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和现状,着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干净、有序的上网环境。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 管理与服务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未来,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手段为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可以说电子阅览室是数字图书馆的雏形,特别在Internet时代,电子阅览室的存在给读者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信息资料和服务,信息社会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渠道。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为基础,利用图书馆收藏的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检索、多媒体教学及娱乐等服务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学习、娱乐、交流已成为大学生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做好高校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积极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1.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问题
1.1 在校大学生的上网现状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在校研究生,他们去电子阅览室的主要目的在网上查询专业信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或准备考研在网上搜索国内外专业文献 ,这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求知识、获取信息资料,他们是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使用者;有部分学生大多时间是在网上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最新动态、体坛快讯等;还有的同学他们在上网聊天,通过这种方式来与自己认识、不认识的人交流,个别学生甚至同时和l0几个人聊天,海阔天空内容广泛,更有甚者通过网上沟通发展成为恋人,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学生在聊天时肆无忌惮,讲脏话,散发不健康言论;有极少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在网上玩游戏,浏览色情内容。虽然电子阅览室明令禁止玩网络游戏,但还是趁管理人员不注意,用携带的游戏光碟或是从网上下载安装游戏,并且屡教不改。有的学生在网上搜索色情内容,完全不顾忌阅览室的规章制度,访问色情站点,下载、浏览色情图片,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在高校中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迫在眉睫。
1.2 电子阅览室的规章制度不完备
高校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对象是学生,那么就离不开对上机学生的管理,管理机器难,管理上机人员更难。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都制订有“上机须知”“管理员工作职责”等一般性的规章制度,它对管理人员和服务对象作出了明确的行为要求,是必备的规章制度,但电子阅览室仅有这些规章制度是不完备的,它的规章制度还应包括对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读者上网的行为规范等内容,就目前来说,很多高校电子阅览室在这些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约束。
1.3 技术上存在不安全因素
作为一种以高技术手段为支撑的新型阅览室,它既有显而易见的功能优势、服务优势,又存在着技术管理复杂,安全管理困难等问题。有的学生私自使用外来盘或私自下载自己需要的东西,造成计算机故障频繁,服务系统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极有可能使计算机病毒侵入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使系统陷于瘫痪。
1.4 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许多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人员不具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科背景,一旦计算机出现了问题就不能给予及时的处理,造成管理与维护上的困难。另外,因学生在电子阅览室上网需要付费,管理人员往往是只要收了学生的钱,学生在网上干什么就不再关注,放松了管理。另外多数高校图书馆在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上参考社会上网吧的管理模式,给机器配备收费管理系统之后,每一位工作人员要同时管理多台机器,工作人员的职能就只能是完成好看门、值班就万事大吉了,没有时间来指导和监督读者正确利用电子资源,对一些不良的上网现象甚至浏览不健康的内容也就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了。
2.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举措
2.1 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网络道德状况,大学时代是青年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初期,心理上也正处于发展阶段,。法制观念淡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学生在虚幻的网络中对形形色色的网络内容不能分辨是非对错,因而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高校要及时正确地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健康地上网。
2.2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管理工作繁重而复杂,好的上机环境需要通过管理人员和学生共同努力营造,需要制定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并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工作,使之自觉遵守。学生应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进入电子阅览室后,应保持安静、整洁,不大声喧哗、随意走动,不随意吐痰、乱扔杂物。不携带食品等物品进入。不随意插拔室内的设备,不私自开关电源;下机时,正常关闭主机、显示器、摆好桌椅。管理老师要经常巡视机房和时时进行检查,对有违规行为的学生要进行严厉的批评与教育,对刻意进行破坏,造成硬件损坏的应照价赔偿并给予适当的处罚。严禁学生使用违禁软件。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光靠管理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管理部门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2.3 加强技术手段管理
随着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如何防范安全隐患是电子阅览室的一个只要课题,从技术上加强对设备的管理,目的是防止学生的各种越权行为,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通过行政、技术手段建立先进的信息监控机制,过滤掉垃圾信息,如:安装防火墙;安装硬盘还原卡、在设备上安装网络过滤软件;对工作站进行设置时,有意删改某些程序、工具软件,甚至切断软驱、光驱线路,来限制学生出现越权行为。
2.4 提高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思想和业务水平
电子阅览室良好的管理秩序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引导和教育,这就要求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作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整个阅览室进行常规管理,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管理人员必须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对待学生,自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具有奉献精神。管理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读者在图书馆获取数字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和环境支持,是知识服务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社会上传统的电子阅览室简单程序化的管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必须转变服务理念,变管理人员为服务人员,从传统的服务意识转变到为知识创新提供智力资源支持的知识服务意识。要管理好电子阅览室,需要一支有一定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管理队伍。工作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知识以外,还要能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存取和开发,熟悉各种数据库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及时判断处理硬件故障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阅览室从建设到管理不但需要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从自身做起,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同时各高校还需要在设备、技术舍得进行资金投入,由于计算机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及时地掌握和更新相关知识,才能管理好电子阅览室,给同学们营造一个干净、有序的网络环境,更有助于树立电子阅览室良好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吕聪梅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实践与读者服务探讨 [期刊论文]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6(01).
[2] 颜昌茂 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安全管理与充分利用 [期刊论文]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9).
[3] 熊辉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电子阅览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3).
