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武利尤单抗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来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2018年6月–2021年1月关于纳武利尤单抗不良反应报道的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3篇纳武利尤单抗所致ADR个案报道,涉及患者79例,多数患者年龄为60~69岁(30.38%),原发疾病以肺癌最多(41.77%);ADR发生时间多为用药后6个月内(74.69%);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09%)、内分泌系统(14.94%)为主;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好转或痊愈75例,死亡4例.好转后,再次给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16例,再次出现ADR 1例.结论:纳武利尤单抗所致ADR涉及不同年龄段患者,潜伏期长,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使用时应加强用药安全性监测,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到及时对症处理.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点阵CO2激光辅助透皮技术联合5%米诺地尔酊治疗后,对斑秃患者的临床疗效、康复时间进行评估.方法 在2020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斑秃(76例)为本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8例)行5%米诺地尔酊外用治疗,联合组(38例)行5%米诺地尔酊联合点阵CO2激光辅助透皮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康复时间、不良反应及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63.16%),起效时间、达到最大生发面积用时
目的 探讨超皮秒激光联合微针导入对黄褐斑患者面部修复情况及皮肤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90例,以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5例,对照组采用超皮秒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微针导入,对两组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面积及皮损颜色、皮肤生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黄褐斑皮损面积、皮损颜色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皮肤生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皮
目的 评价30%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毛周角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毛周角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30%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对照组予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及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3次后,治愈6例(17.14%),显效19例(54.29%),有效9例(25.71%),无效1例(2.86%),有效率为71.43%,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