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艺术文化如何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各方学者的重视。目前,关于艺术教育的研巧越来越多地指向生态式艺术教育,民间艺术也是一种原生态的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民间艺术有效地运用到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不仅可以让幼儿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文化,爱护家乡文化遗产,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本文概述了民间艺术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与反思。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幼儿园
  引言: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拥有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间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承载着历代劳动人民的审美、情感和技能,见证着不同地区独持的历史。幼儿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给予良性的刺激,就会促进其良好性格的形成。民间艺术巧妙地融入幼儿园课程中,让幼儿认识、学习、感受、体验、操作、创造,不仅有助于他们身也全面、健康发展,更有助于他们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进而不断地传承与创新。
  一、民间艺术的相关概念
  民间艺术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于民间艺术的理解和定义,不同学者也有一些区别。虞永平在《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中提到:民间艺术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比如,民间绘画、手工、雕塑;民间歌曲、舞蹈、戏曲;民间歌谣、故事、传说等。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同的民族、地区也有着不同的艺术文化,正是由于地域、环境等各方面差异,因此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民间芝术。民间艺术承载着历代劳动人民的审美、情感和技能,见证着不同地区独持的历史。
  二、民间芝术文化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民间艺术之所能够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是因为感受和创造民间艺术是幼儿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可及的,民间艺术的生活性和价值的综合性与幼儿园课程的特性是一致的,感受民族的、民间的、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基本指向。因此,将民间艺术运用到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具有一定合理性。幼儿园教师应该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将复杂的民间艺术形式转化为幼儿容易理解的、感兴趣的、对幼儿发展有益的形式,有效地融入到幼儿园艺术教育中。
  1.体育功能
  民间艺术运用到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对幼儿体育方面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动作行为上。打击一些简单的乐器,可以使他们胳膊、手腕的大小肌肉得到练习;学习舞蹈是通过扭、转、甩等动作锻炼他们身体协调能力。
  2.智育功能
  對于民间艺术的学习,一方面是让幼儿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学习打击乐器可以让幼儿通过体验来学习节奏乐理方面的知识;通过欣赏民歌、戏曲,民间的历史和生活常识;学习制作工艺品,不仅可以使幼儿在体验中学习相关的知识,比如剪纸中的对称、图形的认知,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为和创造力;通过听老师讲述民间故事、神话,并尝试复述故事,学唱民间的童谣,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了解有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3.德育功能
  德育就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主要是通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最终达到目的。民歌、戏曲、民间故事等,他们的素材多来源于生活,让幼儿学习可以有助于培养他们学习团结一致、吃苦耐劳的精神。最主要的是,学习民间艺术,能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家乡文化底蕴的深厚,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文化的良好品质。
  4.美育功能
  美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幼儿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观赏本地古文化建筑和文艺作品,感受家乡文化的深厚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欣赏本地的民间音乐,増加幼儿的审美体验;学习舞蹈,尝试打击乐器、剪纸等,培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教育素养
  幼儿园的教师对于民间艺术了解的不多,知道的都是比较常见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表演艺术中,有些老师很多民歌听都没听过,更别说民歌背后的艺术背景了;民间造型艺术中,很多手工艺就连老师自己都没有尝试过;民间文学艺术中,对于童谣和故事,他们只是了解一些,而且了解的也不深入。由于缺乏艺术素养,在实施教学的椅候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不能够将民间艺术转化成幼儿能够理解的艺术形式,严重阻碍了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2.活动缺乏长期有效的坚持
  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园领导对民间艺术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另一方面是幼儿园虽然很多已经意识到了民间艺术的重要性,但在实施的时候都是各做各的,没有做到互通有无,缺乏相互交流和沟通。
  四、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教学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
  教师既是幼儿的引导者,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者,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具有专业的教育理念和师德。在将民间艺术运用到幼儿园中,教师要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看到它丰富的教育价值。在活动过程中,还应该尊重幼儿,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其次,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行业,在民间艺术运用到幼儿园芝术教育中,教师需要学习很多相关学科的知识。
  2.丰富民间芝术运用的内容
  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选择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的资源,多提供机会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认识、了解。幼儿园选择的民间艺术教育资源一定要有教育意义或教育价值,要选取幼儿感兴趣并隐含深刻道理的内容。
  3.渗透性的教育活动
  我们要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将民间艺术与幼儿园的环境相结合。在幼儿园的墙面、走廊装饰一些民间艺术;在班级内,可—种民间艺术为主题设汁班级的环境创设,在区角活动中放置一些关于民间艺术的材料,让幼儿加了解民间艺术,将民间艺术与幼儿一日生活相结合。
  结束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为此,民间艺术教育运用到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将民间的文化浸入到幼儿园教育中,从小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还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4
  [2]欧阳嫣妮,张玉民.民俗文化于幼儿艺术教育的意义论释与实施策略[J].家教世界,2013
  [3]仇晓红.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市第一幼儿园 731100)
其他文献
蚬壳花椒(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是一种药用植物,含有多种生物碱成份,是“妇科千金片”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以蚬壳花椒当年生种子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双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蚬壳花椒种子不同处理与灭菌时间对离体胚萌发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种类激素及其配比、生物素浓度对蚬壳花椒组培苗的增殖及生长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对组培
本试验通过大田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两个部分,研究了两个二倍体西瓜品种(系)安农二号、H–6–1和两个三倍体西瓜品种天园无籽一号、天园无籽二号的光合生理特性、耐盐生理特性
螯爪蚌螨是目前发现唯一与中国圆田螺和中华圆田螺关系密切的螨类。开展对螯爪蚌螨的生物学研究,观察其生活史发育、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查明螯爪蚌螨的种群分布型及与宿主的
在浙江安吉竹博园选取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17个参试竹种,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的3月初,采用茎秆注射2种浓度(1000mg·L-1、2000mg·L-1)硒溶液以及对照的处理方
以两优培九、培矮64S、扬稻6号、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88s/0293和特青(常规稻)8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方法,在4种施氮量处理下,研究不同供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根系的影响。从8个品种中筛选出汕优63和两优培九2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水培试验,分别在低氮(纯氮10 mg L~(-1))、中氮(纯氮40 mg L~(-1))和高氮(纯氮80 mg L~(-1))3种供氮处理和自
病毒侵染激发小干扰RNA(small inteferring RNA, siRNA)介导的寄主抗病毒防御(即寄主抗病毒RNA沉默),从而减弱或抑制病毒的侵染。为了克服抗病毒RNA沉默,植物病毒通常编码1或多个RN
近岸海域既是高生产力与系统多样性区域,又是陆源污染物的主要受纳区。生物监测以其灵敏度高、指示效应明显、对新型污染物反应及时等特点,受到各国学者广泛重视。海蟑螂(Ligia)是陆生等足目潮虫亚目中个体最大、最原始的类群,是潮上带和高潮带生态区的优势种类。近年来,国外已有研究表明海蟑螂适于作为近岸污染的生物监测种。暗灰海蟑螂(Ligia cinerascens)分布于辽宁丹东至山东青岛一线的近海岩礁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