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的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_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军队院校教育改革思想指导下,空军一航院由学历教育转型为任职教育,培养主体由生长学员改为士官,其岗位目标明确定为航空机务技师。为适应任职教育需要,我们在航空机械维修专业士官的任职岗位主干课程飞机与发动机维护(简称“维护”)实施中,以行动导向为引导,面向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在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以期更好地满足其机械师岗位任职需求。
  一 国内外高职类课程改革探索
  目前职业教育模式较为先进成熟的是德国的“双元制”[1],其显著特点是采取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学生培养时其专业学习的内容与岗位工作紧密联系,达到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其教学过程尤其强调职业实践,强调学生通过典型的职业活动获得技能和知识进而形成经验和能力[2]。在双元制体制下,其课程设计、实施较为常用的是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经实践验证切实行之有效,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引进推动下在地方职业教育中得到应用。行动导向法教学,是指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来传授教学内容,而是按照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组织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职业行动能力,教学实施时按照学习性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阶段,主要有四个显著特点,即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二 维护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及特点分析
  维护课程主要介绍飞机与发动机主要部附件的拆装、飞机与发动机性能的检测、航空技术文件的填写、飞行保障机务准备实施与组织等内容。是一门集实践性、方法性和应用性为一身的课程。一般一个科目实施时间为4~6学时,传统教学方式强调“精讲、多练”,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是教员讲授、演示,主要依据航空机务“标准化作业训练与考核卡片”,示范讲解各个机务工作科目中的操作方法、动作要领、注意事项等;其次是组织学员展开反复练习。
  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仍是传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主要考虑到学员第一任职岗位为机务工作的实践者、机务卡片的操作者,较为注重学员的技能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有它鲜明的优点,如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安全性,而且学员毕业下部队后具有快速的岗位适应性。但也存在着一些待改进之处:一是,主动性不强、实习效率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主要为受众,没有积极参与,主动性不强,体现在实习过程中,虽说教员通过练、比、考[3]等方法手段刺激、激励学员去反复练习,但积极性不太高。二是,科目掌握效果不理想。学员主要是被动学习,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常常出现教员刚讲过的要点、刚强调的注意事项,学员实习就忘、错,上课时刚练熟悉的科目,考试时就忘,最终体现为实习效果和科目掌握情况一般。三是,不利于学员的能力、素质的养成。从指导思想上没考虑到“其义自见”之中的“义”是在学员在后续情景中体验、共鸣而感悟,在教学中没有站在学员职业全景高度,给其职业的体验和感悟,要考虑到学员不仅要学会按照卡片操作各个科目,在今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更要逐渐参与卡片、规程的制定完善、机务工作的实施、组织及管理等,因此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员专业能力的养成及能力固化为素质的培养,从而无法对其职业发展提供源动力。
  究其原因,可对照学习金字塔[4]分析。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多少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如图1所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图1 学习金字塔图
  三 以航空机务工作牵引,探索行动导向的维护课程改革
  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使探索创新精神和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5]。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其技能、固化其能力、养成其素质,并获得职业的体验和认同。
  在维护课程实施过程中以航空兵部队日常机务保障工作的工作过程为牵引,按照六阶段将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划分为五步。其具体过程,以“起落架支柱充气”一课为例,在教学活动中,结合航空兵机务部队实际管理形式,将教学班模拟划分为1个分队,下属2个机械组,并由学员定期轮流担任分队长和机械师职务,具体过程如下。
  1 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在课程开始,教员根据机务工作实际情况,提出问题:“飞机在起降时要确保安全可靠,对起落架有什么要求?”引导学员结合飞机原理和构造知识得出结论,起落架支柱气压要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给出航空兵部队机务工作中定期对支柱气压检查、灌充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递进提出科目的核心问题“机务工作中应如何对支柱充气,充气有哪些注意事项?”并给出课程的学习目标。
  2 制定计划、比较完善
  第二步就是根据目标在两个机械师分别带领下讨论、制定实施计划的初稿,并填入表格,主要包括:科目的目的及相应的指标;已有的知识、欠缺的知识等;需要使用的飞机、设备、器材、工具等;实施的方法、步骤;以上各个环节中的注意事项。教员根据学员的知识结构情况、科目情况、装备和工具等情况,补充讲解相应的知识,如气源的种类、气瓶辨识、气瓶使用、支柱充气气压表的基本结构及检查等。
  3 分析讨论、决策指导
  两个机械组各选派一名代表对本组初稿讲解,着重讲解初稿中的实施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在讲解过程中全体学员共同分析、讨论,比较两个方案的异同之处,在此基础上对各自的初稿修定完善,形成实施计划的中稿,并画出实施过程的流程图,某组计划流程图如图2所示。整个过程由分队长统一组织实施,教员不干预,当各组的中稿讨论确定完毕以后,教员仅在中稿的安全隐患之处引导学员对计划变更、修缮。   
  图2 课程设计计划流程图
  4 实施检查、监控防范
  接下来,两组各选取一名代表按照既定中稿分别实施,在每组实施过程中,学员认真观察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并记录以待进一步完善。教员仅在出现危险情况、未遵守安全规定或者不符合设定的目标时才加以干涉,以防止意外发生,如及时提醒学员检查气压时头部不要正对气压表,以防止表盘玻璃在较大气压下飞出打伤人;提醒学员使用扳手拧动充气表密封螺帽时一定要用手固定支架,以防止拧坏支架等等。
