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师,穿插破敌——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概述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om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率3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毛泽东、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在地方武装和苏区革命群众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从8月7日到9月15日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及老营盘等地歼敌3万余人,缴枪1.5万余支,胜利地粉碎了敌军的这次“围剿”。
其他文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的前夕,记载着党的创建人之一,党和人民共和国的重要领导人董必武光辉战斗历程的《董必武年谱》,即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四十万字的著作,是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具体指导下,由党中央批准成立的董必武选集、年谱、传记组,历经十余载的辛勤劳动编纂而成。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八大一次会议),是在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转折时期召开的,是我党在建国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对八大作了历史的全面的评价,他说:“一九五六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现依据八大的历史文献,对这次会议作一简要的历史考察。
朱云卿,广东梅县人。他家中是南洋华侨,他是一九一。年在南洋生长的。人很聪明,幼时感〈到〉帝国主义压迫,生活很受刺激,常感觉祖国不能独立,在外亦受人轻侮,即思回国革命。在一九二五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广东参加农民运动。
1930年冬,蒋介石调动10万大军进剿江西苏区。毛泽东运筹帷幄,以宏伟的革命家的气魄和胆略,撰写了一幅对联,高挂在第一次反“围剿”军民誓师大会主席台前的两侧:
1937年上半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已近尾声,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不朽功勋,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同时向世界人民宣传红军长征的伟大业绩,中央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收集红军历史文件材料的工作。
我们对付敌军第三次进攻的策略是: 坚决执行避实击虚,捣敌后方,使敌军主力无所用,军食无所资,势将困顿疲劳,全师衰老,然后乘其弊一鼓而攻之,这样三次战争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顾顺章,上海本地人,曾在南洋烟草公司做工七年。在最后的几年他是在厂担任工头的工作。于一九二四年的罢工中加入共产党。
兹将三次战争经过略告如次: (一)七月二十八日,我军由闽还赣,集中兴国西部。此时敌以陈(诚)、罗(卓英),赵(观涛)、卫(立煌)、蒋蔡(十九路两师)、韩(德勤),蒋(鼎文)、孙(连仲)、高(树勋)、二李(云杰、抱冰),
党在各方面工作发展情形 一、党的组织情形 在本年七月扩大会议时统计,全党人数为一一二五七(各地报告仍是五月份的统计),在统计有一三一0七。
1959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杭州一次小范围会议上,首次提出关于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