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高考学生和家长考前焦虑的作用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考学生和家长考前焦虑的作用.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焦虑问卷(S-AI)、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高一学生315人和高三学生295人进行测试,同时对其父母进行SAS、S-AI测试;对高考学生57人及其父母102人进行心理干预前后测试.结果 高三学生及其父母的SAS、S-AI评分明显高于高一学生及其父母(t=2.422-3.975,P<0.05,P<0.01);高三学生TAS评分高于高一学生(P<0.01).学生与父母的SAS、S-A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0.759,0.733,0.824,P<0.01).心理干预后高考学生的TAS得分明显下降,高考学生及家长的SAS、S-AI评分低于非干预的考生及家长[(41.12±10.13)分,(49.24±11.80)分;(43.05±9.97)分,(49.01±11.29)分;(53.28±9.87)分,(58.55±10.20)分;(52.47±9.91)分,(59.18±11.75)分,t=2.861~4.456,P<0.01].结论 高考学生及家长的焦虑程度较非高考学生及家长高;学生与家长的焦虑存在较高程度的相关性;对学生及其家长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缓解高考学生考前焦虑有效。

其他文献
飞行职业作为一项特殊高危性活动对飞行员心理及生理都有较高的要求[1].在对飞行员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发现心理适应不良的飞行员,思想与行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性,这种消极性不但影响飞行员的日常生活质量,而且影响飞行员的工作效率,对个体飞行员本人及对群体空军航空兵都不利.掌握空军飞行员的心理状况,及为飞行员的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实证资料开展了本研究。
目的 探讨文件筐测验中评分者信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培训程度不同的2组评分者采用2种方法对代表2个复杂程度不同的能力试题评分,运用概化理论分析评分者信度差异.结果 复杂能力用分析法较好(p、r、pr变异分量估计值为0.743,0.014,0.395);用分析法评价复杂能力时,低培训组的评分(Ep25=0.8519,φ5=0.8519)最接近高培训组的评分(Ep25=0.9039,φ5=0.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