[4] 吴俊 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 [期刊论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 管理与服务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未来,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手段为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可以说电子阅览室是数字图书馆的雏形,特别在Internet时代,电子阅览室的存在给读者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信息资料和服务,信息社会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渠道。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为基础,利用图书馆收藏的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检索、多媒体教学及娱乐等服务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学习、娱乐、交流已成为大学生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做好高校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积极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1.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问题
1.1 在校大学生的上网现状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在校研究生,他们去电子阅览室的主要目的在网上查询专业信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或准备考研在网上搜索国内外专业文献 ,这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求知识、获取信息资料,他们是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使用者;有部分学生大多时间是在网上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最新动态、体坛快讯等;还有的同学他们在上网聊天,通过这种方式来与自己认识、不认识的人交流,个别学生甚至同时和l0几个人聊天,海阔天空内容广泛,更有甚者通过网上沟通发展成为恋人,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学生在聊天时肆无忌惮,讲脏话,散发不健康言论;有极少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在网上玩游戏,浏览色情内容。虽然电子阅览室明令禁止玩网络游戏,但还是趁管理人员不注意,用携带的游戏光碟或是从网上下载安装游戏,并且屡教不改。有的学生在网上搜索色情内容,完全不顾忌阅览室的规章制度,访问色情站点,下载、浏览色情图片,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在高校中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迫在眉睫。
1.2 电子阅览室的规章制度不完备
高校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对象是学生,那么就离不开对上机学生的管理,管理机器难,管理上机人员更难。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都制订有“上机须知”“管理员工作职责”等一般性的规章制度,它对管理人员和服务对象作出了明确的行为要求,是必备的规章制度,但电子阅览室仅有这些规章制度是不完备的,它的规章制度还应包括对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读者上网的行为规范等内容,就目前来说,很多高校电子阅览室在这些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约束。
1.3 技术上存在不安全因素
作为一种以高技术手段为支撑的新型阅览室,它既有显而易见的功能优势、服务优势,又存在着技术管理复杂,安全管理困难等问题。有的学生私自使用外来盘或私自下载自己需要的东西,造成计算机故障频繁,服务系统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极有可能使计算机病毒侵入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使系统陷于瘫痪。
1.4 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许多电子阅览室的工作人员不具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科背景,一旦计算机出现了问题就不能给予及时的处理,造成管理与维护上的困难。另外,因学生在电子阅览室上网需要付费,管理人员往往是只要收了学生的钱,学生在网上干什么就不再关注,放松了管理。另外多数高校图书馆在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上参考社会上网吧的管理模式,给机器配备收费管理系统之后,每一位工作人员要同时管理多台机器,工作人员的职能就只能是完成好看门、值班就万事大吉了,没有时间来指导和监督读者正确利用电子资源,对一些不良的上网现象甚至浏览不健康的内容也就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了。
2.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举措
2.1 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网络道德状况,大学时代是青年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初期,心理上也正处于发展阶段,。法制观念淡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学生在虚幻的网络中对形形色色的网络内容不能分辨是非对错,因而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高校要及时正确地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健康地上网。
2.2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管理工作繁重而复杂,好的上机环境需要通过管理人员和学生共同努力营造,需要制定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并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工作,使之自觉遵守。学生应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进入电子阅览室后,应保持安静、整洁,不大声喧哗、随意走动,不随意吐痰、乱扔杂物。不携带食品等物品进入。不随意插拔室内的设备,不私自开关电源;下机时,正常关闭主机、显示器、摆好桌椅。管理老师要经常巡视机房和时时进行检查,对有违规行为的学生要进行严厉的批评与教育,对刻意进行破坏,造成硬件损坏的应照价赔偿并给予适当的处罚。严禁学生使用违禁软件。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光靠管理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管理部门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2.3 加强技术手段管理
随着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如何防范安全隐患是电子阅览室的一个只要课题,从技术上加强对设备的管理,目的是防止学生的各种越权行为,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通过行政、技术手段建立先进的信息监控机制,过滤掉垃圾信息,如:安装防火墙;安装硬盘还原卡、在设备上安装网络过滤软件;对工作站进行设置时,有意删改某些程序、工具软件,甚至切断软驱、光驱线路,来限制学生出现越权行为。
2.4 提高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思想和业务水平
电子阅览室良好的管理秩序离不开管理人员的引导和教育,这就要求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作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整个阅览室进行常规管理,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管理人员必须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对待学生,自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具有奉献精神。管理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读者在图书馆获取数字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和环境支持,是知识服务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社会上传统的电子阅览室简单程序化的管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必须转变服务理念,变管理人员为服务人员,从传统的服务意识转变到为知识创新提供智力资源支持的知识服务意识。要管理好电子阅览室,需要一支有一定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管理队伍。工作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知识以外,还要能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存取和开发,熟悉各种数据库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及时判断处理硬件故障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阅览室从建设到管理不但需要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从自身做起,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同时各高校还需要在设备、技术舍得进行资金投入,由于计算机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及时地掌握和更新相关知识,才能管理好电子阅览室,给同学们营造一个干净、有序的网络环境,更有助于树立电子阅览室良好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吕聪梅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实践与读者服务探讨 [期刊论文]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6(01).
[2] 颜昌茂 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安全管理与充分利用 [期刊论文]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9).
[3] 熊辉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电子阅览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3).
[4] 吴俊 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 [期刊论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