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程的相关探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on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本文总述了当代小学体育教育的情况,介绍了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问题以及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一般就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转变教学方法这三个问题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探讨;研究问题;解决办法
  一、对于小学体育存在的一些观念
  (一)学生观念
  调查表明,小学生喜欢课外体育锻炼,同时男生所占比例普遍比女生高,这与教育心理学相吻合。其中不想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为27%,不想参加晨练的学生比例为80%。一小部分学生有“重学业,轻体育”的倾向,觉得要以学业为重,不想浪费时间;还有学生觉得自己身体好与锻炼没什么联系。并且把上体育课认为是在玩。有相当一部分女生认为女孩子应该安静地呆在教室学习。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观念误区导致不愿意锻炼。所以强化小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很必要的,培养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也是很必要的。
  (二)教学观念
  由于旧式的体育教育延续了很多年,改革在其惯性的影响下变得举步维艰。主要体现在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上。
  (1)旧式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原来老师怎么教他们就怎么教。
  (2)小学体育教师大部分工作量都很大,除了上课还要监管早操,课间操。再加上对特长生的集合训练,就无法腾出时间去学习新的教学思想。
  (3)没有具体的改革理论,号召式的指导思想也变的很虚幻。增强学生体质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针对以上情况,要逐一解决,教师要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多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改变陈旧思想。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相关改革要求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应在教学中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积极的影响,教育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太度,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体育兴趣。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角色的变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指导观察,培养想象能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没有创新。通过仔细深入的观察,才能展开思维探索的翅膀———想象。想象是思维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方面,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括整个宇宙。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因为想象往往是知识飞跃的一种联结。想象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
  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全部参与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例如在三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时,我挖掘教材自身中潜藏着的创造性教育因素,联系学生实际,找到与创造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在课的准备部分,老师提出问题:“大自然中哪些动物跳得又高又远?怎么才能跳得远呢?为什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呢?”同学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跃跃欲试,老师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跳跃动作,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运动兴趣。有的模仿小青蛙,有的模仿小白兔,有的模仿梅花鹿,有的模仿小猴子,还有的模仿袋鼠,真是各种各样,惟妙惟肖。让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多彩,使之人人想参加,个个愿参加。
  (三)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质疑,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通过设疑、提问等手段,发展创新思维。提问是教学的必要手段。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判断性和叙述性问题进行提问,由于这种提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利于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应多采用启发性问题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再分析矛盾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使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实际起作用的活动状态。
  四、转变教学方法
  经专家介绍传统的以“教师中心”的教授方式严重诋毁了素质教育。没有注重学生的人格特性,没有承认学生的独立性,更没有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不注重学生的兴趣学习,一味地在强迫学生,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会大大贬值。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适合性。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将接受人生的初步洗礼。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和解惑”,而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健康成长。而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让他们能充分锻炼身体,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之提出。“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乐趣,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在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必须改革。国家教育部强调小学体育课程应该从本质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环境要求。改革很重要、很紧迫。但是没有理论支持,没有好的理念追求。我们不能盲目地追风去把改革形式化、面子化。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实践,从实际出發,针对当代小学生的特点研究新方法,改变旧观念,从根本上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去创新去完善。下面就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江.大学体育教学[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3).
  [2]张子燕.小学生心理学教学[J].南通市市报.2005(3).
  [3]薛扬.教育改革委员会[J].平原大学学报.2008(8).
  [4] 吴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29).
  [5] 刘国新.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8(2).
其他文献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
期刊
钙离子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团队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生物化学对钙离子与经络腧穴关系,从经穴钙离子分布、针刺对经穴钙离子浓度的影
随着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使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赖于计算机工作学习已是摆在育人机构面前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但是计算机教育要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于是,将多媒体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练习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发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新的教
期刊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地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  接下来我将结合我园的环境创设分别从家园栏、主题墙、室外走廊、区角几个重点部分进行介绍。  一、家园栏的创设  1、重要性:
期刊
【摘 要】物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亲润和陶冶,其中蕴涵着丰富有生活知识。作为一种认识真理寻找规律的探究活动,物理学不断丰富、深化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它的趣味性也使得许多物理兴趣爱好者成为一代代科学家,推动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关键词】趣味性 科学性 创新意识 学生个性  在实施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了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机结合,为
摘 要:如何提高高三教学质量,引起更多教师的关注和反思。本文正是从当前高三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充分利用课文材料、注重历史规律性知识的归纳、注重历史概念和重要结论的理解和掌握、适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三历史 问题 措施  在高三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太多的“困惑”, “为什么学生对涉及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普遍感困难?”“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但在考
摘 要:通过分析比较近代以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步了解其发展轨迹,探索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及关系,分析说明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资源,而同时儿童文学也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逐步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儿童;小学语文教育  一、儿童文学就是面向儿童的文学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要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而
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要想改革素质教育,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老师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着眼于学科教学的现实条件不断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点
我很想知道幽默的定义。诙谐风趣而又意味深长。柳宗元的《闵生赋》里有:“合缘而隐去兮,幽默以待尽。”它应该是一种行为的特性。引发喜悦、带来快乐、或以愉快的方式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是一种善意和微笑,是一种高雅的会意过程。作为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巴金在《沉落集》序中写道:“没有含蓄,没有幽默,没有技巧,而且也没有宽容。”教学中的幽默集机智性、娱乐性、教育性为一體,形神兼备。  每当课上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