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肥瘦率的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菌群结构差异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试验选择270日龄的同批次金华猪35头,测定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并选择瘦肉率最低(高脂肪组,H组)和最高(低脂肪组,L组)的金华猪各5头,采集回肠、结肠内容物用于真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肥瘦率金华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存在显著差异(P0.05).2)L组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菌群丰富度以及多样性要高于H组金华猪,此外,主坐标分析(PCoA)发现H组与L组金华猪真菌菌群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聚类,表明二者的真菌菌群结构存在差
【机 构】
: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阳 550025;浙江农业科学院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杭州 310021;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金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肥瘦率的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菌群结构差异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试验选择270日龄的同批次金华猪35头,测定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并选择瘦肉率最低(高脂肪组,H组)和最高(低脂肪组,L组)的金华猪各5头,采集回肠、结肠内容物用于真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肥瘦率金华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存在显著差异(P0.05).2)L组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菌群丰富度以及多样性要高于H组金华猪,此外,主坐标分析(PCoA)发现H组与L组金华猪真菌菌群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聚类,表明二者的真菌菌群结构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H组金华猪回肠及结肠段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L组金华猪回肠及结肠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属水平上,H组金华猪回肠和结肠优势真菌属分别为卡扎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和珊瑚菌属(Clavari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85.74%和32.87%;L组金华猪回肠和结肠优势真菌属分别为担子菌酵母属(Naganishia)和金孢菌属(Xerochrysium),其相对丰度分别为75.62%和68.53%.热图分析发现2个肠段有2个共同的差异真菌,其一为Kazachstania,存在于H组金华猪肠道中;其二为Naganishia,存在于L组金华猪肠道中.3)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Kazachstania、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曲霉菌属(Aspergillus)与背膘厚均呈高度正相关(r=0.59~0.92);Nagan?ishia、Clavaria、根霉菌属(Rhizopus)均与背膘厚呈负相关(r=-0.88~-0.78).由此可见,不同肥瘦率的金华猪其肠道真菌结构存在差异,且与背膘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肠道真菌变化与宿主脂肪沉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小麦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免疫功能及粪便菌群的影响.将12头35日龄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发酵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有10%未发酵小麦麸),发酵组饲喂以发酵小麦麸替代基础饲粮中未发酵小麦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发酵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发酵组干物质、粗脂肪、粗纤维、能量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粗蛋白质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有提高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半乳糖(GOS)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哺乳仔猪盲肠微生物区系、肠道炎症和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18头初始体重[(1.57±0.05)kg]相近的新生哺乳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和GOS添加组,每组6头.GOS添加组的仔猪每天灌喂1 g/kg BW的GOS溶液,对照组和LPS刺激组的仔猪灌喂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第14天,LPS刺激组和GOS添加组的仔猪腹腔注射80μg/kg BW的LPS溶液,对照组的仔猪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所有仔猪在腹腔注射LPS溶液或无菌生理盐水2 h后屠
本研究旨在探索白术多糖(PAMK)对岭南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选择240只健康的1日龄岭南黄鸡,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PAMK100组)、400(PAMK 400组)、800 mg/kg(PAMK800组)的白术多糖.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PAMK400组岭南黄鸡1~21日龄和1~35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PAMK100、PAMK400
本试验对比研究25羟基维生素D3(25VD3)和维生素D3对青年和成年荷斯坦种公牛的冻精品质和抗氧化能力及钙、磷、镁代谢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不同形式维生素D3和不同阶段种公牛),不同形式维生素D3分别为25VD3和维生素D3,不同阶段种公牛分别为16头平均30月龄成年荷斯坦种公牛和16头平均12月龄青年荷斯坦种公牛.试验设置4个组:成年牛维生素D3组(300 IU/kg)、成年牛25VD3组(300 IU/kg)、青年牛维生素D3组(300 IU/kg)、青年牛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