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生活是怎样扼杀生命的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m683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盯着的水“永远”烧不开。时钟喜欢背着人拼命转圈,而你一读秒它就立刻消停。单调的生活扼杀生命,平凡的我们,需要给生活注入一些新鲜感。
  危急时为什么觉得时间很慢?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教授幼年的亲身经历让他坚信,人们在惊恐的时候会感到时间慢了下来,好像被拉长了。8岁那年,伊格曼和哥哥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工地“翻墙头”,不小心从梯子上掉了下来, 他试图抓住墙上的突起,可是没够到,然后他看见地上的砖头正朝着他迎面扑来,砖头上还点缀着些闪亮的小钉子。这导致伊格曼鼻骨骨折的一摔虽然在理论上全过程不过短短的几秒钟,但对于伊格曼来说却不止那么短,甚至在30多年后他还能对这几秒钟内的惊心动魄历历在目。
  危急时刻主观时间真的可以拉长吗?伊格曼幼年的疑问引领他长大后从事了时间感知方面的研究。
  大脑经常和我们开玩笑,动画片和电影都是利用了肉眼不能分清快速变换的图形才产生了连续的动画。伊格曼利用了这个原理,用一块电子屏变换两个图(一个数字和它的底片),通常情况下由于变化速度太快,数字和底片正好互补,没有人能看清上面是什么,但如果时间真的减慢了,那么参与者就应该能够轻易地辨识。
  接下来,到哪里可以找到“摔下来”的刺激感觉呢?伊格曼进行了“零重力式蹦极”(SCAD)实验,就是将人从几十米的高处扔到下面的网兜上,背部朝下,高举双手,做自由落体运动。和通常的游客不同,参与者还要把电子屏戴在手腕上,报告伊格曼他们看到的数字。
  等这些勇敢的参与者一下来,伊格曼就叫他们拿着秒表回忆掉下来的过程并计时。他发现在排除干扰误差后,这些人回忆的坠落时间比实际时间平均长三分之一。好像时间真的拉长了。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有人看清了电子屏上出现的数字。这说明在经历危急时人们的主观时间也并没有变慢,只是在事后回忆时把时间拉长了。
  小时候为什么觉得日子很长?
  危急时刻,大脑中胡桃大小的脑组织杏仁核高速运转。当杏仁核被调动起来,我们的记忆好像打开了备用门,储存下了更多的内容,所以当我们回忆这段时间的时候,高密度的信息就会让我们产生了拉长时间的错觉。
  当大脑的更多认知资源被调动起来时,就会记住更多的信息。事后回忆起来的内容越丰富,我们主观上就会感到时间越长。在伊格曼的另一个实验中,他让参与者看一系列图片,在这些图片中夹杂个别与其他图片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怪图”。让参与者估计每张图片呈现的时间,他们会把怪图呈现的时间估计得更长一些。
  对于新鲜的刺激,我们的印象总是更加深刻,所以童年时总是会着急“日子过得太慢”,因为童年的记忆更深刻,而长大之后才会感慨“逝者如斯”,因为这个越来越熟悉的世界已经没有了新鲜感。
  时间就是这么的喜新厌旧,你若不经常给它尝尝鲜,找点刺激,它就会悄悄地溜走。在你日复一日对着电脑的时候,挤上公交的时候,拿着电视摇控器的时候,多少的日子都渐渐重叠、揉成了模糊的一团。
  (来源:科学松鼠会 作者:0.618)
其他文献
关于记忆,我曾经也有过种种“不靠谱”的幻想。  除了“记忆面包”,我还幻想过让武林高手打通我后背的经络,把老师掌握的所有知识传八九分功力给我。我甚至还想过,拥有一台仪器,只要对着书本扫一下,然后再对着人的脑袋扫一下,知识就能马上完整地传输到脑袋中去……  现在想来,这一切的幻想,都是因为当时的我太在意、太紧张了,正如现在总为考试而焦虑的你们。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即便现实世界中真的有“记忆面包”,我
谁不喜欢这样的秋天呢?  ——躺在厚厚的落叶堆里,不硬也不软。  微风中桂花的味道,不浓也不淡。  晒明亮又温柔的阳光,不冷也不热。    可是,好像所有恰到好处的东西总是不长久,  比如这入口即化的棉花糖,  比如这夹在台风和寒流中间,  稍纵即逝的秋天……
