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肿瘤PET/CT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v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是一组异质性肿瘤,18F-FDG不是NETs的理想显像剂,大多数NETs分化良好、生长缓慢,通常糖代谢水平很低,18F-FDG PET显像对分化差、侵袭性强的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灵敏度较高.11C-5-羟基色氨酸、tsF-氟代多巴、18F-多巴和11C-多巴等胺前体类PET显像剂在类癌、胰岛细胞癌、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甲状腺髓样癌、高胰岛素血症等实体肿瘤的成像诊断中具有独特价值.最近研发的68Ga-DOTA-peptide(其中,DOTA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N,N',N'',N'''-四乙酸)中几种新型的生长抑素类似物PET已用于NETs的诊断和肽受体的放射性核素治疗.68Ga-DOTA-peptide PET/CT显像可改善半数以上NETs患者的病程和治疗计划,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NETs显像模式。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58岁,2012年7月自觉骶尾部麻木入院检查,体格检查显示,腰骶部感觉减退,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腰椎MRI显示骶椎、双侧髂骨及左侧髋臼呈异常信号,考虑肿瘤转移(图1).常规CT显示双肺多发占位,考虑肿瘤转移.为确定肺内及骨骼转移性病灶来源,遂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行全身18F-FDG(由日本住友回旋加速器自行生产,放化纯度>95%)PET/CT(德国Siemens Biogr
耐辐射奇球菌作为世界上“抗性最强”的细菌,能够在强辐射、严寒、干旱和酸性环境中继续生存.耐辐射奇球菌之所以对射线及干旱等恶劣环境有较强的抗性,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结构及功能有关,相关研究报道了其超强的DNA损失修复机制以及蛋白质损伤修复及清除能力.早期研究发现类胡萝卜素是其抗辐射、抗紫外线作用的一种小分子,近期发现锰离子络合物在其抗辐射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将对耐辐射奇球菌中与抗辐射有关的小分子物
PET/CT在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呼吸运动伪影给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带来困扰,临床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对呼吸运动伪影进行校正,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呼吸门控技术.其对呼吸运动伪影校正后可以明显提高肺部病变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及诊断的准确性。
目的 观察新品系昆明-无毛小鼠在正常、照射及接种肿瘤情况下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①测定正常昆明小鼠和正常昆明-无毛小鼠的各项生理指标;②将昆明小鼠和昆明-无毛小鼠同时接种上肿瘤(肝癌H22、白血病L1210),观察其生长情况;③昆明小鼠和昆明-无毛小鼠接受137Cs源γ射线照射后,观察白细胞、胸腺系数、脾系数等各项生理指标.结果 昆明小鼠与昆明-无毛小鼠正常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只是昆明-无毛小鼠的胸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自2007年以来发布了一系列放射防护出版物的修订建议,以替代之前的版本.ICRP在2012年发布的118号建议书中,非常重视辐射的非致癌因素对健康的损害,并将之前的“确定性效应”更倾向于称之为“组织反应”.该建议书主要关注了正常组织的辐射效应和各个器官的剂量阈值。
目的 研究偶发垂体大腺瘤在健康人群及肿瘤患者间发病率的差异,并探讨18F-FDGPET/CT全身显像在偶发垂体大腺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行PET/CT头部及体部检查的无垂体瘤相关病史的18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健康体检者600例,确诊及疑诊肿瘤患者1230例;选择PET显示垂体部位高摄取及同机CT显示垂体占位(病灶短径大于1.0 cm)患者,记录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
目的 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与鉴别乳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放射性异常浓聚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5例乳腺癌患者的99Tcm-MDP全身骨显像显示的骨异常放射性浓聚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4~8个月后再次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复查.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独立分析,部分CT图像由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析指导.结果 在25例乳腺癌患者的37个异常放射性浓聚灶中,确定29
目的 分析中下段食管癌放疗中5野调强计划与7野调强计划的差异,寻找布野最佳方案.方法 分别为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1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设计5野调强计划与7野调强计划,计划设计中要求95%的计划靶体积达到处方剂量.在每个病例中,分别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统计数据、剂量均匀指数、剂量适形指数.结果 两种方案中,7野调强计划的靶区剂量适形度较好(t=2.681,P<0.05);两种方案的剂量均匀指数
目的 探讨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1~3个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根治术后并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1~3个的早期乳腺癌患者92例,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1、2、3个的患者数分别为40、30、22例.其中45例接受同侧胸壁、内乳区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放疗.定义预后指数≥4分者为高危患者,<4分者为低危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用Logrank法进行检
目的 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对治疗后全身显像(Rx—WBS)盆腔^131I明显浓聚情况及可能机制。方法①回顾性收集16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女性患者的资料(均有Rx.WBS图像)。②分析Rx-WBS图像特点,根据一定的纳入标准,最终纳入分析46例患者,并进行随访。结果盆腔^131I明显浓聚的46例(46处浓聚)患者中,6例同时存在2个可能的浓聚原因,2例目前浓聚原因不明。在50个导致盆腔^131I浓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