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为他们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前提。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强化无意注意,在快乐中识字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强迫学生去注意某件事情,效果却适得其反。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该适当通过学生的无意注意来进行识字教学。比如到街头去认识广告、招牌上的生字,在家里认识各种电器、家具名称的生字。这样日积月累,时间久了,学生逐步乐于学习汉字,其汉字的识字量也就会与日俱增。
  二、识字教学要注意形式多样
  儿童在游戏中通常能够充分地投入,积极地参与。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可以贯穿于游戏当中,让学生在游戏当中进行快乐的识字学习。例如:在学生字的课堂中,可以通过对对碰、摘苹果等游戏方式来进行识字教学。这样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就会在快乐中认识生字,并因此对识字教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中要授之以“渔”
  要让识字教学富有实效,特别是有长效,就不能让每一个生字都要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才能学会。要做到这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要给他们不断地渗透识字方法和识字习惯。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遇到不认识的汉字,自己要有想去解决的积极心态。其次,要培养学生有利用现有资源的意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寻求外围帮助的方法。如碰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教师就要教会他几点:一是有拼音的生字可以自己拼读;二是没拼音的字可以向周围的人请教;三是可以自己动手查字典。这样,学生就会积累许多识字的有效方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多法并用。可采用下列这些方法,让识字快乐地伴随着小学生成长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直观导入法。在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教学挂图、简笔画、录音、教学录像等教学手段导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汉字放到有生命的环境中,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学生记忆;又让学生看清字形,拼对字音,再回到实物上,这一过程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汉字。
  2.猜字谜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猜字谜”的方法来激励学生识字,能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并且使学生识字兴趣更加浓厚。如教“秋”字时,我出示谜语:一半绿油油,一半红通通,待到丰收时,农民笑呵呵。许许多多的汉字都可以用来做谜语猜。这样,学生不仅能猜出学过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巩固了其对生字的认识,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顺口溜法。顺口溜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如教学“只”字这类上下结构的字,我就教学生读“口”字头,“八”字底,“只”字记心底;而像“动”字这样左右结构的字,我就教学生读“云”字旁,“力”字边,“动”字记心间。这样编顺口溜,学生印象深刻,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编歌诀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儿歌,易学易记,也帮助了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如教“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5.比较联系法。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比较联系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所学内容,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教学“块”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它与“快”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会明白,“块”是一块石头、一块地的“块”与土有关,是提土旁;“快”是“快乐”,与心情有关,是竖心旁。这样减去提土旁加上竖心旁,一换,一比较,学生既掌握了生字“块”,又复习巩固了“快”,一举两得,既能互相比较,又能达到识字目的。
  6.利用想象法。想象是低年级学生最大的思维特征,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生字。如学习“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是小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
  7.反复练习法。利用反复练习,可以巩固所学,强化对知识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新课学习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练习,以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牢牢地储存在大脑里。在结课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或活动),让学生在回答问题、完成练习、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回忆所学的内容,从而达到巩固所学,强化认识的目的。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们该怎样来提高自身的数学语言修养呢?认为,主要是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性”。    一、准确性    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学科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来不得半点含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逻辑地
对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与生态畜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探讨,要关注畜牧业生产与生物安全对环境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畜牧业。分析了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没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了这样的总体目标——"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该课程充分体现了生活化、综合化、实践性、整合性等新理念。从课程理念的体现、课题资源的整合、课堂操作的效果这三方面体现了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一、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思想品质的总称。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性,又称为品性
2008年武术申奥失败,究其原因,除了东西方文化的难以融合和奥运瘦身计划的阻碍之外,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武术普及面过小。暂不论中华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普及程度如何,仅就我国情况而言,社会上各类武术馆校的门庭冷落与跆拳道、健美操、瑜伽馆等健身房门前的车水马龙形成鲜明对比,学校体育中武术课程的无人问津与篮球足球场上的摩肩接踵的反差就可见端倪。小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必须担负起中华武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