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单一半椎体的早期处理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gmtg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4~1996年对16例婴幼儿先天性单一半椎体采用半椎体切除和体位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5.5岁。半椎体位于胸椎者9例,腰椎者7例。术前 cobb 角为25°~40°,并有不同程度 From 1984 to 1996, 16 cases of congenital single hemivertebrae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hemivertebra resection and body position, and received good results. The report is as follows. Clinical data: 16 cases, 12 males and 4 females. The youngest 8 months, maximum 5.5 years old. Half vertebra was located in thoracic in 9 cases, lumbar in 7 cases. Preoperative cobb angle of 25 ° ~ 40 °, and have varying degrees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方法.方法:本组16例,1985年1月前腹腔引流治疗5例,此后11例以坏死组织清除或胰体尾切除加腹腔灌洗引流治疗,其中6例在发病后5~9天手术,并尽早给予TPN治疗.7例胰体尾切除术中,5例保留了脾脏.结果:1985年以前及之后的病死率分别是60%和9.09%,发病5天后手术者无1例死亡,胰体尾切除7例均成活.结论:根据病情适时延迟手术,尽早给予营养支
颅内小血肿对大脑功能的损害,包括血肿的机械压迫性损伤及出血后产生的一系列物质所致继发性损害.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水肿越严重,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越严重,致死、致残率
目的:探讨小儿脾包虫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理、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1957~1996年的临床资料,小儿腹腔囊型包虫病手术总数575例,其中18例为小儿脾包虫病.包囊肿位于脾脏5例,脾脏及其他脏器13例.术前明确诊断3例,行腹腔包虫及阑尾炎手术时发现13例,B超检查12例,免疫血清测定11例.结果:18例行手术治疗,死亡1例,脾切除术1例,保留脾脏行包囊摘除术16例.随访5年,13例未
期刊
目的:探讨未触及隐睾的临床处理.方法:未触及隐睾22例26侧均先行hCG治疗,26侧均行手术探查.结果:hCG治疗后有3例单侧于腹股沟区可触及睾丸,1例双侧hCG激发试验阴性,2例单侧无睾丸,1例双侧睾丸发育不良.17侧睾丸固定于阴囊底肉膜外,5侧分期手术.随访17侧2~11年,其中回缩2侧,萎缩1侧.结论:未触及隐睾尚无一简便明确的方法可证实睾丸的存在,hCG激发试验可判断双侧隐睾患儿有无睾丸,
目的:探讨轻度脑瘫的治疗方法及软组织手术适应证.方法:34例随机分两组,A组软组织手术组17例,行不同的软组织矫形术;B组SPR手术组17例,行神经后根不同比例的切除术.结果:SPR手术组术后,痉挛性症状全部消失,肌张力恢复正常,尖足行走及剪刀步消失,腱反射亢进术后1个月后消失,踝阵挛及病理反射亦全部消失.软组织手术组,痉挛性症状术后不能消失.肌张力不变,尖足行走消失,腱反射仍亢进.功能评价:所有
目前对儿童外伤性脑梗塞的远期预后无明确的分析报道,为此我们随访了6年来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29例患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9例患儿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2
小儿胰源性胸水较少见,我院于1980~1995年共收治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8~14岁,平均11岁。有上腹部外伤史5例,胰腺炎病史1例。5例外伤患儿有4例
我院地处海拔2200米的高原,先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自1995年9月至今我们为40例先心病患儿施行了经右侧开胸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先天
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最常的外科急腹症,为探讨胃肠激素在该病发病中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急性肠套叠患儿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胰高血糖素(GLU)和胃动素(MOT)水
孟氏骨折是儿童肘部常见骨折,但由于儿童骨骼及韧带的生理特点,隐匿性孟氏骨折致桡骨小头环状韧带损伤,临床诊治失误导致迟发性桡骨小头脱位。1985年4月至1995年6月,笔者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