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化学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y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尽管香水的起源已随时间的流逝被人淡忘了,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尤其女性对香水及其系列化妆品的情有独钟是不容置疑的。那人们又对香水及香水类化妆品了解多少呢?本文通过介绍香水的主要化学成分,提醒人们在使用香水类化妆品的同时,要注意其中的芳香剂对人体的影响。
  【关键词】香水 芳香剂 人体健康
  【中图分类号】TQ6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137-01
  
  从古代波斯开始,香水便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十九世纪下半叶,人工合成香精在法国的出现,标志着香水工业的真正开始。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根据不同的消费要求,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出4000多种香水。香水沁人肺腑,畅人心意,微妙地支配人的感情,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尤其女性朋友的青睐。
  
  1 香水的成分
  香水是指以香味为主,以赋香为主要目的的化妆品。它主要由香精、酒精和水组成。有的产品为了延长留香时间或增溶,还在其中添加了一些酯类物质。香精作为香水类化妆品的核心部分,其主要成分最初是从植物体里得到的。差不多有500-600种植物可以供香水师从中提炼精华油。直到十九世纪晚期,香水师才极少从动物体内提炼到更浓郁更持久留香的动物性香精。但无论植物性香精还是动物性香精,香型种类虽多,却还是不能与合成香精的数量相提并论。1900年前后,法国达让教授合成乙醛并用于香精的调配。阿尔斯特·包克斯在创制夏奈尔5号时首次把它引入到香水工业中,才使香水工业真正建立并发展起来。
  醛的作用是模拟不同的香味,使香水有鲜明而丰富的识别味觉特征。香水中还经常添加其他的一些化学成分,比如:加入1%左右的酯类物质如豆蔻酸异丙酯、异构脂肪醇苯甲酸酯,香水喷洒在衣服上形成一层薄膜,使其留香持久;加入0.005%左右的乙二胺四乙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葡萄糖酸等,可以使水质软化;加入二叔丁基对甲酚是为了防止产品氧化变色等。
  总之,化学成分通常是构成香水及香水类化妆品的主要成分。每种香水中都会有多达600多种的化学成分。但在香水的宣传中,他们的名字则很少被提及。比如,六羟基六甲基胺环戊烷苯,就被广泛地运用于合成麝香上。而在沃斯的香水“我”中,就添加了戊烷基水杨酸盐的成分,就是它提高了香水中的花香基调。
  
  2 芳香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已经有研究发现,香水中含有的人工合成芳香剂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可能对皮肤、呼吸道及中枢神经产生不良影响。
  比如,到刚喷洒过香水的商店购物,很多人会出现皮肤瘙痒、头晕咳嗽等症状;在密闭的舞厅里,会被刺鼻的香水熏得透不过气,甚至出现恶心、呕吐。香水可以通过口、鼻以及皮肤被吸收进入人体。其中的化学成分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这使敏感体质人群极易引发头疼(特别是偏头痛)、打喷嚏、流眼泪、呼吸困难、喉咙痛、胸闷等症状。香水对慢性肺病特别是哮喘病人的影响最大。据统计,仅在美国,高达75%(大约有900万病人)的哮喘病例是由香水引发的。据说英国某市就宣布过一条规定:喷洒太浓香水的人不允许乘坐公共汽车。原因是有人因此而诱发过哮喘病。
  另外,香味同记忆有关联,而芳香剂对大脑对大脑组织产生神经毒害作用。如沉香醇成分可诱发情绪低沉、沮丧甚至是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等症状。日本医学界做的一项试验表明,柑橘类水果的香味对病人来说比多数抗抑郁药物的作用都明显。这说明,香味有影响心理状态的作用,应当同安定、盐酸阿米替林等药物一样归属精神药物。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芳香剂影响,而市场几乎所有的婴幼儿用品都添加了芳香剂。家长经常喷洒香水或使用其他的芳香剂产品时,会毒化身边的孩子所吸收的空气,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活动过度,严重的甚至会诱发惊厥、发育迟缓等危害。妇女长期使用香水及香水类化妆品,会使其中的化学成分在体内累积,哺乳期时就可能会通过奶水直接损害婴儿健康。
  香水中含有微量铜,经过阳光照射,光线中的紫外线会香水起化学反应,致使皮肤红肿、刺痛,甚至感染皮炎。故香水不能过量使用。
  
  3 香水的质量问题
  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权威人士介绍,由各国香料机构组成的美国的香料研究所,负责制定香料的毒性理学试验程序。他们专门委托一些大学或研究所对香料进行毒性试验。并将试验报告发布在食品和化学品毒理学杂志上。接下来再对该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以法规的形式对外进行公布。所以,正规厂家生产的香水及其化妆品,所使用的香精本身都不会存在质量问题,一般人尽可放心使用。但眼下国内香水市场不容乐观,香水质量参差不齐。尤其一些价格低廉的“汽车香水”,不仅没有商标、厂址和生产日期,气味也相对刺鼻,多数是用工业酒精加上麝香或柠檬香油等香料勾兑而成的。这些香水,不仅达不到提神醒脑、净化空气的作用,还会污染车内空气,影响人体健康,成为隐形的“健康杀手”。
  