Q:《中华好诗词》节目是如何诞生的?  A:我们节目组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让高雅的诗词变得好玩。经过一步步摸索,我们总结出了“以文化为核,以娱乐为壳”的节目制作理念。我们请了一些守关明星,有一期嘉宾是偶像歌手宁桓宇,他的粉丝就发起一个活动,叫“跟着宁桓宇学诗词”,这是我原先没想到的。孩子们在“追星”的同时“追文化”,效果出奇地好。我儿子也是一名中学生,有一天他回家告诉我:“爸爸,我看《中华好诗词
学校的主席台一尺五高,我在冬天凛冽的北风里等在台下,终于等到台上主持升旗仪式的老师说:“下面有请高二(2)班进行国旗下的讲话。”  主席台距离站得最近的学生只有3米远,那个同学是高二(3)班的,应该是代替体育委员管理队伍,才站到最前面的。  握着话筒的左手冻得有些僵硬,右手拿着的演讲稿被风吹得不太服帖,不远处的喇叭回荡着我的声音,还有纸张哗啦哗啦的声音。终于念完那篇鼓励大家认真期末考的稿子,我像只
你有过在教室过夜的经历吗?你有过顶着炎炎烈日徒步走上两三个小时的经历吗?你有过凌晨3点被叫起来走夜路的经历吗?……新加坡的高中生们正是通过这样的考验,让自己迅速融入了学生会这一光荣的团体中——  在轰轰烈烈的学生会竞选结束后,竞选成功的新成员们都要参加一个为他们量身定做的野营。年年如此,这已成了校学生会的经典节目之一。在一个平常的周五傍晚,包括我在内的52个准学生会成员拎着大包小包来到学校操场集合
一个人跨年总归有些冷清。现在,小编准备了10份“惊喜”在锐角网等你一起倒数跨年。至于“惊喜”是什么,要怎么得到呢?12月31日24:00,我们不见不散!
“妈,期末考我又考砸了。”  “没考好不要紧,你还小……”妈妈温柔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和你爸也还年轻,我们还可以再要一个孩子。”#大号废了,还可以练小号#  同桌一直说要减肥,却迟迟没有行动。我让她去操场跑步,她说:“我这么胖,被人嘲笑怎么办?”我说:“那你怎么敢去食堂呢?”#你胖是有原因的#  “别人都在为没钱发愁,我却在为怎么花钱发愁。”他扬了扬手里的20元钞票,“谁能教教我如何把20元生活
“这段还有三个错别字和一个标点错误,你再好好看看。”“行,不过那篇小说我觉得不太符合主题,我先去问问其他人的意见,如果稿子不够再想办法。”   每过一两个月,我的QQ里就充满了这样的消息。我拿着手机坐在电脑前,一边参与讨论一边看着社员们交上来的稿子,同时还在催问未交稿的社员。这就是制作校刊时,文学社干部们周末的日常:收稿、分发稿子、审稿、校对、整理分类……   我们的文学社名为“晋樟”,取自学
头发花白,爱喝二锅头,乍看有点像缩小版的史泰龙。他是沃尔夫冈· 顾彬(Wolfgang Kubin),著名的德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  柏杨在《中国史纲》里这样评价顾彬:“他有清醒的怀疑精神,自觉的批评意识,直言无忌的率真个性,德国式认真不苟的做事态度。更难能可贵的是,对那些人人皆知但并无几人敢说的问题,他也敢言无禁忌、一语道破。”  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德国老头,热爱着中国文化,默默耕耘在中国文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针对“上学贵”的问题回应说,人们对学费问题应当转变观念。他认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孩子从小学上到大学花的钱很少,因为国家都给包了,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形势已经发生变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既然是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智力实力来选择。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较贵,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的。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