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词汇对于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词汇的积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发展都将受到制约。语篇是词汇的载体,词汇是文本的基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阅读教学;词汇教学;语篇情境
一、阅读教学中词汇处理存在的问题
1.词汇讲解“缺失”语境
很多教师将阅读教学和词汇教学人为地进行强制性分割。一节是reading课型,一节是language points。通常,教师会在阅读课前将词汇单独一节或两节课进行详细的讲解,课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低下而且枯燥。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兴趣,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自己背单词,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语境之于词汇,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词汇需要融入语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意义与活力,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语境的价值。”
2.阅读文本处理中存在的“三大伤”
有些教师早已在探寻“阅读教学”和“词汇处理”的高效结合。然而,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却往往漏洞百出。笔者主要从词汇的读前呈现、读中复现和读后巩固三个方面,谈谈词汇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1)读前“无效”呈现。通常在warming-up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呈现词汇。然而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呈现的词汇缺乏代表性。笔者所提及的重要词汇,是指学生在课文解析之后能够运用于输出环节的词汇。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抓住这一点,在呈现单词环节往往“避重就轻”,导致之后的环节学生不能有效地输出。
(2)读中“无效”复现。事实证明,词汇的复现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新词汇。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词汇进行复现,能提高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效率,并不断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然而,很多教师在warming-up中呈现了个别重要词汇,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重复出现。这样在阅读中词汇复现的缺失,会就导致学生阅读后在词汇的巩固上存在障碍。
(3)读后“无效”巩固。很多教师在阅读课后布置的作业与课堂内容不符。正如潘云梅等指出的,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的语言输出问题,设计的讨论或者写作任务与词汇目标无关,就达不到巩固词汇的效果,也就是无效输出。 在阅读教学中缺乏词汇的处理,会给阅读造成障碍。教师在阅读课中,若不采取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词汇,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将无法得到提高。
二、文本教学中词汇处理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在阅读文本中处理好词汇呢?笔者将从词汇的选取、呈现、复现和巩固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词汇选取——“效益化”
词汇目标不明确,目标词汇就会不突出,需要掌握的和不需要掌握的单词“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就抓不住学习重点。一节课只有45分钟,虽然要对词汇进行处理,但是课型却不能忘。本质上,这还是一节阅读课,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而对词汇大讲特讲。所以对词汇的选取要追求“效益化”。选取的词汇最好是在post-reading中能够让学生主动输入应用的词和词组,也就是积极词汇。
2.词汇呈现——“情景化”
“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脱离语言文本,孤立地讲解单词毫无效率可言,情境的创设才是词汇呈现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词汇展示中不能脱离情境进行单词的讲解。情境的选择必须贴合学生的实际。
3.词汇复现——“低调化”
“学得快,忘得快”是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通病。阅读课中学习词汇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交际运用。我们建议在文本分析中寻找学习语言的最佳契机,对词汇有效地复现。值得关注的是,对词汇的复现必须“低调”,也就是说,要在潜移默化中对词汇进行复现,可以是教师口头上,也可以在ppt上,以此增加课堂效率并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
4.词汇巩固——“配套化”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因此,加强词汇的巩固记忆也十分必要。教师可以按照课程标准对词汇教学的不同要求,结合新教材中设置练习。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正确地使用本文所提及的“选取词汇”。
三、结束语
总之,词汇教学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深入研究词汇教学的规律,鼓励并引导学生依照规律进行词汇的识记,采取多种方法和策略互为补充,并在词汇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的选取、呈现、复现和巩固。如此,英语词汇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林新事.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阅读教学;词汇教学;语篇情境
一、阅读教学中词汇处理存在的问题
1.词汇讲解“缺失”语境
很多教师将阅读教学和词汇教学人为地进行强制性分割。一节是reading课型,一节是language points。通常,教师会在阅读课前将词汇单独一节或两节课进行详细的讲解,课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低下而且枯燥。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兴趣,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自己背单词,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语境之于词汇,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词汇需要融入语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意义与活力,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语境的价值。”
2.阅读文本处理中存在的“三大伤”
有些教师早已在探寻“阅读教学”和“词汇处理”的高效结合。然而,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却往往漏洞百出。笔者主要从词汇的读前呈现、读中复现和读后巩固三个方面,谈谈词汇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1)读前“无效”呈现。通常在warming-up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呈现词汇。然而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呈现的词汇缺乏代表性。笔者所提及的重要词汇,是指学生在课文解析之后能够运用于输出环节的词汇。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抓住这一点,在呈现单词环节往往“避重就轻”,导致之后的环节学生不能有效地输出。
(2)读中“无效”复现。事实证明,词汇的复现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新词汇。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词汇进行复现,能提高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效率,并不断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然而,很多教师在warming-up中呈现了个别重要词汇,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重复出现。这样在阅读中词汇复现的缺失,会就导致学生阅读后在词汇的巩固上存在障碍。
(3)读后“无效”巩固。很多教师在阅读课后布置的作业与课堂内容不符。正如潘云梅等指出的,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的语言输出问题,设计的讨论或者写作任务与词汇目标无关,就达不到巩固词汇的效果,也就是无效输出。 在阅读教学中缺乏词汇的处理,会给阅读造成障碍。教师在阅读课中,若不采取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词汇,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将无法得到提高。
二、文本教学中词汇处理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在阅读文本中处理好词汇呢?笔者将从词汇的选取、呈现、复现和巩固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词汇选取——“效益化”
词汇目标不明确,目标词汇就会不突出,需要掌握的和不需要掌握的单词“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就抓不住学习重点。一节课只有45分钟,虽然要对词汇进行处理,但是课型却不能忘。本质上,这还是一节阅读课,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而对词汇大讲特讲。所以对词汇的选取要追求“效益化”。选取的词汇最好是在post-reading中能够让学生主动输入应用的词和词组,也就是积极词汇。
2.词汇呈现——“情景化”
“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脱离语言文本,孤立地讲解单词毫无效率可言,情境的创设才是词汇呈现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词汇展示中不能脱离情境进行单词的讲解。情境的选择必须贴合学生的实际。
3.词汇复现——“低调化”
“学得快,忘得快”是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通病。阅读课中学习词汇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交际运用。我们建议在文本分析中寻找学习语言的最佳契机,对词汇有效地复现。值得关注的是,对词汇的复现必须“低调”,也就是说,要在潜移默化中对词汇进行复现,可以是教师口头上,也可以在ppt上,以此增加课堂效率并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
4.词汇巩固——“配套化”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因此,加强词汇的巩固记忆也十分必要。教师可以按照课程标准对词汇教学的不同要求,结合新教材中设置练习。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正确地使用本文所提及的“选取词汇”。
三、结束语
总之,词汇教学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深入研究词汇教学的规律,鼓励并引导学生依照规律进行词汇的识记,采取多种方法和策略互为补充,并在词汇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的选取、呈现、复现和巩固。如此,英语词汇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林新事.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