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文化铸校魂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n20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有这样一所初中,她“身着”民族特色的“外衣”,为学生创造了优美舒适、民族风情浓郁的学习环境;她广泛挖掘当地民族文化遗产,并将其引入课堂,构建了三大特色校本课程;她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
  她就是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以下简称融水民中)。1986创办伊始,该校便以创建“全国一流的少数民族教育示范校”为奋斗目标,如今已成为自治区少数民族教育示范校立项建设学校、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校立项建设学校、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立项建设学校。2011年11月,自治区体艺现场会在该校召开,与会领导和嘉宾对该校的民族体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校园之魂:民族文化景观的润养
  踏进融水民中的校门,伫立于校园中心的芦笙柱赫然映入眼帘:轻盈的宇鸟迎着朝阳展翅欲飞,矫健的盘龙吞吐着生机和朝气,坚韧的水牛角象征着刚毅、忠厚,威严的蚩尤像展现了苗族人民敢于斗争、勇于拼搏的意志……“芦笙是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苗族各村寨中耸立着的芦笙柱是苗家人的精神象征和文化图腾,它是世世代代苗族人的生活积淀。我们在学校里建设芦笙柱,意在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意志,宣扬明责、知礼、尚美、爱助的育人理念。”该校校长首迎东解释道。
  建设校园民族文化景观,铸造校园之魂,是融水民中打造民族特色学校的第一步。跟随首迎东校长的脚步,记者参观了该校的民族文化景观:虎啸谷是师生们孕育虎性虎势、滋养胸襟正气的地方;一棵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元宝枫,呈现出勃勃生机,该校师生每天徜徉其间,感受着生命的激荡;民族园里既有“园圃毓草木”等自然景观的点缀,又有精巧的吊脚楼、古朴的织布机等苗族人文景观的映衬,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而一堵堵文化墙则以“礼”为核心,展示伦理美德、正义善举,使师生们的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滋养。
  “每到一处都能观赏民族的元素,每走一步都能呼吸民族的气息。在这样的校园里生活、学习,仿佛每时每刻都被文化所环绕,每分每秒都能获得美的享受。”融水民中九年级学生韦柳玲在日记里写下这样深情的话语。再有半个学期,她就要离开这个生活了三年的校园了。谈及毕业,她动情地说:“在学校,我了解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收获了成长的快乐,变得阳光自信了,这个美丽的校园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我很舍不得离开这里。”
  韦柳玲的话道出了融水民中众多初三年级学生的心声,即将毕业的他们,对学校更多的是不舍、留恋和感念。“这就是静态校园文化建设的魅力所在!”首迎东校长不无自豪地说,“三年的生活、三年的感受,这些静态景观已在学生心中定格,内化成为他们的审美趣味,滋养着他们的品性。”
  课堂之魂:特色校本课程的构建
  让融水民中学生心生留恋的,不仅是这个美丽的校园,还有那些丰富多彩的特色校本课程。对于该校七年级学生杨璐瑶来说,苗族刺绣课别具吸引力。她告诉记者,刚进学校的时候,她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做事粗心、缺乏耐心。在学校的一次苗族刺绣班“招生”活动中,看着学姐们灵活的双手在布匹间游走,“一朵朵花、一只只鸟就这样在布上活了起来”,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毫不犹豫地报班学习。
  “在学习苗绣的过程中,我变得更细心、更有耐心了。”杨璐瑶说,“从分丝、穿线到构图、描画,再到钩针、挑针,每一个步骤都要足够细致,走错任何一步都会毁坏整幅刺绣作品。在学习苗绣的过程中,我还知道了很多民族知识,审美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苗绣是苗族历史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和文化正是我们应该传承并发扬的。”首迎东校长说。多年来,融水民中将建设特色校本课程作为树立民族特色学校的关键环节,依照“课题研究→教材开发→常规学习”三个步骤(即成立课题组开展研究,研究成熟后编制校本教材,最后纳入日常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建设了芦笙和苗族舞蹈、苗族刺绣、苗歌三大特色校本课程。
  “课程研发的过程是艰苦的。”融水民中教师覃剑彪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批兼职兴趣课的老师,他说:“刚起步时,我们没有专业的老师,没有很好的教学设备,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不过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学校便引进了多位苗族乐器、苗族舞蹈、苗族刺绣方面的老师,并送了一批老师出去培训,还聘请一些民间老艺人到校培训老师和学生。”如今,该校已建成一支18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足以承担特色课程的教学工作。
  与此同时,该校各学科教师也结合生本教育的开展,在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语文课常以苗族故事为原型,让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历史课在中国历史中融入苗族发展历史,让学生切身感受本民族久远的历史;德育课中苗族英雄成了鲜活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他们的高尚精神;数学课上苗绣图案则作为学生学习图形对称知识的素材……“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枯燥的知识讲解,更多的是讲故事、谈感受,多有趣呀!我们还可以开展社会调研,学习起来更加有劲儿了!”杨璐瑶一脸兴奋地说。
  学生之魂:在民族文化活动中生成
  “我最喜欢学校的民族文化艺术节,那场面真是精彩壮观!”融水民中七年级学生吴金仙说。每逢重大民族节日,该校学生便会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男生手持芦笙,女生手拿鲜花,围着芦笙柱载歌载舞。
  “像这样的活动,我们学校可多了。在大课间或课外活动时间,我们会跳竹竿舞、玩滚铁环。到了收庄稼的季节,我们也会像在家里一样,玩打禾鸡。还可以跟老师学打苗拳,强身健体。到了斗马节的时候,全校师生便围在一起观看斗马,那真是精彩非凡!”说到学校的民族体育活动,吴金仙立即兴奋起来。
