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的观点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从德智两方面论证了和谐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全面论述了和谐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他提出学校教育应把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结合起来。目前的和谐教育是在吸取以往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以新课改为契机,结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作为长期工作在中学美术教学一线的教师,我对和谐教育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今天借机进行简单的论述。
其他文献
农民工艺术是草根艺术吗    已红遍大江南北的两位农民工——旭日阳刚, 他们曾在租来的简陋的房间里,打着赤膊,叼着烟,唱着“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这样的一首《春天里》,引发了多少饱含着热泪的同情心,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人的讨论和关注。  歌唱者是农民工,但农民工的艺术就一定是草根艺术吗?  百度上有关草根艺术的定义是:“草根艺术源于英语原
只有以“公民文化”、“公民精神”为纽带的民族才是“现代新型民族”  现代国家是“公民国家”,以“公民文化”、“公民精神”及其升华的“现代国家精神”为基本团结纽带。现代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属性千差万别,但都以塑造公民文化、公民精神、现代国家精神为基本目的。  在现代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那些“特殊主义”的传统民族意识、宗教意识、宗法意识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必然动荡,那些以“普遍主义”的“公民文化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的教学中,提倡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以音乐审美为中心,进行师生互动,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小组的合作和评价,重视音乐实践的创造。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灵魂,课程
能力构建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核心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概念源于社会排斥理论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martya Sen 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前者始于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对贫困以及剥夺概念的探讨,后者关注个人生存和发展能力,关注公平、正义等问题,关注人类福利的增长。我们认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核心在于消除贫困者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实现机会平等和公平参与,使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
目的:探讨国产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贲门部恶性狭窄和食管气管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8例全部采用内镜下支架置入法,食管贲门癌1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复发伴狭窄7例,食管癌狭
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
软实力是引领,是支撑,是前提,有时候比硬实力更重要。  哪些是同经济发展有关的软实力呢?  第一位的是“目的”。“目的”决定“方式”。“方式”是由“目的”派生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把“发展方式”转变得好,首先要转变发展目的。目的本来是很明确的,可是,也有边际效应。有些人把“增长”看作发展。“增长”与发展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有些单打一的增长,可能妨碍整体推进;有些杀鸡取卵的增长可能危害人们的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