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设计课堂提问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大的教学意义。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运用水平,特别是数学教学课堂,教师要将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轻松形象地接受理解,是需要很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的。
  【关键词】设计;提问;课堂教学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how to design classroom questioning
  Mao Mingxue
  【Abstract】The classroom questio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eaching activities, how to design the classroom questioning of class teaching effect has very important teaching significance. Same class, different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teaching effect. Teaching effect quality largely determined by teachers use of language level, especially math teaching class, the teacher must will be boring, abstraction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to let students easily image to accept understanding, is need very strong language skills. 
  【Key words】Design; Questions; Classroom teaching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大的教学意义。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运用水平,特别是数学教学课堂,教师要将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轻松形象地接受理解,是需要很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成了我们数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事基础教育多年,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 设计“好”问题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精心设计“好”的问题。
  1.1 问题生活化。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数是一些抽象化的数学模型,作为数学教师,如果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如学习“有理数的减法”时,开始就提出这样的问题“甲潜水员在海平面下10米,乙潜水员在海平面下20米,哪一个潜水员的位置高一点,高多少?”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把数学问题具体化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生活化。
  1.2 问题设计趣味化、新颖化。我们所传授知识的人是十多岁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着好奇、尝试的情趣。所以,我们要学会生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发现趣味、新颖的问题,让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充满兴趣。同时更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充满和谐化。
  2 提高“提问”的技能
  提问的技能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巧妙地设置提问。
  2.1 把握提问时机。提问时机随课堂教学而变化。什么时候该提问、什么地方该提问,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些基本时机:在授新课前的复习提问;授课中的疑问处、矛盾处、重点处、难点处提问;课堂结束时的小结提问。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关键点,问在该问处,问在学生的疑难处。
  2.2 选择恰当的提问语气。从实践中可以知道,学生学习的接受,理解思考水平与课堂提问所用的语气、方法有很大关系。对于基础较差、思维层次较差的学生应该使用浅而易懂,生动化的提问。而对于基础较好,层次较高的学生应当选择更开放、发散的一些问题提问。
  3 自我分析,评价技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反思习惯,提高对自身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这样,经过自我分析、反思、评价作为教师对自己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时机,提问效果有选择性地把握,能对自己的课堂提问进行有效评价,提高了提问技能,增强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方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的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因此,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值得认真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想象是人的大脑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形象思维的核心。借助想象,既可以创造出个人尚未接触过的事物形象,又可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或者是尚未出现的事物。因此,可以说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的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想象训练,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想象能力;创新;素质  Exertive imagination abilit
期刊
【摘要】笔者是一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学以来,我试着尝试了一些激发农村孩子兴趣的方法,效果很好。  【关键词】农村语文教学;激发;兴趣  Adopt various the study interest that the form stir up village a kid   He Changzhou  【Abstract】The writer is a village primary
期刊
大学生礼仪素质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水平、国民素质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也是规范社会秩序、调节社会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但是近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国民素质的提高却显得相对滞后。就当代大学生而言,作为青年中最优秀的群体,无论是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还是个人综合素质方面,都应该是国民素质的典范。但
期刊
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掀起了“校本”风潮, 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研修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广西柳江县的拉堡小学和桂平城西小学都是普通的城镇小学,这几年来,两所学校进行了“自我反思、同伴合作、专家引领”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自我反思——我要学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就是自我反思。这两所普通的乡镇学校,依据农村学校的特点采用了
期刊
【摘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服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农村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利于转变农村学校教师和孩子们思想和观念,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式。然而,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作开展以来,在农村学校,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惑,如何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应用,有效解决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真正地利用
期刊
【摘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虽然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却由于教师的时常“越位”,而无法保证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使教师没有完全摆正主导与究其原因主体的关系;二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还存在种种顾虑,认为那样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三是缺乏切实可行用以指导主体性教学的规范,
期刊
【摘要】教学工作是创造性工作,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的有效把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本文阐述了各教学环节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主要作用及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课堂教学环节;知识;方法;能力;效率  Grasp the teaching links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Tan Engui  【Abstract】Teachin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增长智能,提高素质。  【关键词】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How to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LiYuMei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e should give fu
期刊
摘 要:为了发现检测牛奶中锌的快捷有效方法,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牛奶中的锌含量。在样品的预处理时,分别用0.75mol/L硝酸稀释法,稀释-超声法,国标(GB/T5009.14-2003)法处理樣品。经过比较,发现对稀释样品进行超声不影响稀释样品测定结果。用0.75mol/L硝酸稀释前处理样品简便、快捷,克服了各类消化法繁琐、耗时的缺点,测定结果准确。该方法
期刊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长职业资格制度与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发展趋向”,编号为2007sk202。    STS是英文词Science,Technology和Society的缩写, 即科学、技术和社会。这是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中学科学(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观点和教育实践。它是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