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田低渗透油藏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复杂油气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改善江苏油田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在明确低渗油藏压裂效果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通过实施压裂改造的江苏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展了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和研究了油藏渗透率、有效厚度、含水率等参数对油井及水井压裂效果的影响规律。结合正交设计方法,明确了不同因素对压裂效果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施压裂改造的江苏油田低渗油藏,当油藏渗透率低于20×10-3μm2时,油井压裂后能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当油藏渗透率低于50×10-3
其他文献
利用三维填砂物理模型,分别开展了聚合物凝胶、纳米微球/预交联颗粒、表面活性剂及三者组合调驱驱油实验,对其驱油效果、压力场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调驱段塞注入方式相比单一段塞注入效果更好。当以聚合物凝胶+纳米微球/预交联颗粒+表面活性剂的“堵调驱”段塞组合方式,各段塞用量占比分别为15%,60%,25%时,驱油效果最好,相比水驱可提高采收率38.75%。压力场的分布显示“堵调驱”段塞组合方式可有效封堵水流优势通道,并在注采井垂直方向形成近似等压条带,从而形成近活塞式驱替。
为研究纵筋配筋率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对无腹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剪性能的影响,收集整理了719根发生剪切破坏的无腹筋钢筋混凝土细长梁的试验数据来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我国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中的计算公式在反映纵筋配筋率对受剪承载力的影响方面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纵筋配筋率对无腹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剪承载力影响显著,尤其在纵筋配筋率较小时,但不同剪跨比下影响有较大差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预测较小纵筋配筋率下无腹筋混凝土构件受剪承载力时,偏于不安全。
冲蚀腐蚀耦合作用对海上高产气井防砂管柱的损害机理比单一腐蚀或冲蚀作用更为复杂,实验显示,耦合作用下的管材损失速率比单一作用高16.27%~251.79%。结合冲蚀腐蚀实验和已有的冲蚀腐蚀理论模型,考虑CO2分压、温度、流速、粒径和含砂量等因素影响,建立了适用于筛管冲蚀腐蚀耦合作用的经验模型;以南海L-1气田为目标区,分析11口井防砂筛管冲蚀腐蚀情况并预测管柱寿命。
可压性是表征页岩储层能被有效改造的难易程度,目前国内外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方法,大多依托于岩石力学实验数据及特殊测井解释成果.引入一种基于常规测井及随钻录井资料的
为探究土钉墙支护深基坑适用性与受力特征,以山西太原某深基坑工程为例,依据现场实测数据,详细介绍依据JGJ 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以下简称《基坑规程》),采用弹性支点法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其支护效果,探究支护结构受力规律,并提出相应优化建议。
金湖凹陷三河北地区E1f23-3储层为滩坝类型砂体,平面上团块状分布,纵向上砂泥薄互层。由于砂体横向变化快,在钻井密度较低地区利用钻井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地震反射特征入手,在精细井震标定的基础上,利用振幅属性和频谱衰减等方法对研究区内的滩坝砂体进行了有效的预测,总结出储层振幅特征与砂体厚度的明显线性关系,以及含油储层具有明显的高频衰减特征。
开展职业培训是职业学校承担的主要职能之一。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扩大面向职工、就业群体等的培训市场规模,本文以集美工业学校制冷专业为例,结合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开展的职业培训进行调研、分析,并开展实践,积极构建扎实的职业培训管理平台,构建丰富的职业培训学习资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建筑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装配式钢结构是行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这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已然在建筑工程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装配式钢结构的结构性能优良、材料消耗少且施工周期短,在未来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基于此,论文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基本特点出发,分析此类建筑的设计要点,对装配式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利用管道上已有的防护措施降低直流接地极电流对管道的影响。在昌吉-古泉±1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调试期间,对邻近的川气东送管道电位进行了测试,并主动调节了阴保站内阴极保护电源的输出电流大小,获得了直流接地极电流干扰下,阴极保护电源的输出电流对管道电位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阴极保护电源的输出电流,管道通电电位会整体下降,距被调整的阴极保护电源越近,管道通电电位下降的幅度越大,反之亦然。在合适位置调整阴极保护电源的输出电流,可以大幅削弱直流接地极电流对管道的干扰,这也为调整管道上防护措施的配置、
化验数据分析表明,高邮凹陷高含水油藏储层黏土矿物含量差距较大,并且各类黏土矿物的相对含量也有巨大差异,认为形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通过油藏开发初期取心井黏土矿物化验数据与近期密闭取心井数据对比发现,储层物性条件的好坏控制了长期注水后黏土矿物的变化程度,储层孔喉大小是控制各类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水驱油实验分析,由于黏土矿物在储层中被冲蚀程度存在差异等原因,物性越好的储层注水后渗透率增加幅度越大,且当初始渗透率小于(380~420)×10-3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