  4 生活中香水的使用常识
  (1)对有过敏体质的人,香水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所以这类人群在使用此类产品时要特别注意。
  (2)香水在空气中的挥发浓度是有限制的,在使用是注意不要太多,否则,不但不香,反而会难闻。
  (3)香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开瓶使用,香气会更好闻。这是因为其中的化学成分之间发生酯化反应而产生不同的具有各自特殊香气的酯类化合物。
  (4)不同季节选择使用不同的香水。春季气温偏低,香氛挥发性较低,适宜选用清新花香或水果香型的香水;夏季炎热潮湿,气味清新挥发性较高的香水则是理学选择,这时可考虑青涩植物香型或天然草木香型的香水;秋冬季节,干燥寒冷,可以使用香气较浓,辛辣基调的香水。
  (5)出席不同场合,香水的选择也有技巧。约会时选用柑橘水果或苔类香草为原料的香水,可提升人的魅力;参加婚礼等喜庆热闹的场合时,白天选用淡香型香水,晚上选用浓香型香水,可倍增喜气;户外活动容易出汗,一定要选用无酒精或运到型香水;薰衣草或玫瑰油有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是临睡时的首先。
  (6)香水尽量不要经常涂在皮肤上使用,以免引起色素沉着产生黑斑。
  看来,无论浓香或淡香,香水毕竟只是用来调节情绪调节气氛的,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用不可的,建议大家最后不要使用香水,即便使用,也一定要注意场合和用量等。总之,我们在享受香水芬芳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实用日用化学品配方集--配方.制法.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年1月.何坚编著.
  [2] 分析化学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编著.
  [3] 环境科学文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4] 上海香水市场及其分析,上海综合经济,1997年5期.
  [5] 香水市场的春天.日用化学品科学,1998年02期.
  [6] 多功能香水的研制.中国野生植物,2000年02月.
  [7]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中国市场研究网.
其他文献
近日,专栏作家翟华在其博客上贴出今年法国高考作文题目,引起众多网友跟帖。以下为他翻译的今年法国高考作文题:文学、经济社会、科学类毕业生可以分别在下列三个题目中任选
横眉冷对,是先生外表的“冰”;俯首甘为,是先生内心的“火”。“立人”是贯穿二者的纽带,是肯綮。  ——前言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回忆“五四”前后曾在S会馆“钞古碑”消磨了许多时光。周遐寿(即周作人)是鲁迅先生前期生活状况的知情人,据他说“抄碑的目的本来也是避人注意,叫袁世凯的狗腿看了觉得这是老古董;不会顾问政治,那就好了。”可见,鲁迅先生当时如同嵇康锻铁、刘伶醉酒般的选择了“遁世”一路。一
一、“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语出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郑州一原本被划为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土地,被开发商建起别墅。记者赴郑州进行调查采访时,这位副局长这样质问记者。  二、“全部按法不如没法!”——语出青岛市某郊区环保局的一位刘姓主任。面对当地严重的污染,这位在环保局干了20多年信访工作的刘主任这样训诫记者。  三、“一楼二楼别去啊,要去就去跳五楼。”——语出河北省承德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化工原理精品课程的实践及对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化工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表明,通过抓精品课程建设,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教师的职称、学历等分布更加合理,教学改革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得到了最大体现,实践环节的到了强化,实验实习等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科学。  【关键词】精品课程 教学质量 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向内陆推进和中部崛起号角的吹响,湖北这个中部内陆地区的传统价值观念,尤其是农村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变.在这个过程中,农村传统的家庭观念正在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提到,达尔文有一次将一块红布送给翡及安的土人,土人不是把布作为衣服御寒,而是和他的同伴将布撕成细条缠绕在冻僵的身体上当作装饰品,这说明追求美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今,在世界的各个民族中仍能找到追求美甚于其它生理欲望的痕迹。在生产工具上,原始时代的石制工具已能见出原始人对形式方面的最初感受,他们的工具虽然最初的用途就是为了猎取动物,但在工具的大小、形状上已体现出美的
主持人:最近,江苏省一位中学生在每周一学校升旗后的例行讲话中,突然更改了自己原来经过审核的讲稿,对现行教育体制经行了激烈的抨击,结果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和争议。
讲领导学必然要与领导者谈提高素质与修养的问题。面对一个文化理论素质高、社会见识广、生活经验丰富的群体,如何让他们在内心世界接受认可这些理论,且在工作生活学习实践中将这些大道理转变为一种指导实践的理念或准则?这对授课者专题的设置、结构的布局、内容的安排、案例的选择、信息的甄选、授课的艺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所讲专题,之所以深受学员欢迎,也许是这些方面有所创新而切合了听者口味。下面着重谈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