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詹布鲁恩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1000多张民国时期高品质底片现身国内收藏市场,其内容包括了民国早期发生在北京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 1912年“北京兵变”,1914年袁世凯天坛祭天,1916年袁世凯葬礼,1917年张勋复辟,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孙中山奉安仪式等等,其中不乏溥仪、袁世凯、张勋、曹汝霖、陆征祥等民国重要人物。随同这批底片现身的还有近5000多张原版照片、幻灯片、摄影明信片,堪称民国早期影像资料的又一重大发现。
  这批照片的摄影者是美国人约翰·詹布鲁恩(John Zumbrun),清末民初他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使馆区经营一家Camera Craft照相馆,活跃于在京外国人和民国政要社交圈。詹布鲁恩几乎拍遍了北京城内以及周边的建筑景观和自然风光,从圆明园到颐和园,从北海、紫禁城到明陵、长城以及热河行宫,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詹布鲁恩拍摄的另一个主题是京城百姓市井生活。他还使用当时极为罕见的转机,大视角拍摄北京城市景观,并制作出超过2米长的手工着色彩色长卷。他还租用热气球,类似如今的航拍无人机,从空中俯拍北京城。他还时常受邀充当新闻摄影记者,拍摄了诸如袁世凯天坛祭天仪式、溥仪生活、孙中山奉安仪式等重要事件和人物。
  詹布鲁恩1875年生于美国,早年曾参加过美西战争, 1910年来到中国,1929年由于健康原因,他带着在中国拍摄的所有底片返回美国,渐渐地淡出了中国人的视线而被渐渐遗忘,特别是有关他来华前的摄影经历,以及返回美国后的经历仍存许多待查。他在回国20年后的1949年去世,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让历史遗忘了这位民国时期重要的外国摄影家,也让他这些珍贵的照片长期被掩藏和忽略。
  詹布鲁恩的影像,曾被制作成不同尺寸的照片、幻灯片和彩色明信片售卖,成为了民国照相馆生态、摄影技术技法和影像传播研究的第一手珍贵史料。特别是他留下的保存极佳的10英寸底片,不仅记录着大量珍贵的影像,还隐藏着一段段民国摄影史、民国摄影科学技术史,民国照相馆史,民国中西摄影文化交流史。


  作为照相馆摄影师的詹布鲁恩,他拍摄的前提一定是商业目的,除了影棚人像之外,即使拍摄建筑、风光也是用来出售或做成明信片,但他是个有心人,他大量拍摄的百姓生活和非受邀工作式的重要事件的记录,或许都是出于一位摄影师的敏感与职业素养。他在华期间适逢“辛亥革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给了他更多拍摄重要历史事件的机会,比如,1912年2月29日他如同战地摄影记者一般拍摄的“北京兵变”,不仅有前沿的交火,也有事件之后百姓在废墟前落寞的神情;再比如,“五四运动”中激愤的爱国学生,还有当时摄影师很少涉及的京郊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等等。所以,可以认为詹布鲁恩并非仅仅是一位以照相为业的商人,他还是一位有追求的纪实摄影师,同时从他的转机设备、气球航拍、构图用光、超大尺幅照片放大、手工着色等多方面,明显看出他是一位训练有素极具艺术修养的职业摄影师。
  与詹布鲁恩前后脚来华的外国摄影师还有几十位,而陌生的詹布鲁恩的摄影成就或可与他们比肩。为了更好地了解詹布鲁恩在北京拍照时期外国人在华拍摄情况,不妨在此简单梳理一下,已知或有较大成就曾在清末至民国初期来华大量拍摄过照片的各类专家和摄影师的经历:有中国建筑摄影鼻祖之誉的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1906年至1909年穿越中国12省份,行程数万里,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全面考察,拍下了数千张古代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和代表各地风情的民居等极其珍贵的照片。回国以后,他根据这次考察所获的资料,连续出版了至少六部论述中国建筑的专著。由于历史的变迁,柏石曼的这些论著已经成为后人所无法逾越的中国古建筑史领域的里程碑。
  瑞典艺术历史学家,汉学家奥斯瓦尔德·喜仁龙(Osvald Siren,1879-1966),曾于1920年至1956年先后五次访问中国,拍摄了大量记录当时社会生活的纪实照片。
  美国社会经济学家、摄影家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 ,1908年,18岁的甘博随家人来华旅游,这次旅行使他和中国结缘。在大学获得社会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他从1917年至1932年多次来华, 他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问、拍摄照片及影片,进行人类学研究。甘博共出版了五本有关北京及中国其它地区社会面貌的专著。甘博的部分照片一直未被发现,直至1984年,他的后人在一个鞋盒里发现了一批在华拍摄的照片,1989年北美19个城市及
  中国13个城市巡回展出。
  唐纳德· 曼尼(Donald Mennie, 1899-1941),他于1920年来到上海,任上海屈臣氏大药房的董事经理,在华生活了 21年,曼尼虽为商人,却酷爱摄影,他出版的第一本摄影画册是初版于1920年的《北京美观》(The Pageant of Peking),他还出版过《扬子风景》(The Grandeur of the Gorges)《山水写真》(China by Land and Water) 等摄影集,其中收录和表现了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宁波、无锡、威海以及长江、闽江流域的风景和民俗。
  德国籍女摄影家赫达·莫里逊(Hedda Morrison,1908-1991),从1933年起在中国度过了13年,曾于1938年到北京哈同照相馆(Hartong Studio)任职。在华期间她拍摄了大量高水准的照片。1991年她去世时,把她在中国拍摄的1万多张底片和6000多幅照片全部捐赠给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图书馆。


