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以“经济作物栽培”校本课程为例

来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5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经济作物栽培”校本课程为例,阐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目标、内容设计方法,并以规范化组织管理、多样化教学方式及积分制评价机制实施劳动教育,以期实现劳动教育常态化,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及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关联性越发突出。我国属于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如何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民需要更高质量、更高效率以及更精准的公共服务供给。基于此,文章着眼于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效
摘 要:高职学生作为一线技术工种的主要后备军,我们应该对其创新创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是评判一个人是否是可用之才的一个重要的标准。社会上的各个公司所需要的也正是那些拥有着很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在对高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强调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并构建起适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框架。  关键词:高职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专业不对口、教师实战技能尚有欠缺、考核缺乏过程评价等困境。基于现代学徒制,以校企合作为契机,由政企校行四方共同推动形成“能力遴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