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探析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f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陈康(1988.10-),男,汉,陕西安康,本科,军事学助教,国防教育。
  摘要:一个民族的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离不开爱国主义的引导,尤其是作为国家未来中流砥柱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内容、效果等都差强人意,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关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自强不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82-01
  一、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崇高的传统美德。纵观我国的历史,屡屡收到外敌的侵略,国在则家在,国破则家亡,这无疑激发了众多爱国志士的情感,这种情感随着国家的命运升华到为国献身的精神与情操。无数的爱国志士以崇高的爱国之情誓死保家卫国,正所谓“不畏国之危难,誓保中华河山。国若不能保,何妨顾家园。生为护国人,死为捐躯人。笑看前来侵犯,漠视寇敌归去。手握长枪利刃,必守寸土河山”,爱国主义成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信,努力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教师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实至名归。在军事教学中,对大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的祖国,耳濡目染,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间热爱祖国,主动发扬与集成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大学生的满腔爱国之情,并给予大学生有效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将爱国热情转化成努力的动力,报效祖国。
  二、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结合国内学者对军事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以及笔者的课堂实践,总结出在军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并概括为以下几点:
  1、教学方式单一,照本宣读,缺乏引导。情感与信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但是不少教师在讲授军事人物或爱国史实的时候,通常运用讲述法将伟人夸大成圣人,将其爱国主义行为说成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这样固然能够让大学生对历史人物心生崇敬,但是也很容易导致大学生难以找到正确的爱国方式,如此一来,爱国就变成了一纸空话。
  2、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处于被动地位。“保家卫国,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学习,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是爱国主义教育所着重强调的宗旨,这是爱国主义教育中非常崇高的理想与目标。不过相信大部分大学生是很难从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中。笔者认为,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意识与责任感的感悟。尤其是在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提高大学生辨明多元文化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大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了解家乡、祖国的变化,“勿以善少而不为,勿以恶少而为之”,从现实生活的点滴中感受爱国主义情怀,那么就不会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
  三、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建议
  1、通过时事政治教育题材,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国家每天都在积极与其他国家打交道,其中总会涉及到领土的完整、国家尊严的时事新闻,这些新闻实质上就是教学教材。例如钓鱼岛事件,此事件的始端过程以及国家的处理方式,都拥有着大量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学生会带着自己的主观看法关注整个事件,并且还会积极利用所有的资源寻根问底。而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件,做出正确的爱国行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社会名人(如知名企业家、作家、军事教授专家等)到学校演讲宣教。
  2、通过网络展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想顺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一定要净化网络环境,让大学生能够与不良信息隔绝。网络是大学生每天都会接触的事物,把网络作为教育的平台提供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教育方式。首先,学校要建立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教育网站。因为互联网的普及,通过网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了新的方式,高校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网上讨论趣、网上教学等,通过民主对话、平等交流、加强监督、积极渗透等方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升网络宣传的战斗力与影响力;其次,为学生提供资源丰富的检索服务与查阅服务,以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行为,培养其爱国主义意识;再者,建立校园网“专题”,想必每位学生都会习惯每天浏览新闻,看看今天又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学校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开创专门的新闻专栏,深入、全面、及时地将时事政治更新,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也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讨论区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最后,通过校园网建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3、 传递“正能量”,做新时代的“英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化的价值观、文化并存,在网络上一些非主流、反传统、亵渎革命英雄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蔓延,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因此,学校更要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健康、积极、正确的思想文化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抵制外国主义的文化渗透,加强其辨别能力与鉴定其政治信仰,提高其国家、民族意识,在积极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还要学会正确对待本民族的文化。
  四、结束语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遗产。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了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通过转变一些传统的爱国主义观念,树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目标,紧扣课本,结合时事。在军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大学生明白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作者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贵峰. 浅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01:155-159.
  [2]陈梅.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5:109-111.
  [3]胡继红.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113-115.
  [4]郝海洪,李国强.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思路探析[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85-88.
  [5]熊宗强,唐锋. 论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2:34-36.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刘松(1982年—),贵州金沙人,硕士研究生,贵州省惠水县第二中学,历史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摘要:历史教学的核心目的是怎样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水平,使其掌握并运用历史知识,而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有效且实用,能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本文讨论的课题。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从当前的历史教学现状,改革历史教学方法,强化历史教学思想加以论述,试图能探讨出真正全面有效的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路
摘要: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比较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技能性。目前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改革,高等数学作为高职教育中的最为基础的课程,也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高职院校一直在进行课程设置调整,数学教育的课时数量也在调整中,如何较好的开展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已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高职院校在高等数学教改方面提出了一些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改  中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195-01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情况下,如何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高职院校中学生党员质量,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是各高职院校党组织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  一、学生党员发展面临
甲壳素、壳聚糖的溶解性差,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经改性后,由于接枝了新的基因,使其可直接溶于水,因而拓宽了应用范围,特别在医药缓释给药、模拟酶和日用化学品方面显示了强大和。
<正> 1 前言玉米在世界上被称为黄金食物,这是因为玉米有较高营养价值,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脂肪和粗纤维,还含有丰富维生素 E、胡萝卜素、卵磷脂及大量钙、铁、磷等物质,对高
摘 要:学生学习英语所需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为听、说、读、写,大学英语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写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合作学习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写作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本文在介绍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理论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合作教学理论具体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课程之一。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希望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高职院校;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109-01 
综述了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性能、导电机理及其在二次电池,传感器,电致变色元件,节能窗,药物释放,晶体管,分离薄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作者简介:刘文丽(1977.04-),女,福建省南安市人,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及小学品生(品社)学科。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024-01  增强实效性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永恒追求。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总目标,包含有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摘要:学生党员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进行学生党员民族精神教育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着力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民族精神教育问题的探析。首先,挖掘民族精神教育问题的深远历史意义,明晰历史发展趋势;第二,探求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开展方式,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合二为一;第三,着力从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建设方面落实民族精神教育。  关键词:民族精神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性建设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