  “苗族的精神、文化都蕴含在这些活动之中。学生只有亲身体验之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本民族的内涵,进而形成民族情感。”首迎东校长解释说。除了特色课程和文化活动,融水民中还组建了众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社团,如芦笙社团、踩堂舞社团、苗歌社团、苗族刺绣社团、苗族武术社团等,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丰富的活动充盈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他们的心灵。”融水民中教师任吕倩如是说。作为班主任,她对此深有感触:“我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以前的学生大多胆小害羞,比较缺乏自信和活力。现在可不一样了,学生表现出来的那种生机和飞扬,连我这样的老教师都深受感染。”让她津津乐道的是,以前学校搞活动她都要忙前忙后,还要多次动员学生参加。现在,她做起了“甩手掌柜”,所有活动都是学生自己设计、主动报名。
  “民族的就是特色的。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本地的生活环境,更离不开本地的文化。充分挖掘学校当地的独有文化并加以利用,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首迎东校长总结道。如今,融水民中正沿着这条特色发展之路继续前行。(责编 周翠如)
其他文献
本刊讯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区内各地对辖区内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的留守儿童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并采取多项措施进行关爱教育。据悉,这是我区首次把幼儿园留守儿童纳入关爱扶助体系。《意见》提出,各地要合理设置并切实办好必要的中小学教学点,保障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就近入学,规范校点撤并行为,防止因撤点并校而导致
期刊
本刊讯 近日,广西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该集团是由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近60家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职学校和幼儿园等共同组建,目的是打造我区学前教育产、学、研、训结合平台。该集团将为集团内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以及幼儿园在岗教师提供专业化、主题化、菜单式的技能培训,并为毕业生提供岗位实践机会。该集团将实现内部学校间的设备、师资、信息、教学、实习、技能鉴定、毕业生就业等多方面的
期刊
本刊讯 日前,自治区教育厅发布消息称,2015年,我区110个县(市、区)全面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自治区本级财政下达奖补资金1.69亿元,各县(市、区)配套资金共计2.43亿元,惠及12 192所(个)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共有9.35万名教职工获得补助,人均每月216元。其中,29个连片特困县获得补助的教师约占总人数的51%,补助资金约占总金额的61%。(桂文)
期刊
本刊讯 最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西分赛区)颁奖典礼在广西艺术学院举行。该赛事自开始以来,我区共收到区内各地的15 656件参赛作品,评出自治区级一等奖24个、二等奖76个、三等奖223个、优秀奖447个。在全国评审中,这些作品共为我区斩获一等奖9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62个、优秀奖312个,全区共有15所院校获得“优秀院校奖”,我区也获得了本届大赛特设的“最佳分赛区”奖。(桂文)
期刊
本刊讯 最近,柳州市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等7所学校与广西科技大学举行了“手拉手”签约仪式。“手拉手”后,广西科技大学负责配备专职科技辅导员,指导7所学校的学生参与现有的科技创新项目;7所学校则负责推荐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及学生,并结合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向学生提供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资源。该市通过与高校合作,激发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水平。(桂文)
期刊
本刊讯 日前,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小学“成长教室”成果展示及教学常规检查活动在南宁市秀厢小学举行。该城区教育局局长陆志海参加了活动,要求城区内各中小学校大力发展“成长教室”,使之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活动上,秀厢小学以“学在西乡塘·兰韵飘香”为主题,通过主题雕塑、兰香叠瀑文化连廊、品兰廊、怡兰轩等校园文化景观,对校园进行精心布置,凸显了该校的“兰雅”追求。另外,该校太极剑、刺绣等13个社团的精彩表演
期刊
本刊讯 近年来,桂林市叠彩区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实施“优师工程”,通过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该城区主要采取师资倾斜等方式,建立教师校际流动机制:从城区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担任校级领导,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通过把新聘任教师首先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等措施,着力提高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校际间师资水平的基本均衡。(雷琛)
期刊
本刊讯 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北海市从去年起开展了以“科技引领生活 创新成就梦想”为主题的科技普及与科技创新活动,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向青少年学生普及科技知识。截至目前,该市共开展了6场市级大型活动,覆盖5 000多名少先队员和少先队辅导员,并通过层层组织宣传,让全市13万余名少先队员参与到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桂文)
期刊
本刊讯 最近,贵港桂平市举办了音乐教师“五项技能”比赛,比赛分小学组、中学组进行,设有音乐演讲、声乐、键盘、舞蹈、乐器自弹自唱5个项目。比赛中,34位参赛教师各显其能,精彩的课堂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也赢得了评委的好评。据介绍,此次赛课的目的是为教师们搭建平台,让每位教师都得到学习锻炼和展示风采的机会,促进年轻教师成长,激励音乐教师自觉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综合素质。  (桂文)
期刊
当捧过百色市教育局颁发的“全市2015年中考教学质量进步奖”奖牌时,那坡县百南乡初级中学(以下简称百南初中)校长王玉心里无比激动。该校是一所偏远农村初中,过去教育教学质量较差,但在2015年春季学期,这种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原因何在?王玉校长说:“与那坡中学结对后,该校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帮助我们研究适合校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当年我校就有两名学生考上市重点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