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影子:阿尔托与复象问题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u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阿尔托的代表作《戏剧及其复象》里,"复象"是一个关键却神秘的术语.对关于艺术起源的影子神话的分析表明,复象源于古代的巫术信仰,是对不可见者的具身化,有别于图像对可见物的模仿.阿尔托从复象的思维出发,意图建立一种以魔力为核心的、非再现的戏剧模式,即"残酷戏剧".戏剧的复象不仅恢复了戏剧的神圣传统,凸显了戏剧的身体语言的价值,而且用异质的魔力对抗图像的同一性逻辑,试图在物质和精神陷入失衡的危机时代,为艺术找到一条重返生命的道路.
其他文献
嘉庆二十一年,李彦章被翁方纲认定为最得意的诗学传人,并在其授意下于同年十二月开始接掌寿苏会.嘉庆二十三年正月,翁方纲离世,李彦章继承乃师遗志,发扬其寿苏、寿黄传统,扩展到为欧阳修、苏辙、韩琦等宋人做寿.李彦章主盟的"为宋人寿",具有活动频次常态化、祭祀对象扩大化、参与人员多样化、活动场地公共化等新型特征.藉助"为宋人寿",李彦章营造出"主持风雅追前宋"的人文氛围,自觉通过论诗艺、帖楹联、刻祠志、咏故物、和诗韵等一系列与宋诗相关的诗学活动,大力推广宋诗.李彦章上承翁方纲,下启程恩泽,大大推动了宋诗风的流衍,
期刊
梁章钜为纪昀之后清代试律诗批评大家,他的试律诗理论集中表达于《试律丛话》这部专著中,大体可概括为体性论、时事论、作者论、审美论四端.他从儒家《诗》"六义"的经学框架中,剥析出试律诗多赋少比兴,兼风、雅、颂三义,导扬盛美、温厚和平的体性特征.在试律诗与时代关系上,他提倡在关切时事中颂扬,以试律诗"鸣国家之盛",成为盛世元音.他认为试律诗"可觇人品",是诗人胸襟、性情、人品甚至命运的反映,提倡作者多读书,"有品",能自占身份.他接过刘勰和纪昀讨论风骨与藻采关系的话头,推崇飞腾、绮丽兼备的试律诗审美高境.梁章钜
期刊
任何文学和文化传统各有自己的经典,它们负载着这一传统最重要的文化价值.当文学作品的特性和价值得到承认并受到尊重时,就会成为文学的经典,并显示出相当大的稳定性.文学经典以其自身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成为经典,而非由外力强行推出,也不可能由外力强行"去经典化".以我国古代诗人为例讨论经典之形成及其稳定性,有助于对西方所谓"去经典化"这种徒劳无益的极端做法提出批评意见.盲目跟从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使用自己尚未了然的一套生硬的概念术语,甚至故弄玄虚,以晦涩冒充深刻,则是中国学界必须避免的错误.
期刊
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与民间秘密社会发生关联的作家应不在少数,赵树理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赵树理深刻地认识到秘密社会是"民间"的重要存在方式,对秘密社会的深刻了解,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立场和文学选择,而他的独特性、其作品的大放光芒,也与这种深切把握直接相关.赵树理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笃信文艺即日常生活,文艺之改造就是生活方式之改造.这种认知使他既不能彻底抛弃"老中国",也无法离开深受"老中国"熏染的普通民众.于是,赵树理坚定地以充满"古代性"的方式进行文艺创作,并与那些留在"老中国"的父老乡亲站
期刊
林顺夫教授,1943年5月生于台湾.1965年获东海大学英文学士学位,1967年秋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方研究系博士班,主攻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化史、现代英美文学文论,分别师从高友工、牟复礼、李滋三位教授.1972年9月起在华盛顿大学中日语文系执教,同年10月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973年9月转赴密歇根大学东亚语文系任教,2012年6月荣休.
期刊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神曲》的接受,确立了这部作品的经典地位,在此过程中,他们自己的工作也成为学术范本.其贡献的特殊之处在于:但丁是流放诗人,在《神曲》成书前已经逝世,而人文主义者通过构建物质形态和语义形态两条相互呼应的接受路径,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文本传承的典范.在物质形态方面,《神曲》文本沿着“散本—抄本—印刷本”的路径演变,在15世纪下半叶完成了版本的蜕变和存续.在语义形态方面,评注和传记两种副文本在正文本之外发展出引导、解读、建构作者身份和推广作品的重要功能.结合正副文本两种材料,可以系统考察人文主义
期刊
"讴"既是一种中国戏曲的腔调,也是一种古老的声乐演唱技法,至今留存在近六十个戏曲剧种的声腔艺术中.作为声乐演唱技法,"讴"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先秦典籍所记录的声乐表演,随后逐渐分化成多样的艺术形态,并贯穿于戏曲声腔的演变进程."讴"是元明戏曲的重要行腔方式,随着昆曲兴盛,其高难的声乐技法在南北曲音乐中逐渐被废止.而在明清时期的梆子腔等地方声腔中保留的"讴",则展现了这一古老声腔的历史遗迹."讴"在剧种发展中的存废,展现出明显的时代审美变化规律.
期刊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有价值的稀见史料可遇而不可求,发掘与研究都比较困难,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只是主流史料与常规史料.中国当代文学稀见史料包括手写史料、印刷史料、手写与印刷混合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网络史料等不同类型,其特征为罕见、缺乏有效传播、有价值、原生态等.发掘中国当代文学稀见史料有三方面的意义,即抢救史料、还原历史、找到新的学术生长点.在研究方法上,处理稀见史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鉴别真伪,准确评估稀见史料的价值,实现新旧史料的融合与互证,在此基础上化“异”为“常”;其次,在“同时代性”视野中
期刊
杜牧早在晚唐五代就有“纵声色”的名声,由此形成的风流形象影响了后人对他的诗和人的评价.这个形象的生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读者与作者“竞争”的结果.尽管杜牧年轻时的作品创造了浪子的自我形象,但到了晚年却力图摆脱,把与这一形象相关的诗作排除在他的文集之外.然而读者并未遵从他的意愿,继续传播他删除的诗作,同时也想象、制造、讲述他的风情韵事.考察晚唐五代读者建构杜牧形象的具体方式(如想象诗与诗人之间的关系,将诗中描写的普遍性情感读作诗人自身的情感经验表达,化用诗的词语、格调和传记材料讲诗人的故事等),有助于我
期刊
伴随当代英美美学的"伦理转向",部分理论家在论及审美想象力时,开始着力探索其伦理限度.相关论证大致可归纳为三个立场:坚称纵使在虚构语境下,审美想象也绝对不可逾越日常伦理规范的"极端有限说";认为审美想象享有一定自由度,但需要确保对象的准确性及动机之合理性的"适度有限说";主张在艺术虚构的名义下,审美想象根本不存在道德禁忌的"适度无限说".这些研究虽各有逻辑缺失和实证乏力之处,但其理论价值仍不可磨灭.它们启示我们重审想象、道德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并为当代英美美学和文艺伦理研究中的其他议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凭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