  赫达·莫里逊最重要的一本摄影集 《洋镜头里的老北京》(A Photographer In Old Peking),1985年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该书汉译本在中国影响很大。1987年,她还出版了一部姊妹篇《中国之旅1933-1946》(Travels of a Photographer in China 1933-1946),其中包括京城以外中国其它地方的摄影作品。   还有出版第一版中国裸体摄影集《百美影》(Nackrheit in China)的德国摄影家海因茨·冯·佩克哈默(Heinz von Perckhammer,1895-1965);德国女性摄影家爱伦·凯特琳(Ellen Catleen)曾于1934年出版摄影画册《了解北京》(Peking Studies),1935年出版《中国人像》(People in China);1921年出版《中国:景观与寺庙》(CHINA, Das Land der Mitte,Der Tempelbau)的德国摄影家富尓曼(E. Fuhrman)和梅尔切斯(B. Melchers);1901年出版摄影集《北京》(Peking)的德国人阿尔方斯·穆默·冯·施瓦茨恩斯坦(Alfons Mumm von Schwarzenstein,1859-1924)等等。
  这些来华拍摄的外国人,他们拍摄的目的多有不同,但他们留下的照片所具有的意义几乎是相同的,它们记录下的那段历史足够真实与翔实,把活脱脱一个彼时的中国永恒地凝固,不论对于哪方面的研究考证都是再珍贵不过的史料,即使不出于研究之类的观看,也带给人们极复杂的心情。在詹布鲁恩的一幅长卷作品中,百年前的北京城规划有秩,宁静中略带凄凉,景山耸立在城中心,它的高度是我们想象的好几倍,远处的鼓楼也跃然云霞之外,甚至还可以找到我生活了几十年的那个区域。我们感慨时间,感慨生命,当然还要感慨了不起的摄影。





















其他文献
在人像摄影圈大名鼎鼎的王小宁被媒体称为"内地明星摄影"的开拓者。作为一名长期活跃在演艺圈、商业人像领域的职业摄影师,他穿梭于影棚、片场及剧院,记录了近千位明星、名人的
<正>松下G1是全球首款无反(或曰“微单”)相机。九年过去了,松下的“G”相机发展到了第八代。按理说,作为G7的换代产品,它的名字应该是“G8”,但在中国,这款相机却叫“松下G8
期刊
上帝对北京的冬天十分吝啬,几乎整个冬季让洁白的雪花远离我们,这样的冬天貌似过得索然无趣。好吧,既然这样我们就去找有雪的地方。不记得贝加尔湖多少次在耳边和脑海里出现,
<正>&#39;平步梵天,行摄净土&#39;——贵州&#183;梵净山第二届国际摄影节正式启动,本次摄影节将从2014年1月初持续至2014年3月末,现面向广大专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及游客征
期刊
<正>“当人们观赏一幅图像作品,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这幅图像与什么相似,而这也是策展人首先应该做的。在策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让照片发挥其作用及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
期刊
<正>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2016年6月12日至8月21日在大展厅呈现大型展览"劳森伯格在中国",展出美国艺术大师罗伯特&#183;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2008年)
一是尽快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除经济救助外,还应在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就业、就学等方面给予救助,制定一部完善的刑事被害人救助法。二是抓紧出台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实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充分反
<正>尼康D5属于尼康数码单反家族中的旗舰机型,是专门给新闻摄影师特别是体育摄影师量身打造的主力武器;作为索尼无反相机中的"技术先锋",索尼A6300搭载了索尼独有的"4D对焦"
<正>法国19世纪艺术史论家丹纳在其所著《艺术哲学》之《希腊雕塑的诞生》一章中,对古希腊雕塑的特征进行了如下描述:"头部没有特殊的意义,不像我们特别注意沉思默想的宽阔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