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专业在实施传统的“学校型”教学模式过程中培养出大批同质化的“低效能”会计专业毕业生,与企业的用人标准有着极大的差距,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改进会计教学过程的结构模式是我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系专业教师提出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的模式应采用“产训合作”教学过程模式体系,以增强会计专业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
会计专业 产训合作 校企融合
引言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从传统的培养模式向就业导向转变。”高职会计专业如何改变“低效能”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现状,已成为会计专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我系专业教师经过不同层次探讨、调查与研究,认为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的模式应采用以“学校型”的教学过程模式联合“企业型”教学过程模式为主流的教学过程的模式体系,即“产训合作”的教学过程模式体系,这既是会计教育自身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和扩大的必然结果,更是社会和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
会计专业“产训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1)确定三会三能的培养目标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下,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根据专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使学生具有会计行业发展所需的相关职业能力,即会识别各类凭证,会账务处理,会日常各类申报,能发现实务中的问题,能提出解决方案,能作一定财务筹划,因此会计专业产训合作技能教学培养目标可将其归纳为“三会三能”培养目标,并以此为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建立四系统-五步歨教学体系
在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下,形成“四系统”,“五步走”的方针。即建立理论教学系统、实践教学系统、学生素质教育系统、教学评估系统四个教学系统。继而实行“调研——岗位群——岗位能力——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五步走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标准,重组课程结构,选取课程内容,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企业用人标准、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以及会计资格要求渗透到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形成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完成学生基本知识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3)建立产训合作的五步教学技能教学模式
“产训合作”技能教学模式是当前会计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核心,作为我国的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培养目标的核心是“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为企业输送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所以,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就成为会计专业技能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产训合作。根据这一些特点,我们在前期“先做后学”技能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五步教学模式化”的产训合作教学模式,即按照“确定培养目标——建立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评价培养结果”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学生与社会结合”,达到培养高质量的会计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4)构建适合“产训合作”技能教学改革的项目课程
1.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教材体系构建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应当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而不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这个要求把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区别开来。
由此,课题组认为:技能教材的能力目标问题,是职业教育技能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财务人员、能工巧匠及职业研发专家,分析本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构建体现工作过程的技能课程体系。
2.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项目的开发
对技能项目的构建,要从单元的角度对课程技能教学的设计进行整体优化。设计课程内容的引入、驱动、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实训等过程。教师要学会使用行动引导技能教学法。从直观实例开始,初学者掌握一个概念应当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课程不能从概念出发,要打破过去“先学后做”的习惯,采取高效的“边做边学”或“产训合作”的方式。老师要努力改变课堂上信息单向传递、教师单向控制的局面,实现真正的互动。所谓互动,不是让学生起立答题,而是给学生真正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探索知识、总结经验,从而形成抽象概念,因此可根据“明确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单元、设计学习项目”这样一条逻辑线索进行。
会计专业“产训合作”教学模式创新性特点
(1)趣味性
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应从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爱好出发,以激发兴趣为原则,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2)实用性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以致用的理念,我们通常会选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项目,以知识应用为目的。
(3)典型性
作為技能教学中的项目,项目的选择应有一定的典型性,不随心所欲。
(4)可行性
项目在设计时,就应首先考虑其可行性,因为项目是用来学生学习、训练的,其可操作性要强。
(5)拓展性
每个项目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其拓展的空间,我们认为,学生在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后,应该能从这个项目中拓展、延伸出多个相关的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丁桃莉(1979.08-)女,汉族,高级会计师,学历:本科,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会计教育。
[1] 许艳英.高职“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22):93-94.
[2] 肖京养.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 田宏忠.对“十二五”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2):32-35.
会计专业 产训合作 校企融合
引言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从传统的培养模式向就业导向转变。”高职会计专业如何改变“低效能”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现状,已成为会计专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我系专业教师经过不同层次探讨、调查与研究,认为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的模式应采用以“学校型”的教学过程模式联合“企业型”教学过程模式为主流的教学过程的模式体系,即“产训合作”的教学过程模式体系,这既是会计教育自身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和扩大的必然结果,更是社会和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
会计专业“产训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1)确定三会三能的培养目标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下,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根据专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使学生具有会计行业发展所需的相关职业能力,即会识别各类凭证,会账务处理,会日常各类申报,能发现实务中的问题,能提出解决方案,能作一定财务筹划,因此会计专业产训合作技能教学培养目标可将其归纳为“三会三能”培养目标,并以此为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建立四系统-五步歨教学体系
在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下,形成“四系统”,“五步走”的方针。即建立理论教学系统、实践教学系统、学生素质教育系统、教学评估系统四个教学系统。继而实行“调研——岗位群——岗位能力——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五步走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标准,重组课程结构,选取课程内容,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企业用人标准、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以及会计资格要求渗透到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形成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完成学生基本知识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3)建立产训合作的五步教学技能教学模式
“产训合作”技能教学模式是当前会计专业技能教学改革的核心,作为我国的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培养目标的核心是“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为企业输送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所以,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就成为会计专业技能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产训合作。根据这一些特点,我们在前期“先做后学”技能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五步教学模式化”的产训合作教学模式,即按照“确定培养目标——建立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评价培养结果”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学生与社会结合”,达到培养高质量的会计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4)构建适合“产训合作”技能教学改革的项目课程
1.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教材体系构建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应当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而不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这个要求把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区别开来。
由此,课题组认为:技能教材的能力目标问题,是职业教育技能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财务人员、能工巧匠及职业研发专家,分析本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构建体现工作过程的技能课程体系。
2.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项目的开发
对技能项目的构建,要从单元的角度对课程技能教学的设计进行整体优化。设计课程内容的引入、驱动、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实训等过程。教师要学会使用行动引导技能教学法。从直观实例开始,初学者掌握一个概念应当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课程不能从概念出发,要打破过去“先学后做”的习惯,采取高效的“边做边学”或“产训合作”的方式。老师要努力改变课堂上信息单向传递、教师单向控制的局面,实现真正的互动。所谓互动,不是让学生起立答题,而是给学生真正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探索知识、总结经验,从而形成抽象概念,因此可根据“明确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单元、设计学习项目”这样一条逻辑线索进行。
会计专业“产训合作”教学模式创新性特点
(1)趣味性
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应从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爱好出发,以激发兴趣为原则,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2)实用性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以致用的理念,我们通常会选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项目,以知识应用为目的。
(3)典型性
作為技能教学中的项目,项目的选择应有一定的典型性,不随心所欲。
(4)可行性
项目在设计时,就应首先考虑其可行性,因为项目是用来学生学习、训练的,其可操作性要强。
(5)拓展性
每个项目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其拓展的空间,我们认为,学生在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后,应该能从这个项目中拓展、延伸出多个相关的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丁桃莉(1979.08-)女,汉族,高级会计师,学历:本科,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会计教育。
[1] 许艳英.高职“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22):93-94.
[2] 肖京养.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 田宏忠.对“十二五”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