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环境,为了使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健康成长,初中学校应对校园管理提高重视程度,由此初中学校需格外注重落实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落实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及在校园管理中落实人文关怀措施,同时运用恰当的校园管理方式,以免管理不得当,而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所以说,初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一定要改变硬性的管理方式,从而落实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和创新的管理方法,这样一来,能够取得最佳的校园管理效果。
  关键词:初中学校 校园管理 管理模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64
  针对初中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落实有效的学校管理策略和创新性的管理模式,这样能够以创新的管理方法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使学生在成长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提高学生行为举止的规范性,以及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和自律性。由此体现出初中学校在管理中应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从而深入落实新型管理模式,如此一来,有效提高初中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一、初中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多个方面分析学校管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总结得出以下几点:一,初中學校所制定的校园管理制度中对于如何惩罚违反校园规定的学生,没有提出明确的做法,表明管理制度的内容不完善。不健全不完善的校园管理机制落实到实际管理中,难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举止,致使学校的管理规定没有起到约束的作用,并且所制定的校园管理规定比较形式化,从而难以增强学校的管理力度,当管理力度不够时,容易出现违反校园规定的现象。二、运用的管理方式死板、僵硬,致使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由此学生不听从学校的管理,甚至还会出现故意违反校园规定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也会影响学生成长。三、校园管理过程中运用的管理方法不恰当,使学生对管理方式不接受,体现出管理模式不得当,很难获取理想的管理效果。四、管理学生时对于人文关怀不重视,使得学生感受不到温暖,以此无法感化学生,体现出管理当中对于应该关注关怀学生不注重,所以难以做好校园管理工作。对此以下文章提出了有效的管理策略,能够改变校园管理现状。
  二、初中学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探究
  1.落实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健全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通过完善校园管理规定,使校园的管理规定更加完善和具体。这样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学校对于经常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按照校规予以处罚,同时明确指出在校园内出现打架事件,需接受相应的处罚,以此增强校园管理规定的约束力,使学生意识到校规非常严格,由此学生能够做到自觉遵守学校规定。其次,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中对于管理方式提出要求,使教师按照要求做到不对学生的犯规行为进行体罚,更加注重以公平公正的管理方式约束学生的行为举止,以及根据校园的管理规定,全面管理学生的言行,如此一来,有利于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此外,校园管理规定的内容完善、全面、具体,且管理力度有所增强,能够发挥出校园管理规定的监管作用,进而在严格的监管中能够使学生不去违反校规,从而获取显著的校园管理成效。
  2.落实针对性的学校管理策略
  由于不同学生的性格有所不同,因此,学校在管理不同学生时,应当注重落实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也就是说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运用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从而在针对性的管理中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多鼓励学生,以及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这样能够使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师生加强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这对于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十分有利。此外,管理时对于经常犯错、性格活跃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奖罚分明的管理模式。运用这一管理模式时,教师对于总是违反校园规定的学生予以适当的惩罚,而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奖励,使经常违规的学生意识到表现出色、遵守校规能够获得教师的表扬,由此经常犯错的学生主动改正自身的缺点,并且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自觉遵守校规,这不仅提高学生自觉性和自律性,还推动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进而促进学生有所进步。因此,学校管理工作中应重视落实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这样能够提高校园管理的有效性。
  3.校园管理中落实人文关怀措施
  要想获取理想的校园管理效果,首先,在校园管理工作中教师应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约束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由此在管理中对于犯错的学生,以柔和的语气教导学生,而不能体罚打骂学生,更不能严厉地指责学生,应当做到耐心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其次,教师还应在管理学生时,落实人文关怀措施,由此教师除了严格管理学生以外,还需多关心多关注学生,使学生在教师人文关怀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这样能够感化学生,进而调动学生积极按照教师给予的建议,改正自身不足之处,同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得学生做到准时上学、不打架、不破坏校园设施等等,体现出学生在校园环境中严格管理自己的行为举止,这不仅增强学生对自己的管控能力,还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自控力。因此,校园管理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及在管理中重视落实人文关怀,也就是说在管理学生时,教师需多关心学生成长中的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关怀,能够通过人文关怀,推动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更好地成长。
  4.运用恰当的校园管理方式
  校园管理工作中教师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反抗心理,在管理学生时教师非常注重自己的语气、面对和管理方式,从而在管理学生时,教师运用恰当的校园管理方式,管理学生的行为举止。管理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屡教不改时,应当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在教导学生的同时,教师告诉学生在成长中不注重遵守校规,难以增强自己的约束力,进而导致自己在发展中不按照规定做事,这样会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没有规矩,以此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还会影响自身发展与成长。所以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使得学生在教师教导中懂得遵守校规的重要性,由此学生在校园非常注重遵守校规,并且在教师引导中学生用校规约束自身的言行,逐渐学生能够自觉以校规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由此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校园管理中尊重学生
