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gsdf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好的习惯会给他带来好的运气,一个人好的习惯会给他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相反,一个人坏的习惯会在不经意中毁了他的前程。
  故事一: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在20多名候选宇航员中脱颖而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一个良好习惯帮了他的忙。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这一举动使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位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他更偏爱于加加林。罗廖夫说:“我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
  脱鞋虽然是生活和工作的一个小细节,但这个良好习惯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严谨和敬业精神。加加林就因为这个良好习惯,为他的成功加上了重重的砝码。
  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于他良好的习惯。
  故事二: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验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的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习惯性的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没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当然,年轻人到最后也不知道是他“抠鼻孔”的坏习惯毁了他的工作,使到手得饭碗落入了他人之手。
  可见,一个人的习惯是多么重要。那么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如何从小培養孩子良好的习惯呢?我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应从两大方面入手:
  1、言传:将道理或者方法告诉孩子。
  2、身教:亲身去做,示范给孩子看。
  (身教重于言传)
  言传。将道理或者方法告诉孩子。比如生活习惯:要孩子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等。文明礼貌: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道德习惯: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团结友爱等。(我们都喜欢德才兼备的人,一个人有德无才他可能做不了大事,一个人如果有才无德那他肯定竟做坏事,所以说人不能没德。)劳动习惯:自己穿脱衣服、学着铺床叠被等,另外帮家长干些家务活,如: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现在的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们都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回到家这也舍不得让孩子做那也舍不得让孩子做,很多事情家长都包办代替了。致使孩子以后也就想不起来从事这种基本的劳动了。其实,我们必须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逐渐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还有其他的一些习惯如: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自我保护的习惯等等都不可忽视。
  这里我需要强调一点:我们给孩子这些要求一定持之以恒,如果说我们心血来潮今天要求孩子这样做孩子做了,明天没要求孩子这样做孩子也没有这样做也过去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这件事不重要,自己也不重要,大人对自己的态度也不重要。在生活中,许多很小的事情并不会让人在意,可是也许就这么一件无意识的小事,可能会导致孩子从此后不重视自己,认不清自己,从而隐藏了内心深处的态度。
  身教。对孩子的教育除了“言传”外,更重要注意“身教”,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我们的言谈举止,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久了,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
  案例一 小行动的表率
  我用“身教”去感化孩子们,当教室、操场里有垃圾时,我就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在比较大型的集体劳动中,我有目的地换上便装和学生一起从头干到尾,在劳动中,我不怕脏、不怕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劳动过后又有目的的和同学们谈感受,引导他们分享劳动的成果与喜悦。长此以往,我发现原来不喜欢劳动的同学开始爱劳动了,而且涌现出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后主动帮助同学的好现象。
  案例二 爷爷的饭桌
  一位年老体衰的父亲去和他儿子、儿媳妇,还有四岁的小孙子一起生活。可他双手打颤,走路不稳,眼睛视力还不好,看不清楚东西。
  一大家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可老父亲的手颤抖得厉害,又不能看清楚,吃饭很困难。饭粒从碗里滚落到地上,可当他伸手去抓的时候,杯子里的牛奶又洒在桌布上了。儿子和儿媳妇为眼前的脏乱感到非常的恼火。
  儿子说:“我们必须为老头子做些什么,我已经受够了他杯子里洒出的牛奶,吃饭时发出的响声,以及把饭洒得满地都是。”
  因此,夫妻俩就在房间的角落里放了一张小桌子。于是,全家人一起进餐的时候,而只有父亲一个人在角落里吃饭。父亲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打破一两个碟子,因此他们就把他的饭放在一个木头碗里。家人瞥爷爷的时候,发现有时爷爷眼里含着泪花。而且,夫妻俩同父亲之间唯一的交流就是当父亲不小心丢掉叉子或者把食物弄洒时严厉的训斥声。
  他们八岁的儿子静静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一天晚餐前,爸爸注意到他的儿子在地上玩弄一些木片,爸爸亲切地问:“儿子,你在做什么呢?” 那个小男孩也同样语气亲切地回答到:“哦,我正在为你和妈妈做一个吃饭用的小碗,当我长大以后你们就可以用了。”
  这个八岁的小孩笑着接着做他的碗。孩子的话深深震撼了这对父母的心灵,他们相对无语,眼泪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了下来。虽然他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们知道他们必须做些什么了。
  那天晚上,儿子抓住老父亲的手,慢慢地带着老父亲回到桌子旁。那天晚上他和家人一起共进晚餐。当叉子掉下,牛奶四溢,桌布弄脏的时候,夫妻俩不再介意。孩子们有着很强的洞察力,眼睛在看,耳朵在听,以及他们的大脑处理着他们所收取到的一切信息。
  案例三 洗脚的故事
  电视演的公益广告,一个孩子看到妈妈在给奶奶洗脚,他也端着水跟妈妈说“妈妈洗脚”,年轻妈妈的眼里闪动着幸福的泪水。确实家教的耳闻目染,父母的言传身教,能够在孩子那纯净如白纸心灵上描绘出精美的画卷。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我们一定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其他文献
通用设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行业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测评2018年85家样本企业的绩
【摘 要】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借助直观学具的操作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画图的策略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题组对比训练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拓展应用训练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回顾与反思训练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 能力 方法 探究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尝试,探索了一些方法,在此
本文通过对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到2018年的相关数据对该公司营业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以及投资回报盈利能力进行梳理,并做了季度对比分析和行业对比分析,深度剖析了
对于国内的成品油零售企业而言,其商品的采购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透明的,采购价格相差无几,零售终端价格也有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价,也是透明公开的,由于进价和售价相对透明的这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公共关系已经在我国企业中得到重视.现在,公共关系已经成为了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成为了企业的一项管理职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
[摘 要]学案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学案教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诞生的一种与传统的“满堂灌”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中的“学案教学法”相比于数理化等理科学科而言,其实施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可操作性要相对弱一些,面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具体阐述,希望能对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案 学案教学法 载体 导 乐观 束缚  “学案教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诞生的一种与传统的“满堂灌”截然不同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