  5 归纳总结、规范演示
  第五步又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是学员层面:在两组分别实施验证后,各组根据实施学员的操作过程和观察学员的记录,对既定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归纳总结,生成各组实施计划的终稿。收集、归纳、讨论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机械师讲评计划拟定及实施过程中组织、参与、操作等各方面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便于后续改进。前述所有过程都是以学员为主体组织、实施、完成的,通过学员在已有原理、构造知识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自主完成科目,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充分领会了实施方案的制定原理、过程和方法,体验了航空机务工作的工作过程。
  第二是教员层面:航空机务工作有其严格性、安全性和规范性的特点,教员给出航空机务“标准化作业训练与考核卡片”,以此为依据对比学员终稿方案,引导学员分析两组终稿方案与标准卡片的异同之处,并指出哪些不同之处是优化、哪些不同之处是惯例。教员按照标准卡片,对卡片与学员制定终稿方案不同之处或重点、难点步骤操作演示。教员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讲评,并布置学员在分队、机械组的统一组织下,领会操作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按照卡片操作练习。
  在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进行以行动导向为指导的教学改革探索,并辅以过程化的考核评定,将课程考核评价从注重结束考核改为注重过程评定,将评定过程与课程实施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实现了“技术、作风和能力结合培养,教学、管理和考核一体实施”,即“技能结合、教考一体”[6]。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3]刘同胜,朱丹.“练、比、考”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2(5).
  [4]Boulmetis,J.LearningPyramid[J].Instructor,2003.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黄旌、张伟等.行动导向的飞机与发动机维护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探讨[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4(6).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快,带动了我国民航产业的快速发展。民航业的快速、多样化发展,加大了对高素质空中乘务人员的大量需求。培养有较好英语会话水平,有灵活的协调和应变能力,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民航乘务英语知识的空中乘务人员,是航空服务专业民航乘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民航乘务英语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民航乘务英语知识和民航乘务技能的学习
天然彩色棉是纤维中含有天然色素的棉花,但目前色素物质及其相关基因还没有定论,色素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纤维色泽深浅程度不同的彩色棉品种为材料,通过cDNA芯片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研究了不同彩色棉纤维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对CHI基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研究彩色棉色素类型,以及色素合成与积累的关键时期和分子机制,充分阐明与色素相关基因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这对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社会关注的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经常是新闻记者共同追逐的热点。当大家朝同一目标奔去的时候,要使这条新闻写得有个性、有特色、有份量,这里就有一个讲究采访视角的问题。由
Some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the Ca2+ has a relationship with drought resistance. In this paper, som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es were studied in or
教学考核是衡量教学目的是否实现的有效途径,也是考察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中,教学考核是一个相对薄
在结束关于新闻要新的探讨之前,需要专门谈谈新闻的传播速度问题,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时间上的新”的问题。新闻的新鲜度能不能实现,能不能把新闻保持新鲜地传播给受众,
杂交水稻为提高我国水稻单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杂交水稻生产中,稻褐飞虱是危害最严重的虫害之一。目前解决稻褐飞虱危害的主要方式是施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施用使稻米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性杂交水稻新品种是防治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利用与Bphl4、Bph15基因分别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B14、B15,对9311×B5
本研究以四倍体玉米、四倍体指状摩擦禾、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以及三物种杂交创制的三元杂种(MTF-1)为材料,进行了45S rDNA序列和5S rDNA序列在供试材料染色体上的位点分布研究;同时对一个玉米-摩擦禾附加系进行遗传鉴定,试验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四倍体玉米(2n=40)、四倍体指状摩擦禾(2n=72)、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2n=40)的5S rDNA序列和45S rDNA序列FISH核型分析
通过对近年来渤海溢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研究发现渤海岸线溢油“黑斑”和海面溢油“黑斑”现象,通过对溢油事故、溢油物理化学性质和渤海流场、风场、水温等特性的分析,阐述
水稻灿粳亚种间杂种具有强大的优势,但亚种间杂种的不育性限制了这一优势的利用.开展杂种不育基因的定位工作,对于进一步了解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基础,克服亚种间杂种的不育性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