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死亡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nwu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死亡诊断的意义。

方法

利用TCD动态检测42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双侧大脑中脉血流速度并观察其频谱的变化特征,记录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舒张期逆向血流信号(振荡波)及收缩早期尖小血流信号波(钉子波)的出现情况。根据临床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27)和死亡组(n=15)。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两组的TCD指标。

结果

脑死亡组中振荡波出现率为86.67%,钉子波出现率为13.33%;存活组中振荡波出现率为14.81%,钉子波出现率为0.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5,P<0.01)。脑死亡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Vm)值[(20.02±13.96)cm/s]较存活组[(56.81±16.84)cm/s]明显降低(t=2.3,P<0.05)。脑死亡组的PI值(4.02±3.49)较存活组(1.24±1.03)明显升高(t=2.1,P<0.05)。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振荡波或钉子波是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死亡的重要检测指标。TCD动态检测可作为临床确认脑死亡的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额叶、海马及杏仁核小胶质细胞的增殖表达变化,了解小胶质细胞在PS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4组:正常组、抑郁组、卒中组及PSD组,每组5只大鼠。抑郁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卒中组利用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工作压力与共情疲劳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救助人员生活质量量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所医院的533名医生进行测量。结果(1)领悟社会支持高分组临床医生的工作压力[(2.40±0.45)分]、职业倦怠[(2.14±0.54)分]以及二次创伤[(1.93±0.60)分]均显著低于低分组临床医生[(2.78±3.67)分,(2.73±0
目的探讨高尿酸对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1只,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组和高尿酸组,每组17只。采用酵母膏联合乙胺丁醇灌胃法建立高尿酸大鼠模型。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化学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Px)、抗超氧阴离子活力(ASAFR)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形态结构,TUN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丙泊酚Wada试验时,影响语言及记忆功能测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对23例癫痫患者采用颈内动脉注射丙泊酚进行Wada试验,记录患者语言及记忆测试任务的完成情况,根据完成情况分组,收集患者年龄、癫痫病程、利手侧、全量表智商、病灶侧别、语言优势半球侧别、丙泊酚动脉注射剂量及不良反应等相关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筛选影响语言及记忆测试的相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