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性教学的内涵与逻辑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ire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教育中,知识生产和再生产从历史合一到现实分离,对基于多元学术理论的学术性教学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为此,大学应以理性精神为价值内核,将学科专业学术研究和教学专业学术研究整合进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使之转化成为一种持续的反思性实践,因应和促进高教体系及师资结构的有序分化和竞争性协作,实现大学不同学术活动方式的技术突破,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术内涵。
其他文献
行动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上升以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对推进高校管理工作科学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者及教师对科学管理的普遍认同、领导支持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团队组建与参与人员互动、对每一个螺旋行动研究的评价与反思是在高校管理中有效实施行动研究的条件。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使学生成为公民"的重要使命。大学教育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并增强其实效性日益成为教育决策者、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临的共同任务。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客观需要。本研究在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
为加强大学课程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适应时代发展要求,2014年7月13-1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主办,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承办的"大学课程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国际学术会议暨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年会在成都召开。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课程与教学发展专家团队和全国各高校的近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学者们围绕加强我国大学课程建设
先修课程是美国高中名校和大学名校合作的大学水平基础课程。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目的是加速优秀人才培育,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大学先修课程产生于冷战时的国际科技竞争,其持续发展得益于大学名校招生激励机制,向全美高中开放是教育民主化的结果。其发展表明:提升大学招生质量标准有利于推动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实现卓越;实现教育机会公平要逐步创设条件,激励更多优秀高中学生达到高水平课程标准;实现教育卓越与公平及二者良性互动,必须有政府政策支持和专业化的课程管理机构。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将“教育行动五通”作为基础性举措,开展教育互联互通。绝大部分“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已经或准备实施国家资格框架(NQF)。全面沟通和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格框架,要以建立跨国基准框架为基本途径,统筹整合资格框架设计、资格等级体系、学分积累与转换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对接沿线国家教育标准和市场标准,促进跨国人才流动。
高校德育是一个需要学习者理性和情感共同参与的教育过程。教育者必须抛弃传统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方式,在课堂内外利用互动教学方式,构建“体验式”教学平台,促使学习者将仁爱、关怀等道德理念内化为自身情感体验,以拓展生命视野。
汇聚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引领高等教育研究方向办刊历史长《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创刊,1982年改为季刊,1995年改为双月刊,2005年起改为月刊,是国内办刊历史最长的高等教育学术期刊之一。学术影响大自1992年以来,本刊历次被评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源刊;2012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导师在指导硕士生的学习和保证硕士生培养质量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研究高校硕士生导师的岗位胜任力很有必要。通过对江西省6所高校246位硕士生导师的调查发现:高校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整体水平较好但专业能力相对较弱,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任导师不同年限、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表现有所差异,岗前培训、开展业务活动和考核评价是影响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提升高校硕士生导师的岗位胜任力,高校应加强硕士生导师的团队建设、完善硕士生导师胜任力的提升机制、提高硕士生导师的专业能力。
通过对美国高校数量与高校规模的州际比较发现,美国高等教育布局并未对州际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产生较大的影响。高中毕业生的州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其内在机制主要体现在基于市场机制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基于政策调控的高等教育资助机制,基于学术自治的高校招生自主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