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展杭州湾及其周边区域滨海养殖用地遥感监测工作,对该区域滨海用地的规划、管理以及滨海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6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质心迁移模型,提取出杭州湾滨海养殖用地的空间分布信息,研究了6个时期杭州湾滨海养殖用地面积、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和1990年,研究区的滨海养殖用地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北部和杭州湾河口南部;2000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生态环境部松辽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吉林长春130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杭州湾及其周边区域滨海养殖用地遥感监测工作,对该区域滨海用地的规划、管理以及滨海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6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质心迁移模型,提取出杭州湾滨海养殖用地的空间分布信息,研究了6个时期杭州湾滨海养殖用地面积、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和1990年,研究区的滨海养殖用地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北部和杭州湾河口南部;2000年,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集中分布于杭州湾河口南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集中分布于杭州湾南部;6个时期,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的重心逐渐向南部迁移;前5个时期,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面积不断增大,于2015年达到最大,为650.74km2,2020年,其面积有所减小;随着时间的推移,相邻时期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总体上在不断减小,研究区滨海养殖用地变化的幅度和速率都逐渐减小.
其他文献
耕地撂荒遥感监测是推进撂荒地整治、保障粮食安全的常用手段.遥感影像解译易受到不同地物光谱信息的干扰而影响提取精度,并且难以区分轮休与撂荒.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为研究区域,在分析该地区撂荒地光谱特征及农作物物候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决策树与时序NDVI变化检测耦合的方法,以Landsat系列数据作为数据源,对区域内2000—2019年的撂荒地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特征上看,研究区内撂荒地面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015年撂荒率达到最大值27.94%;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河流
湿地公园是颇具优势的旅游景观资源,对其游憩资源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促进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旅行费用方法(travel cost method,TCM)和条件价值方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评估安徽省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游憩资源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游客同一出发地集中的区域性湿地公园游憩资源使用价值进行评估时,采用旅行费用区间分析(travel cost interval analysis,TCIA)和分区旅行费用模型(zonal travel 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