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聋生 才能遇见最美语文教育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只有读懂聋生,才能做好聋校语文教育。特教老师要读懂聋生的手语、原认知、心理和情感,用爱心、耐心和智慧为聋生构建一个良好生态课堂,让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让聋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培养聋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聋生 语文 教育教学
  语文是聋生特殊教育课程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做好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对于聋生来说意义非同一般。《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面向聋校全体学生,使每一位聋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聋生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发展。”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与学却并非那么顺畅,观摩过许多课,发现课上老师不能达成所有的目标,并且师生互动困难,一个问题抛下去,不但激不起浪花,而且常常答非所问,师生处于尴尬场面。老师常常抱怨学生,学生也不理解老师。然而症结在哪儿呢?我想,我们忽视了一个前提条件——读懂聋生。其实读懂聋生是教师突破课堂教学瓶颈的有效途径,是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分界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学生是培养的核心对象,自然要先读懂学生;从新课程理念上看,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要从读懂学生入手;从学生知识建构过程来看,原有的知识是学生建构的基础,读懂学生也是建构的基础。因此作为特教学校老师,读懂学生很有必要,是实施教学的关键。那么读懂学生的着力点在哪儿呢?
  一、读懂聋生的手语,让沟通更顺畅
  手语是聋生的母语,尽管有的专家提出双语教学(口语、手势语),但是手语是聋生的第一交际语言,我们应该尊重,并且学习。如果课上老师无法用手语正确表达所教内容,学生用手语回答,老师再看不懂,这样的交流无疑是“对牛弹琴”。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了。要想师生之间无障碍沟通,老师就得深入到学生中去,手语来源于生活,在学生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中。教师应该走近学生,近距离观察学生,及时洞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积累大量的手语词汇,提升自己的手语表达水平。手语好比一座桥梁,只有学生看得懂你,你也看得懂学生,才能知己知彼,师生的交际才有可能真正发生。
  二、读懂聋生的原认知,找准最近发展区
  学习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把所有的教育原理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要了解学生的起点。”这里学生的起点不仅是知识起点,还有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只有当我们的教学走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前面才是最好的教学。以往主要依靠经验,但是判断不确定,内容不具体,现在我们可以采用量表、预习学案以及数字化学习平台等手段,进行调查研判,可以及时获得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工作。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课前教者编写了很好的学案,让聋生做预习,这样通过批改学案,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了解,而且老师知道这课哪些知识与能力不要重复,哪些需要重點加以引导和讲解,正确做好取舍,以便于合理划分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在发展区内,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桃子。
  三、读懂聋生的心理,发展思维能力
  聋生由于耳聋的局限,语言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手段,他们思维受到很大影响,心理发展水平不高。虽然总体上聋生的心理特征与同龄的健全孩子差不多,但是在许多方面又具有特殊性。有时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对立逆反心理、随意模仿的心理、盲目交往的心理、自卑恐惧的心理等。因此作为特教老师就必须把握每个年级段聋生的心理,根据聋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如聋低年级段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海底世界》时,由于学校所在地是内陆,远离大海,如果单凭一支粉笔、一幅图,学生是难以理解课文的。于是教者查找、收集了和课文有关的大海和海底生物等视频让学生观看,首先丰富聋生的表象认识,其次设计如下一些问题:你说说海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个词语,看看是哪些段落描写的,是怎样描写的?你还能续写几句话吗?经过以上环节,层层递进之后,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了,学生读得更加起劲了,回答问题时,小手举得高高的,回答质量也有所提高了。语文教学最终是要发展聋生思维,但是前提是我们要读懂聋生的心理,只有打开聋生的心理世界,才能引领他们去发现语文之美,感受语文魅力。
  四、读懂聋生的情感,从有效走向高效
  在学生的三维发展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条隐形的却又是必不可少维度,是学生保持学习动力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的力量往往构成了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我们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发掘情感美。因为只有融合了情感的教学才是美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有效走向高效。如在实际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找到每一节课与聋生生活经验的切入点,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感情,使得学习更加高效。
  其实读懂聋生的过程,也是一个爱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需要我们更加智慧。我们愿淡守流年岁月,静等无声花开。
  【参考文献】
  【1】中国教师报【N】.660
  【2】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2016
  【3】季佩玉.聋校语文教学法【M】.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为指导,真正实现教师与幼儿、班级与班级、幼儿与环境的多元互动,真正让幼儿在跨班互动中锤炼自我,在与社区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有效互动中获得成长的力量,真正让幼儿教育教学在多元互动中彰显迷人的魅力。  【关键词】  幼儿 互动 互换 发展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共同交往、共同发展变化的过程
【摘 要】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需要不断深入改革语文教学,在我国新课程改革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形式也开始出现较大范围的调整以及新的改良。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将群文阅读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课堂进行融合,以此来达到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的教学目的,实现小学语文课堂质的蜕变。小学语文当中的教学重点就是阅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帮助教师及学生获得当前语文教学的成功,还可以帮助学生今后语文
目的 对比研究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72例不稳定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PFNA组(39例,给予PFNA治疗)
“大语文教育观”是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所谓“大语文”是语文教学领域、范畴的广泛化、扩大化、社会化。用张孝纯先生的话说,语文教学就是“一体两翼”。“一体”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主题,“两翼”是指语文课外学习、社会、语文教育。  当前,语文教育在“一体”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在“两翼”方面还不到位。“一体”和“两翼”是语文教育的有机整体,任何方面的欠缺都会影
目的 研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
蓄流分离式灌溉是基于稀植性果树园艺类经济作物需水特性和要求,近年创新提出并实施技术试验与实践的节水灌溉新模式。综述了蓄流分离式灌溉模式基本理念;阐述了蓄流灌溉系统关
介绍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国外发展情况,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接着结合国内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对地观测系统发展存在的差距,从对地观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