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细胞形态相结合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诊断肺癌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与细胞形态相结合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诊断肺癌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7、8及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CEPs),对69例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标本进行与细胞学形态学相结合的FISH检测。

结果

FISH检测显示,在细胞学诊断为癌细胞中,CEP7、CEP8和CEP17的阳性率分别为50.0%、80.8.%和65.4%,CEP8与CEP7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在细胞学诊断为可疑癌细胞中,CEP7、CEP8和CEP17的阳性率分别为46.6%、66.7%和58.8%。在细胞学诊断为非典型细胞中,CEP7、CEP8和CEP17的阳性率分别为20.0%、33.3%和25.0%。CEP7、CEP8、CEP17在可疑癌和非典型细胞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癌与可疑癌细胞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良性细胞均未见染色体异常改变。肺腺癌中CEP7、CEP8和CEP17的阳性率均高于肺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但仅肺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CEP8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以CEP7、CEP8、CEP17任一阳性为标准,其与细胞形态相结合的FISH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80.3%,特异度为100.0%。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54.1%,特异度为100.0%。

结论

与细胞形态相结合的FISH技术可以辅助诊断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中不能确诊的患者(可疑癌及非典型细胞),从而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且不降低其诊断的特异度。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利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的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定量评估胶质瘤Ki-67标记指数(Ki-67 labeling index,Ki-67 LI)的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搜集20例经常规病理确诊的胶质瘤患者,术前行颅脑DCE-MRI检查,利用动态对比增强专用血流动力学软件分析胶质瘤强化部分的Ktrans值,术后病理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 LI
期刊
目的探讨常规MRI纹理分析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在术前2周内行双侧乳腺平扫T1WI、T2WI及延时增强T1WI扫描的乳腺病变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33例。选取病灶最大层面图像,在MaZda软件中手动勾画病灶ROI,提取病变的纹理特征参数。通过MaZda软件提供的纹理特征选择方法选择最具有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价值的纹理特征参数,并采用
目的探讨采用MRI评价胆管内乳头状瘤(IPNB)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术完整切除病灶,经病理诊断为IPNB,且术前6周内在本院进行过上腹部MRI检查的39例IPNB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非侵袭组和侵袭组,非侵袭组18例,侵袭组21例。患者均行上腹部MRI平扫胰胆管成像和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在MRI图像上观察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受累胆管扩张程度、是否存在条纹征、病灶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72例(75个病灶)乳腺病变患者资料。良性病变30例(32个病灶),恶性病变42例(43个病灶)。患者均行乳腺横断面T1WI、T2WI、抑脂T2WI、多b值DWI及动态对比增强(DCE)-MRI检查。测量病灶单指数模型的ADC值,DKI模型的非高斯分布的表观扩散系数(D)值和峰度系数(K)值。采用乳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上腺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特征及多b值DWI评估肾上腺损伤的价值。方法取20只雄性SD大鼠采用电脑软件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每组10只。对照组采用常规饲料喂养;糖尿病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糖尿病组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40 mg/kg)链脲佐菌素,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注射后第40天对大鼠行MRI检查,先行尾静脉血糖检测,血糖
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治疗存在巨大挑战,尚无公认的治疗策略。中国HCC患者的起因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诊断时常为晚期和终末期,临床预后不佳,有一定的特殊性,亟需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免疫肿瘤(IO)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相关临床试验的成功,已有多种IO治疗药物获批用于各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也给晚期HCC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文章在阐述中国晚期HCC治疗现状的基础上,对IO治疗在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二次颈侧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行二次清扫的PTC患者,以两次手术间隔时间≤6个月和>6个月进行分组,分析二次清扫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包括淋巴结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清扫数目,计算淋巴结转移率。结果336例PTC患者共行360侧颈侧淋巴结清扫,其中单侧颈侧淋巴结转移率为92.9%(312/336),多区域(
目的探讨黏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MBO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6年间收治并随访达10年以上的66例MBO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合相关文献进行重新分型,分析不同亚型MBO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手术方式、病理特点、手术病理分期及复发情况,并对影响复发及生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6例MBOT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9岁。术前CA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