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O1过表达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FoxO1)过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构建空慢病毒载体(LV-pSC-GFP)、大鼠组成性激活突变型FoxO1慢病毒载体(LV-CA-FoxO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空病毒转染组(NC组),糖尿病FoxO1过表达转染组(CA组),选健康同龄雄性SD大鼠做正常对照(NG组)。然后将慢病毒分别一次性靶向注入对应组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内,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转染后2周,4周,8周时检测大鼠体重、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及尿白蛋白定量。处死动物后计算肾重指数,留取肾脏组织制备冰冻及光镜和电镜切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FoxO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1B(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B,p27Kip1)的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FoxO1、磷酸化FoxO1(p-FoxO1)、p27Kip1的蛋白表达。

结果

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染组多量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光镜及电镜结果显示各时间段CA组肾脏病变较DM组明显改善。与DM组相比,各时间段CA组FoxO1,p27Kip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p-FoxO1蛋白表达与DM组无差异(P>0.05),但p-FoxO1/FoxO1比值明显降低(P<0.05)。NC组与DM组比较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靶向性调节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FoxO1的表达,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状态下系膜细胞的增殖,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其靶基因p27Kip1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mTOR通路是细胞内主要的营养感受器,对于细胞的增殖、生长及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在细胞内,该通路通过与特定蛋白结合形成蛋白复合物而发挥作用。目前发现在哺乳动物中有两种含mTOR的蛋白复合物:mTORC1和mTORC2,两者对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的敏感性不同,在体内更是发挥着截然不同的作用。雷帕霉素作为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然而长期使用可损害β细胞引起糖耐量异常等代谢紊乱。进一
期刊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表型(HTWC)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相关性。方法对秦皇岛地区一项3 136名13~17岁汉族青少年作横断面调查。HTWC定义为腰围≥同年龄同性别青少年腰围的90百分位值且血甘油三酯≥1.47 mmol/L者。结果本调查人群中HTWC表型检出率为3.3%。甘油三酯和腰围正常组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者检出率为0.4%,而HTWC组青少年检出率为14.7%。校正性别、年龄
目的分析1例以中枢性性早熟(CPP)发病的NROB1基因新突变患儿的临床和分子改变,探讨NROB1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调控的意义。方法总结病例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直接测序。结果11月龄男性患儿,4月龄起阴毛萌生、阴茎/睾丸渐进增大伴勃起;生后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AHC)并CPP。测序显示NROB1基因外显子1(913C>T)突变。结论NROB1基因突变可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浆和乳汁中游离三碘甲酰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女性甲亢(Graves病)患者,女性正常人(NC)和女性桥本甲状腺功能减退(HT或甲减)患者共102例,每例患者和正常人均留取血浆和乳汁,测定FT3、FT4、TSH含量,并选取了甲亢和甲减患者之婴儿各11例,分别进行了哺乳和停止哺乳2个月后血液甲状腺功能FT3、FT
目的了解江苏泰兴地区已自然绝经的女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为制定有效措施预防和干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及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整群抽取泰兴地区45~64岁已自然绝经的女性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人体体质测量和生化检测,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江苏泰兴地区的自然绝经女性代谢综合征粗患病率为35.25%,标化患病率为31.47%;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
期刊
6例畸形性骨炎患者(男5,女1),平均年龄为(57.7±11.8)岁,平均病程为(7.5±6.5)年。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受累骨骼疼痛,病变主要累及骨盆和股骨。X线摄片均显示畸形性骨炎特征性的改变。骨扫描检查显示受累骨骼的核素异常浓聚。6例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中位数为235 U/L。5例患者予唑来膦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后3个月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功能改善,血清ALP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