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在电针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兔肺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doitt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褪黑素在电针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兔肺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体重2.0~2.5 kg,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针刺激穴位组(EA组)、电针刺激非穴位组(SEA组)和电针刺激穴位+褪黑素受体拮抗剂Luzindole组(EA+L组)。采用夹闭股动脉3 h后再灌注4 h的方法制备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A组和EA+L组选取双侧足三里和肺俞穴(进针深度4~6 mm),SEA组选取双侧足三里和肺俞穴旁开0.5 cm处(进针深度3 mm),于模型制备前1~7 d及模型制备过程中给予电针刺激,刺激参数设置:频率2/15 Hz,刺激电流l~2 mA,疏密波,以兔出现轻微肌颤为宜,每次持续30 min,1次/d。EA+L组于模型制备前30 min时腹腔注射Luzindole 30 mg/kg。分别于缺血前即刻(T0)、缺血3 h(T1)和再灌注4 h(T2)时,收集右侧颈内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褪黑素浓度。再灌注4 h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IL-1β和IL-6浓度,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BALF中S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BALF中MDA浓度。随后处死兔,取肺组织,测定湿重/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进行肺损伤评分,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计算线粒体数量和线粒体相对横截面积。

结果

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W/D比值升高,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相对横截面积增大,BALF中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IR组T1和T2时血清褪黑素浓度降低,EA组和EA+L组T0时血清褪黑素浓度升高(P<0.05)。与IR组比较,EA组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W/D比值降低,线粒体数量增加,线粒体相对横截面积减小,BALF中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EA组和EA+L组各时点血清褪黑素浓度升高(P<0.05),SEA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A组比较,SEA组和EA+L组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W/D比值升高,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相对横截面积增大,BALF中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SEA组各时点血清褪黑素浓度降低(P<0.05)。

结论

电针可通过提高血清褪黑素水平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兔肺损伤。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椎间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经皮腰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20~45岁,BMI 17.5~29.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L组)。E组超声引导下行竖脊肌平面阻滞,L组根据手术定位逐层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下、筋膜、肌肉层、上关节突),局麻药均为0.5%罗哌卡
期刊
目的评价丙泊酚对大鼠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2只,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组,n=8)、肺动脉高压组(PH组,n=6)和丙泊酚组(P组,n=8)。PH组及P组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制备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C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P组于造模后2周开始腹腔注射丙泊酚100 mg/kg,2次/周,连续注射6周
目的评价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LPS致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中的内源性保护作用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2):对照组(C组)、LPS组(L组)、Con siRNA组和HO-1 siRNA组。C组常规培养,余3组向培养基加入10 μg/ml LPS。Con siRNA组和HO-1 siRNA组于LPS加入前48 h时分别行Con
目的评价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脊椎-硬膜外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02例,性别不限,年龄≥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体重指数≤3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n=51):FICB组和PCIA组。术后FICB组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负荷剂量,然后接自控镇痛泵,药物配方:0.25
目的比较不同穴位配伍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针药平衡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4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5~24.0 kg/m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5):单纯全麻组(A组)、合谷穴+内关穴组(B组)、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组(C组)和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组(D组)。B组、C组和D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高水平与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BSCO、Embase、Medlin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比较术中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下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9年7月15日。评价指标包括:术后肺部并发症
目的评价贮存式自体输血对家兔骨髓造血干细胞功能及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3~6月龄,体重2.5~3.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手术组(O组)、手术+采血组(O+B组)、手术+贮存式自体全血组(O+WB组)和手术+贮存式自体成分血组(O+CB组)。O+B组、O+WB组和O+CB组于术前7 d时以3~5 ml/min的速率经右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