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同期放化疗和放化序贯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4例经病理确诊的ⅡB至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抽签方法被随机分成放化同期治疗组(A组)和放化序贯治疗组(B组),每组32例患者,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及同期EP或TC方案化疗,B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后序贯EP或TC方案化疗.在放疗前、后和完成放化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MMP-2和TGF-β 1水平,比较两组MMP-2和TGF-β1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缓解率分别为90.6%(29/32)和68.8%(22/32)(x2=4.730 0,P=0.029 6);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9.1、8.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 3);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8、15.9个月,1年OS率分别为65.05%、60.24%,2年OS率分别为49.45%、43.07%,两组之间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 0).在放疗前,A组和B组的MMP-2分别为(276.5±98.2) μg/ml和(263.9±103.5) 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9 6,P=0.619 1),放疗后分别为(242.1±53.2) μg/ml和(298.7±68.4)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4 9,P=0.005 0),治疗结束后分别为(60.5±24.4) μg/ml和(75.2±30.7)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 5,P=0.038 0);治疗前,TGF-β1分别为(1 624.3±454.2)ng/ml和(1 564.9±517.8)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8 6,P=0.835 4),放疗后分别为(1 383.5±469.3) ng/ml和(1 785.3±412.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7 3,P=0.006 0),治疗结束后分别为(610.5±215.4)ng/ml和(750.3±263.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 6,P=0.023 5).结论 同期放化疗能够有效拮抗放射诱导的局部晚期肺癌外周血MMP-2和TGF-β1的升高。
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及其意义
【摘 要】
:
目的 比较同期放化疗和放化序贯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4例经病理确诊的ⅡB至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抽签方法被随机分成放化同期治疗组(A组)和放化序贯治疗组(B组),每组32例患者,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及同期EP或TC方案化疗,B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后序贯EP或TC方案化疗.在
【机 构】
:
063001河北省唐山市肿瘤医院放化科,063001河北省唐山市肿瘤医院放化科,063001河北省唐山市肿瘤医院放化科,063001河北省唐山市肿瘤医院放化科
【出 处】
:
肿瘤研究与临床
【发表日期】
:
2014年2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瘦素(Leptin)检测对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血清VEGF和Leptin水平检测,并与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0名健康对照比较.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3个月后行核素骨显像.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前VEGF和Leptin水平[(338±69)pg/ml、(1.71±0.
微小RNA(miRNA)的生物学功能广泛而重要,参与发育、生长、死亡等整个生命过程.超过50%的miRNA位于肿瘤相关区域或脆性区域,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关系密切的miRNA的发现使人们对基因表达调节有了新认识,也为肺癌等恶性肿瘤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以及miRNA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开拓了新视野.文章综述了miRNA在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为肺癌诊断与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性及作为潜在治疗性
目的 观察外源基因重组人源白细胞介素(IL)-24(rhIL-24)联合重组人源核心蛋白聚糖(rhDCN)对人类肝细胞癌HepG2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将pcDNA3.1(+)-IL-24和pcDNA3.1(+)-DCN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形态学改变.分别在转染后24h、48 h和7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
目的 分析完全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直肠肛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4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的根治性手术,肛门部用二联式手工吻合法完成结直肠/肛管吻合.术前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术后1、3、6个月测试其每日排便次数;3、6个月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RRP、ARP和AMCP等.结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治疗早期子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同期对照研究,对30例早期子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患者(试验组)行调强放疗,选择同期行常规放疗的30例早期子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复发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3个疗程T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间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完全缓解(CR) 22例,部分缓解(PR)7例,进展(PD)1例,对照组CR 14例,PR 5例,稳定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8月接受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对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 310例患者中80例出现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发病年龄、术前合并疾病、体质量指数、肿瘤位置、分期、术者手术经验及手术时间与
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属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的成员,自2001年研究者通过SAGE技术首先发现其在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中存在高表达后,又进一步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胃癌、肺癌、肾癌等肿瘤中检测出PRL-3高表达.文章就PRL-3与肿瘤发生及转移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CA242、CA19-9及癌胚抗原(CEA)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抽取215例胃癌患者和223名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应用肿瘤标志物芯片检测系统检测CA72-4、CA242、CA19-9及CEA的血清水平,分析不同病理分期胃癌患者各指标差异及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Ⅰ期胃癌患者血清中CA72-4、CA242、CA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乳腺疾病患者采用3.0 T磁共振常规扫描、DWI,测量感兴趣区DWI的信号强度和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56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共检出122个病灶,其中乳腺癌病灶38个(31.15%),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2个,浸润性小叶癌2个,髓样癌4个;乳腺良性肿瘤病灶84个(68.8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结合血清CA125水平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健康人40名、卵巢良性病变患者52例及卵巢恶性肿瘤患者43例进行MRI及血清CA125水平检测,判定联合检查及单一检查对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CA125对卵巢肿块的诊断敏感度为79.3%,特异度为72.6%、准确率为75.1%;MRI的敏感度为73.8%、特异度为81.2%、准确率为82.6%;二者联合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