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家学者学习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来源 :高校理论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j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的“5·31”讲话非常重要,是继去年“七一”讲话之后又一篇深刻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如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学习这篇讲话,对于我们进一步从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做好迎接党的十六大、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11月27日,教育部邀请京津地区部分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举行座谈,与会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畅谈了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同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教育部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也出席了座谈会,这里刊发的是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自2001年底安然事件之后.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和中介机构频爆丑闻.如世界通信公司、凯马特、宝丽来、安达信、施乐等大公司的丑闻接踵而至,这一系列的案件震惊了美国与国际社会,且事态的发展还看不到尽头,甚至连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通用电器、迪斯尼等一些行业霸主也被贴上了不信任的标签。美国投资者犹如惊弓之鸟,谁也不知道哪家公司是下一个“地雷”.他们的避险心理和恐慌性抛售使股市暴跌。
受教育部社政司的委托,借2001年暑假"普通高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班"上课的机会,我们对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大学学习的学员,以及在2001年暑期参加北京市高校哲学教研会和中国革命史教研会会议的教师,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学员涉及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云南省、湖北省、贵州省、湖南省、四川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等省、市、自治区的"两课"教师,发放问卷10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827份.
江泽民同志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从新世纪党和国家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出发,深刻回答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而关键性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讲话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了贯彻“三个代表”的核心、本质和关键,提
自从《光明日报》1987年1月5日发表了郝晓光先生《对所谓普遍价值定义的否证》一文后,曾经被许多学者理解为马克思对价值—般所下的基本定义的那句话:“‘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40顶。以下引用该文只注页码)遭到了质疑。但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坚持认为那句话是马克思从正面阐述的,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他又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在这些论述中阐明的与时俱进精神,对于我们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