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腐败”要“无微不治”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 不久,四川省广安市纪委针对少数地方和单位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监督责任不到位问题,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了8起问责典型案例,严肃问责了一批干部。
  其实,被问责的原因很简单,都是所谓的“小事” “微腐败”。如通报提到,2015年6月,该市教体局下属单位市教科所给职工每人发一桶食用油,共计1270元,事后以慰问联系村贫困户名义在单位报销。该所所长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该局时任党组书记、局长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責成向市纪委作出书面检查。
  一桶油不外乎几十块钱,很多人认为这是小事,即使用的公款,作为领导也没装个人腰包。其实,这是名副其实的“微腐败”。“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试问,谁给的权力乱花公家的钱?!
  “微腐败”尽管只是工作、作风上的小毛病,或许微不足道,也常不被人注意和重视。然而,事物往往就是从初始的“微”“小”,发展到后来的“巨”“大”。长期以来,社会对这种现象也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容忍,因此,一些人心生侥幸,踩上“微腐败”这条底线,打着“合情合理”的幌子,损公肥私。殊不知,相比“远在天边”的“大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小苍蝇”更加深恶痛绝。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从严治党的“利剑”向下,指向基层。对待“微腐败”不能有“微态度”,治理“微腐败”要实行“零容忍”,做到“无微不治”。要从源头上打消“微腐败”思想,从行动上打击“微腐败”行为,从制度上织密“微腐败”笼子,让“微腐败”永无藏身之地,曝光裸晒在“阳光”下。只有对“微腐败”做到“无微不治”,形成震慑,才能在基層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机制,才能真正奏响正风反腐的最强音。
  王岐山强调:“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抓早抓小,对存在的问题要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错酿成大祸。”挺纪在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即查即纠、动辄则咎,是对干部最大的保护。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慎独、慎微,从小事、小节上严格自律,从思想上拒绝、从行为上杜绝任何“微腐败”行为,坚决不踩底线、不越红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颌面颈部表皮样囊肿的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经病理证实的颌面颈部表皮样囊肿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型,观察并记录肿块位置、大小、形态、
在大众旅游、全域旅游、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时代,游客的核心诉求正从美丽风景转向美好生活,产业的基础动能正从传统资源转向科技、文创和资本。这些变化正在倒逼旅游景区的资
报纸
目的比较高频条件下SonoVue与Sonazoid在不同机械指数(MI)下对兔肝超声造影的效果。方法在高频(7MHz)条件下,分别对8只新西兰大白兔多次团注SonoVue(0.06mL/kg)及Sonazo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