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B3型耳聋患儿MYO15A基因变异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m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耳聋3型致病基因MYO15A基因的变异特点及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进行耳聋基因高通量测序的108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庭的听力及测序数据,总结MYO15A基因的变异情况。

结果

共有来自8个家庭的9例耳聋患儿检测到MYO15A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占所有耳聋家庭的7.4%(8/108),变异位点分别为c.5910+1G>A/c.9417_9418insTA、c.4234T>G/c.8324G>T、c.3926A>T/c.5002delC、c.9690+1G>A/c.10257_10259delCTT、c.8324G>T/c.10419_10423delCAGCT、c.4519C>T/c.6454G>C、c.6177+1G>T/c.10257_10259delCTT、c.5692C>T/c.7396-1G>A,所有患儿均为重度至极重度耳聋表型。14个变异位点中,12个变异位于蛋白的重要结构域中,包括motor结构域5个,FERM结构域3个、MyTH4结构域3个,IQ基序1个,其中c.3926A>T、c.4234T>G、c.4519C>T、c.5002delC、c.6454G>C、c.8324G>T、c.9417_9418insTA、c.10419_10423delCAGCT这8个变异经人类基因组突变数据库专业版(截至2020年2月)查询尚无文献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制定的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6个已有文献报道的变异以及本研究新发现的c.4519C>T、c.5002delC、c.9417_9418insTA、c.10419_10423delCAGCT评定为致病变异,c.8324G>T 评定为可能致病变异,c.3926A>T、c.4234T>G、c.6454G>C评定为临床意义不明变异。

结论

MYO15A基因在中国耳聋人群主要以复合杂合变异形式致病,临床表型多为重度至极重度耳聋,变异位点主要集中于motor、FERM、 MyTH4结构域中。

其他文献
Bartter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为低血钾、高尿钾、代谢性碱中毒、高肾素和高醛固酮,血压正常或降低,合并高血压的Bartter综合征极为罕见。本例患者低血钾、碱中毒、高肾素、高醛固酮合并高血压,除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后,诊断为合并高血压的Bartter综合征。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血钾恢复正常,证实了Bartter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基因检测结果为SLC12A3杂合突变,目前尚未报道该杂合
目的评估甲状旁腺四维CT(4-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单独或联合其他定位手段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患者术前定位诊断的效能,为甲旁亢患者术前定位诊断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共纳入57例术前完善甲状旁腺4D-CT、甲状旁腺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甲状旁腺显像(MIBI)及甲状旁腺超声检查的原发性甲旁亢患者(共包含13例异常位置甲状旁腺病
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在2005年首次制定了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并先后经历多次修订。近年来, 血液肿瘤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等),使得IFD的高危人群、IFD的流行病学、IFD诊治策略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IFD的诊断方法累积了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基于这些变化,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感染性疾病协作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发病率80%~85%,内科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相同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同种方案治疗时,疗效差异较大。虽然既往研究从肿瘤异质性、分子生物学个体化差异等角度探讨其原因,但目前临床仍缺乏有效的疗效预测标记物。在二代测序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探索新型疗效预测标记物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前期多项研究发现,肿瘤突变负荷
肥胖是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高热量饮食、活动减少、基因易感性及生物钟紊乱均可增加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风险。近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揭晓唤醒大众对生物钟紊乱构成健康威胁的警惕,生物钟研究正逐步向严谨的科学转变。本文就生物钟对能量平衡及体重调节进行综述,为探讨生物钟在能量代谢及肥胖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介入操作和免疫治疗发展、临床医师意识增强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病率和诊断水平均有上升。新的抗真菌药如泊沙康唑、棘白霉素类上市,给治疗带来更多选择。然而,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屡有报道。因此,临床对真菌药敏试验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期新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下称原则)增加了真菌药敏试验部分,以期为IFD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观察18T细胞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CR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CRS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息肉组织(25例)、CRS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癫癎患儿的抑郁、焦虑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的共患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42例8~16岁不同类型癫癎患儿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对100例正在服药的患儿进行美国癫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问卷测试,观察共患情绪、行为障碍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癫癎患儿情绪、行为障碍症状的共患率:142例癫癎患儿,共患一种或以上情绪、行为障碍者82例,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