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设计理念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主旨”的教学策略,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理念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主旨”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其他文献
立定跳远是田径必修模块中的辅助教材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而利用比赛法进行练习是我们体育教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我们规定男生成绩优秀为2.5m,良好为2.3m,及格为2.1m。女生成绩优秀为2.1m,良好为1.9m,及格为1.7m,之后按每组优秀率高者为优胜。实践证明,它对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激活课堂练习氛围,确有独到之处,但经过课堂教学比赛之后,我们发现也有不妥之处。通过对高中二年
2008年11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志来南通调研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模式。在通期间,召集了南通中学校长缪建新,排球队教练夏勤,教师代表潘雪峰,学生代表任佳艳进行座谈,了解我校教体结合模式的运转情况,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13日刘鹏同志又专程到南通中学进行实地调研,并对我校教体结合王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我们说,“教体结合”不是南通中学的特产,比如清华的跳水队,北理工的足球队,
拜读了《巧用“阳光德育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学,2011.2,P77)一文,不禁为许娜老师的教育智慧拍手叫好。许老师将针对语数学科推行的“阳光德育卡”制度引入了体育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好(如学会一节操、自觉维护纪律、主动帮助同学等)就奖励一颗星星,10颗星星换一张“成长激励卡”,10张“成长激励卡”换一张“德育金卡”……以此类推。另外,违反课堂常规的扣5分,一颗星星可抵消5分。诚如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教学理念更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强调以学生主动的学习为主,以教师的教为辅。笔者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实验了实施学生自选学习项目的方法,并在体育教学中加以运用,取得满意的效果,对于我们探索新理念和落实新课改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青岛33中2008届学生,男183人,
球类运动项目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目前条件下,一些学校限于教育经费的短缺和不足,可能存在体育场地简陋和缺乏的状况,导致有活动器材而没有相对应的场地或者学生和器材数量多而场地少的局面。为了充分发挥各校现有场地、器材和设施的效能,提高其使用率,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大胆创新、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把一些球类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之间的场地和器材进行相互移植,
随着初、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行,对每位教师、每所学校、每位教研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时代的要求,努力深化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了体育教研工作的主题。这些年来,我市在体育教育教学、教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我市体育教师在省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大奖赛、论文评比等比赛中成绩显著;多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特别是在《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田径》
2010年第3期刊登了潘雪峰老师撰写的文章: 《分组教学的运用例析——基于对四个教学片段的描述》(以下简称《例析》),该文既有理论阐述,又有案例剖析,为一线教师进行恰当的分组教学提供了清晰且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指导,但笔者对《例析》一文中“存在不足的分组教学”部分所提供的两则案例有另外一些思考。 [案例再现A] 在一节武术课中,在学生基本掌握6个武术动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组创编动作组合,动作顺序
一、游戏目标 本游戏巧妙新颖地将足球和篮球运动设为同场竞技,综合运用足球和篮球的竞技特点,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正规规则的限制,简便易行,趣味性强,深受学生喜欢。 二、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跨栏架一副。 三、比赛方法 将篮球场以中线为界划分为左右两个半场,一边为篮球场地,另一边为足球场地,足球场底线中间放置一副1m高左右的跨栏架作为球门。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队,每队4-5人。每场比
一、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工作。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无须强求一律。常规条文的制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教师课前的备课和制订教案,了解学生的情况,场地、器材的准备,安全设施和清洁卫生工作,以及服装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