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心脏病术后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治疗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AO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小儿心脏外科术后并发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原因、治疗策略及经验.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共发生3例心脏术后并发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均根据临床表现、胸片及超声确诊,经内科治疗及外科手术缓解或解除梗阻.结果 2例患儿外科手术解除梗阻后均恢复了上腔静脉血流,胸腔积液于解除梗阻后减少,循环稳定,另1例不全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是小儿心脏外科少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新生儿低体重患儿中,由于其所致后果严重,应积极给予外科解除,并应注意预防产生上腔静脉梗阻的常见原因如血块及止血材料的压迫、上腔静脉荷包缝合及插管避免损伤上腔静脉内膜,同时预防深静脉所致的血栓。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心上径路治疗新生儿和小婴儿完全性心上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心上径路矫治新生儿和小婴儿心上型TAPVC 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18 d~8个月,平均(4.2±2.8)个月.体重3.4~8.1 kg,平均(5.8±2.1)kg.全部
目的 探讨儿童右室双出口(DORV)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自1984年8月至2010年6月共手术治疗118例DORV,其中男62例,女56例,年龄10 d~12岁,平均(3.2±2.6)岁,体重3.0~22.5 kg,平均(9.6±3.7)kg.根据SIS-EACTS数据库分类:VSD型86例,TOF型22例,TGA型3例,VSD远离大动脉型7例.手术方法包括采用单纯心室内隧道修补21例,心室内隧
患儿:女,10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于2010年2月29日入院.5岁时诊断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行进一步诊治.检查:心率120次/min,血压90/60mmHg,心尖部闻及双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心电图:窦性心律,右心室增大;胸片:心脏增大呈球型;心脏彩超:双房、右心室增大,左侧房室沟外侧心包腔内(冠状静脉窦后方)探及52mm×49mm等回声光团,无蒂、边界清楚、位置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