我,我也要一份,多点辣椒。  身后,两个丫头的声音慵懒里透着欢喜,“喔,知道啦”我懒懒地回应她们,然后趿着拖鞋,下楼,去“顾记米粉”。  老板是个已过中年的女人,但她看人的时候,眼睛一挑别有一番韵致。女人一边抓着米粉,一边问今天不上课吗?有没有交男朋友啊?你到底多大
期刊
你说,我们会一直在一起吗。   会的。  你又如何知道。   我的心脏在告诉我,你听。   那么我们死也要在一起,是不是。   是的。   请你答应。   如果有天你走去了天边那么遥远的地方,都别忘记我,好吗。     A    电话突然响起。连绵的长音把寂静的夜一下击碎。因为第二天有重要的口语考试,宿舍的女孩子们都已早早入睡。苏蓝安,你的电话。深更半夜吵得要死,还让不让人活了。说完便把话筒猛扔到
期刊
我是暗地里成长的孩子  我生于80年代,一个尴尬的年龄  柔和的微笑是我的保护色  妩媚干练是我的表象  沉默是我的本色  寡言是我的真实  走向记忆的尽头才是我的嗜好    我是暗地里的孩子,在那幽黑的蔓延着苔藓的小巷里,有我平淡的童年。那是个嘈杂的环境,所以我叫它暗地。所以我是暗地里成长的孩子。我并不鄙视那里。相反,我喜欢那里。因为真实。也许你会不屑,毕竟在你那尊贵的眼中那也许是肮脏的不堪的。
期刊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题记  人生就像一列火車,即使路线没有什么变化,每天车窗外的风景也都是新的。  或许,人生中因为多了份改变,收获就别具风味;或许,生命中因为多了份改变,回忆就截然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它像一朵向阳花长在原野上。 我们希望花蕾可以绽放,希望梦想成为现实,于是,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改变的决心。  每天改变一点点,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
期刊
名师档案:张飞,中华语文网2008年年度人物,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校优秀教师,校优秀班主任,现任教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加双语学校,校语文教研组组长。论文 《试谈“主体性”教学理念下的语文选修课教学》 《一线串珠,让语文教学更简洁、流畅》 均获市教学征文一等奖,《仰望语文的星空——阅读黄厚江系列专著》 获市教育工会读书征文一等奖,教学设计 《登高》 与 《声声慢》 均获市电教学术作品一等奖。在 《作文周
期刊
我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家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爸爸,另一个就是我。  爸爸腿有残疾,干不了农活和别的重活,于是六年前在城里干起了给自行车补胎、打气的营生;我也随之转到城郊一所学校借读,这一“借”就是六年。 我们住不起楼房,只租下一間半平房,就算安了家。  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 我们父子俩的生活,只能靠爸爸起早贪黑地修车挣钱来维持,虽说不至于忍饥挨饿,但每日三餐几乎都是清汤寡水,偶尔吃顿打卤面,我都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