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前生后世的遇与不遇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x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管子是春秋时期的传奇人物,他的生前身后有着迥异的人生际遇。出仕前因总总不善而遇厄,又因机缘巧合而遇合,成为“春秋第一相”、“圣人之师”,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功烈显赫、名垂青史,可谓不遇而遇。身后“昭之天下”的管子思想颇受士大夫的遇知,却因历史选择而与王权没了遇缘,又可谓遇而不遇。
  关健词:遇厄 遇合 遇知 遇缘
  管子,名仲,字夷吾,是一位先于孔子且堪与孔子比肩的圣人,尽管其在孔子的晕轮效应下略显黯然,没有成为华夏文明的符号,然而管子却有着“春秋第一相”、“圣人之师”的美誉,功烈显赫、名垂青史、颂词千篇、丰碑万座。生前屡屡遇厄却能遇合;身后本来遇知却无遇缘。
  一.管子生前的不遇而遇
  据《列子·力命》记载,管子出仕,“遇人之不淑也”,处处碰壁、时时困扰、屡屡遇厄、社会不容、人不待见。最初与鲍叔牙做生意总是中饱私囊;想为鲍叔牙帮忙是越帮越忙;曾经当差却都被上司炒了鱿鱼;多次参战却又当了逃兵;直至辅佐一个最有可能成为国君的公子纠时,却在公子纠亡命时不能以死效忠。林林种种,管子的尴尬境遇,实在算不上怀才不遇,倘或管子的一生就此了结,我们只好盖棺定论——遇不怀才。如果按着思维定势来讲,管子应该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庸碌之辈,无人品、无大志、无才气……然而管子在履历表上涂满污点之后的人生却大放异彩,管子的人生轨迹,打破了思维惯性,看似百无一用的管子竟然出人意料地成为不可多得的“春秋第一相”,真是“善仕不如遇合”,管子遇到了善用其才的齐桓公,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因此,盖有经天纬地之才者,“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正如鲁迅坦言:“再完美的苍蝇也只是苍蝇,再有缺点的战士也是战士。”
  先秦的历史还是比较客观的,一代名相管子,功盖古今,却没有美化,也没有神话,成名之前可以说“劣迹”斑斑,没显赫的出身、没有炫耀的光环,有的不过是人所不齿的败绩,那么鲍叔牙却笃定他是一世的知己而屈己利他,笃定他能甘事二主而不做死节之士,笃定他能经世匡道而辅桓称霸。
  一则说明管子的人生有一半是属于知遇之人,无鲍叔天下无以知,无桓公天下无以用,无乱世天下无以显;一则说明管子委实是天下奇才,没有管子,齐桓公及其时代也许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无人提及。
  首先、管子遇鲍叔,才使金子得以发光。然而金蕴泥沙可达万年不减其色,人才混迹于群氓却时不我待,因为人生有限,这就需要及时被发现、被赏识。可是有多少旷世奇才珠混鱼目,除了“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慨叹,就是“不愁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的无奈;有谁能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放浪?又有谁能做到“国无人莫我知兮”的豪迈?所以才华不尽是拥有,关键是有人赏识,根本是有人重用,否则那只能是孤芳自赏,自怜自艾。管子成就的背后,是鲍叔的慧眼、胸襟、包容以及力荐与牺牲。常人是无法理解鲍叔牙眼中的管子的,因为管子未任齐相前没有任何成功的迹象,没有一份可以赖以信任的成绩单足以能胜任齐相,但鲍叔牙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完全以江山社稷为重,纯粹地屈己利国,当他们各自辅佐的齐公子回国争位的过程中,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棋先一着而被拥立为齐桓公,管子辅佐的公子纠因迟至兵败而死,按常理鲍叔牙出任齐相,已经毋庸置疑的,可是鲍叔牙竟然将这权重位高的宰相一职毫不吝啬地拱手出让,成就了一对圣君名相的历史使命,古往今来推食让士者成风,而屈己让贤者凤毛麟角。鲍叔牙甘为人梯、自我牺牲、公而忘私的精神,是我中华绵延千百年来人神共慕的楷模。国家昌盛、人民安泰当然少不了桓公管相的一代雄才,更少不了像鲍叔一样识才举才的幕后英雄。因此我们也应该追慕一下厚德载物的先贤——鲍叔牙。正如管子自己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其次、管子遇桓公,才有英雄用武之地。如果说鲍叔牙是识才举才的伯乐,那么齐桓公就是知人善任的驭手。齐桓公有恢弘的气度、容人的雅量,从不计前嫌,“认贼作相”就足见一斑,在他被拥立为齐桓公之前,管子曾经对其痛下毒手,有过一箭之仇,虽然齐桓公戏剧性躲过一劫,然而在报仇与称霸的天平上,齐桓公的取舍和倾斜,都是圣君的不二选择,如果齐桓公只为消除心中块垒,逞一时之快,管子早就成为刀下之鬼,那么历史上也许就不会有“春秋第一相”了。齐桓公拜管子为相,不惟有化敌为友的气度,更有匡世的雄才、盖世的霸气。管子点燃了齐桓公称霸的欲望,桓管配,简直就天作之合,管子不被庸人觉察的过人之处,深得齐桓公的赏识、信任和倚重。从此,管子就在偌大的政治舞台上推行他的治国施政纲领,正如他在《管子·牧民》中写到“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礼法并重,义利兼行,最终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夷吾之谋也”。历史上凡成就大事者,大都是因为非凡的君臣际遇。
  再次、管子遇乱世,才至功德名扬天下。管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大一统的周王室日趋式微、各大诸侯垂涎问鼎的时代,形成了一霸多极的社会格局,称霸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然而称霸必先富国,国不富民不聚;称霸必先安内,内不安就会后院起火;称霸必先名正,名不正就会遭致群起而攻之。管子这位“春秋第一相”着实是乱世第一相,在整治乱世、一方独大上堪称奇才。在经济方面推行轻重术,《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轻重术应该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也就是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作用来刺激百物的供需、贵贱,使之合理流动,满足民众生活,然后再采取措施平抑物价安定社会,促使民富国强;在外贸方面:也权衡轻重,是通过优惠的贸易政策和豪富竞赛拖疲打垮别国。在政治方面拉起了“尊王攘夷”的义旗,使齐桓公的霸业披上了合理外衣,使拓疆称霸更加合法化,在内患频仍、外强环视的春秋,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的方略的确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绵延做出了巨大贡献。管子其才可谓:“政善治,事善能。”故此管子之心,昭之天下。