  校园管理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对于学生不够尊重和理解,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会导致学生不听从管理和教导,致使学生经常违反校规,这种情况下,不仅给校园管理工作增加难度,还不利于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初中学校应提出在管理中尊重学生的要求,从而使教师在管理学生时,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和自己的言行,并且教师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师运用得当的管理方式,管理学生的言行举止,并且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做到不责骂、不严厉地批评学生,进而运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渗透道理,使学生能够听进去道理以及在教师耐心教导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而自觉改正。由此可知,教师运用正确、得当的管理方式去教导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同时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落实管理策略,有利于防止学生产生叛逆心理。所以说,教师要想提升管理效果,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做到尊重学生能够提高校园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总之,要想解决初中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先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从而在学校管理中重视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的管理方法,由此通过落实多种创新的管理方式,能够使学生自觉听从学校的管理,并且在创新的管理模式下,能够使学生遵守校园管理规定,以此提升学校管理的效果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少华《略论初中学校管理的内涵及建设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
  [2] 杨平科《现代初中学校管理策略之探究》,《华章》2013年第22期。
  [3] 刘星高《初中学校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探析》,《汉字文化》2018年第3期。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是一个挑战问题的赛场,生命飞扬的广场,生成智慧的牧场。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真正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阅历、思考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课堂教学才会活力四射,精彩纷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不断深化,整本书阅读成为了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完成的十八个任务群之首,与此同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比如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的兴致不高、课堂教学指导效果不理想、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够等等。如何开展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应该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指导?本文以《巴黎圣母院》为例,从革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四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
[摘 要:目前,各高校积极探索并实践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通过调研发现高校理工类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参与意识逐渐增强,但课程思政参与的能力有待提升。可以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激发教师内在动力,提高认识水平;加强交流培训,梳理课程思政元素,建立经典案例;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  关键词:理工科;课程思政;融通路径]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教育提出新要求,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  中学课堂之所以要加强思辨性阅读,强调课堂要渗透深刻的思辨或批判性思维,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一种审视的态度、批判的品质和反思与探索的精神,从而更好地进行理性思考,深刻理解课文,理解生活,审视生活。  然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项综合性
为了适应本学年在初中八年级开展的《基于学生需要的初中语文导学单课题研究》,我校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在这一年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语文导学单。导学单的使用目的是让學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效果。  笔者去年申报了课题《基于学生需要的初中语文导学单课题研究》,同时整个备课组在平时教学中尝试使用导学单,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不足,及时修改弥补,不断完善,不断的反思与总结。  一、目前
[摘 要:对高职院校在疫情期间展开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显示,对在线学习形成阻碍的因素主要有外界因素干扰、线上教学视频过长和学习资料枯燥乏味,而且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学校缺乏网络教学设备、教师缺少线上教学的经验等。基于此,疫情时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着力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丰富线上教学资源、改善“教”与“学”的模式等方面,期望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疫情期间;高
积极心理学是近十多年来一門新兴学科,创建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等人。他们把积极心理学定位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一门学科,重点研究以人的幸福心理为核心的一切积极正向心理。  近年来出现了“积极心理学 X”的研究热潮,即把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在“积极心理学 教育”这一领域,已从一些理论研究,走向实践研究。那么,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阅读教学该如何实施,才能激活学
[摘 要: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直到九年级才开始接触化学,但是教材中的知识包含概念、计算和各种化学物质,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是一种碎片性的知识,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很难吸收和掌握,因此本文主要对提高学生对化学碎片性知识的整合能力进行探究,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相关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化学;碎片性知识;整合能力]  传统教学所传递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破碎而不完整的知识,学生将知识学得很“死”,不能将学到
[摘 要:互联网在我们日常生活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网络时,需要考虑到网络带来不安全问题,作为参与学院网络的建设者、管理者,我们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有效防范及措施,将网络安全教育作为加强学院网络安全的重要对策来加以重视,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关键词:校园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信
伴随课堂教学和中考命题的改革,语文学科不仅仅局限于指导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引起大家对课外阅读的高度重视,学生日常通过课外阅读获取的知识、信息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但是,由于各學科的课程负担过重,极大地压缩了语文课外阅读的拓展;加上学生自身不够重视和老师指导不力,最终导致了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这一关键学习过程存在某种程度的缺失。结合语文课程新的改革,如何加强在课堂之外的语文学习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