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如何进行融合发展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nru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非遗文化的传承是非遗手艺人、引领者、护航者、实践者、发展者一辈子引以为荣的终身事业。
  非遗传承之路,基于传承,根在创新。
  不善于传承,创新就没有根基;不善于创新,非遗文化就没有活力。传统文化的根基越深,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底子就越厚,融合创新的着力点就越多,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非遗文化产业发展首先要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会积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能够传承至今的文化样式和作品大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需要在科学辨析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使之尽可能融入现代文化,成为现代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元素和根脉。
  非遗传承之路,始之创意,融于市场。
  非遗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经济、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制造”向“文化创造”转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文化创意和设计能力不足、文化产业链不完善、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必须在进一步激发创意的同时推动创意与市场融合。为此,应在横向融合与纵向延伸两个维度上寻求融合发展的途径。首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横向融合,大力发展设计和营销,以打造品牌、提高质量、提升附加值为重点,有效提升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其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上纵向延伸,以核心的创意设计带动后端的产品制造、配套服务、衍生产品、品牌服务、市场营销等联动发展。
  非遗传承之路,源于文化,载之科技。
  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途径空前丰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展现出广阔前景。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首先是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其次是推动文化内容与新科技成果融合,创造新的文化业态。当前,文化建设正步入大数据时代,文化与科技融合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文化与科技融合规划,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快人才培养,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传功、传习、传承是每一位非遗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当今世界,各种竞争与日俱增,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却刻不容缓。如何走好非遗发展之路,市场开拓与创新思维必不可少,历史承载的非遗瑰宝是人类文明发展史隐含的无形财富。非遗产品品种丰富,各具特色,但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着实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拓宽渠道,开拓非遗投融资市场,资金对接、业务对接、人才对接彼此扶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是非遗正确打开的方式。
  文化、科技、创新、金融将成为非遗发展的核心动力。21世纪的我们,对文化并不陌生,它就像一杯沁人心脾的茶时时伴随左右,不管是因为生理需求還是精神需求我们都需要“它”来维持平衡,实现价值;对科技的认知比较宽广,它就似清晨的一缕阳光暖化人心净化灵魂,人类的衣、食、住、行、娱、游、购都离不开“它”;对创新的发展及了解是与时俱进的,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设备创新、人才创新,当然一昧盲目创新也是不可取的,必须结合当今时代发展所需和人心所向进行创造性思考;对金融的理解,金融包括股票、基金、期货、期权、债券等金融衍生品,而每种金融衍生品所创造的价值和收益是不同的,但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
  不管是文化科技,还是金融创新,都是推动非遗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主力。当下的我们,需加紧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调整好心态,一步一个脚印为非遗事业贡献出我们的力量。相信不久的未来,非遗文化将成为家喻户晓的精神食粮,成为国际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文化之巅。
其他文献
时代需要开拓型、竞争型的人才,高考不是单纯的知识考试,是全方位的素质考验,这种人才不仅要求知识博、能力强,还要求情绪稳定、意志坚强、心理素质高。高考要想取得成功,我以为仅有实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学会考试。每位考生要想让自己的实力得以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那么就需要积累经验,总结妙招,强化信心,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充分发挥,就需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高考中,有些考生因应试心理素质较差,功亏一篑,
期刊
环保执法,给人的印象多是罚与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奉化分局却采取柔性手段,开门议事,在2017年12月成立全省首个“环保议事厅”,把企业发展产生的环保问题和环保冲突搬到桌面
期刊
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现如今很多德育教育工作形式化、片面化。即 “3月学雷锋,4月祭先烈,5.4要纪念,6月搞交流……”把这些活动当成是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部。认为“活动一结束,思想进一步。的确,但认为搞几次活动,找学生谈了几次话,开几次班会,就是做了德育工作。所以如何更好更有效的搞好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如今,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已
宝宝出生了,带着无限的欢欣眨动着睫毛,睁开了双眼,似乎要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但是许多新爸爸新妈妈并不知道,这时宝宝的视觉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他们还要经历许多成长、改变、适应,慢慢才能达到理想的视觉状态。  刚出生的宝宝能看到什么呢?这是许多家长都好奇的问题。其实,新生儿的眼睛只有光感,也就是只能感受到光的刺激。能分清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是以后的事儿!  在生命中的第一个月,宝宝的眼睛能对光线刺激有反应也
期刊
行业研究专家 马 修  此番APP卖酒,无论是从理念还是实际操作上,均已走在了酒水企业的前列,是一次大胆的突破。手机终端客户端之争,其实很多商家都在做,比如KFC。洋河此番举动虽然战略对,战术也对,但时机不对,只能像率先起义的农民军流于失败,给后来者提供借鉴的经验。一个成功的手机客户端是抓住客户的必要需求,给用户提供足够的方便,比如嘀嘀打车。客户安装APP是方便买酒,可过于超前,单一的洋河无法满足
摘 要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外界的眼里,中职学生似乎都是些学习不好,品行有问题的学生。他们上学只是为了混日子,或者说是把年龄混大点好参加工作,甚至还有人说中职学校就是一个“幼儿园”。其实中职学校的存在有它的必然性,它可以使一部分人获得再次学习的机会,并为他们走入社会打下基础。当然社会上的诸多因素,像用人单位的学历限制、中职学生普遍收入不高、中职学校教师资源有限等等,都影响着中职学校的发展,中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的听讲,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往往造成一言堂,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交流互动,教学效果不乐观。这种状况对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极为不利,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的改变这种沉闷局面,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经过这几年的英语教学,我总结了一些方法。  第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活教科书,把学生的眼
小时候吃过一种饼干,长方大块,模样敦厚,口感扎实哏就,还带点儿“面起子”的味道.长大后时不时地就会想起.自己试着烤过,街上也曾买过,新滋却从未完好贴合过旧味.于是当田庄
期刊
期刊
目前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时,需要明确几点:(1)优化的路径,仍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进行;(2)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3)须在师生互动关系的平台上,完成课堂教学。由此,我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路径探讨”为主题,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3个方面的规定,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