其他文献
小说集《十一分爱》关注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元素,如爱与死,爱与生,生与死,平庸与尊严,底层与大地等,涉及的题材广泛。“给苦难以温暖”,这是作者喻之之的追求。喻之之喜欢风景描写,作
内容摘要:受应试教育理念的禁锢,初中政治课堂呈现的依然是“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位置,导致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受到抑制,教学效果也一直处于低效和无效状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把传统教学经验和新的教学方法相融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政治 有效性  一.初中政治课堂学生学习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然
【摘 要】球磨机是通用的磨矿设备,广泛用于选矿、建材及化工等行业。球磨机分为干式、湿式两种磨矿方式,另根据排矿方式不同,也可分为格子型球磨机、溢流型球磨机两种。本文对球磨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球磨机的技术改造、维修保养提出一些见解,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球磨机;技术改造;维修保养  球磨机技术改造和维修保养是确保球磨机高效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同时球磨机的技术改造与维修保养又各有重点、
内容摘要:在进行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要贯彻《标准》中的理念,同时考虑初中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根据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特点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要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地理知识的识记和掌握。本文以“地球的自转”的教学设计为例,重点研究探究式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球自转 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注
张慧兰带着作家朴实无华的审美理念,其视觉投焦点,往往集中正在运动中的生活一隅,在思绪荡漾的感性触摸中,牵引出一个个关于小说的记忆,提醒和焕发记忆的却是作家审美对象化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化的兴起,农机具的使用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农机具从小型逐步向大型化发展,掌握农机具的操作和维修已成为农民特别是农机手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了。本文着重阐述了农机的使用和维修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三农。  【关键词】农机;维修;操作;常见错误;解决办法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也在逐年增强,特别是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惠民
内容摘要:深阅读是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引导探究分析,领悟到文章内涵,还能在不断的解读中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方面教学的重视,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积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情感因素的运用,培养纯正的阅读兴趣,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知识学养,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摘 要】本研究就烧结矿的原料性能、燃料破碎质量、燃料分加、烧结矿品位、冶金性能等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善烧结产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烧结;改善;产质量;技术  0.前言  随着高炉铁产量的不断增加,高炉对烧结矿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世界范围内钢材市场波动频繁,钢铁企业为了保证效益和增强竞争力对钢材质量的要求必然就会不断的提升。为满足高炉生产优质生铁的要求,烧结矿的质量也需
内容摘要: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年代,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错综繁复的思想潮流,青少年更容易迷茫无措,在价值观的形成上走入误区,我们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丰富校园文化,开辟网络平台,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让他们能很容易接受正确的思想和价值。  关健词:传统文化 价值观 高校学生  一.发现问题  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一直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点,也同时是一个难点。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中西文化新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