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持续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要点。
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住院的31例持续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患儿性别、发病年龄、症状、肺部听诊、胸部影像学、支气管镜下表现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对抗生素的应用反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1例患儿男17例,女14例,发病年龄均在3岁以下,主要临床表现:有痰咳嗽,持续4~11周,病程中曾有发热13例,伴有喘息25例。所有患儿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胸部X线片提示均有两肺纹理粗多、模糊,6例有散在小斑片影。肺部高分辨CT发现25例有支气管壁增厚,其中18例伴有支气管周围小斑片影,7例伴有陈旧性肺炎(5例合并条状肺不张)。6例仅表现为模糊的小叶中心性小结节和透光度不均匀或磨玻璃影。支气管镜下发现支气管腔内有白色分泌物。16例为肺炎链球菌感染。28例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加酶抑制剂2周以上痊愈。最终应用碳青霉烯类、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各1例。
结论持续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3岁以下,主要临床表现为有痰咳嗽持续4周以上,可伴有发热、喘息,肺部高分辨CT常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常为肺炎链球菌,大部分病例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加酶抑制剂治疗2周以上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