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下的诗情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伞,古称为“盖”,即遮阳挡雨之用具。 据《伞物纪原》载:“六韬曰:天雨不张盖幔,周初事也。”也有一说,最初不一定是遮雨,主要是遮阳光、遮风尘,是帝王出行时专用的一种礼器,它是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伞”字是个简化字,但它比任何一个字造得都好,更真实地再现了生活当中伞的样子。上面是遮阳、遮雨的面,下面是伞把儿,还有中间的一些梃儿,和一把撑开的雨伞的样子,非常像。在它没有被简化的时候,这个字还是比较繁琐的:傘。
  “青凉伞上微微雨”,宋代的欧阳修曾在《渔家傲·叶有清风花有露》里这样写道。 而杨万里笔下的伞也颇具浪漫气息——“伞声松径雨,巢影柳塘风。”雨敲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像什么?这应有多种答案。有大雨,小雨,有布伞,塑料伞,声音会不一样,人的心情不同时感觉也不一样,有人听起来感觉像音乐,有人则听得心烦。而杨万里却一句“伞声松径雨”,把伞和雨声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同样是这个杨万里,对伞好像情有独钟。一句“初初雨影伞先知”,又把伞的浪漫和俏皮杂糅到了一起。而晏殊却一句“莲叶层层张绿伞”,把莲叶看成了绿伞,平添了些许趣味。
  同样是诗人,当代诗人余光中笔下的伞又具有了另一番风情,甚至还多了那么一点儿忧伤:“雨里盛开/雨里枯萎/一朵一朵被遗忘/怎么也记不起来/在什么人家的门外……”
  古往今来,伞留给了世人无限遐想。不管是诗人还是其他墨客文人,想到伞时,都不免总会想到江南,想到江南时,眼前也总会隐约浮现一娉娉婷婷撑伞的姑娘,缓缓走在青石板上。而江南的雨也总是淅淅沥沥地下着,各种颜色、式样的伞,也总如花儿般绽放着。在所有的伞中,折叠伞虽然携带方便,却远没有直杆伞来得优雅。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直杆伞开关伞时放慢的速度,就像给了人一个小喘息。优雅自是急不得的,过去的日子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直杆伞也能缓缓撑起一段浪漫诗情。
  無论大雨倾盆还是细雨绵绵,都很容易让人变身狼狈状态。但是,只要拥有一把精致的晴雨伞,就能让你时刻拥有诗意和优雅。使你在自然的馈赠雨面前,也不会惊慌失措,时刻保持美丽形象。当然,除了伞本身,打伞人的姿势也相当重要。姿势对了,气场立码就变了。
  穿越时光,可窥得雨中另一道风景:一懵懂顽童头顶一片大荷叶,冒雨行走,雨珠从凸面的荷叶斜边上滚下来,“伞”就这样画在了天地间?或许这只是一段浪漫的臆想。还有一道风景,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就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内暂避一阵。但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而且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夏季雷阵雨,又说来就来。云氏便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于是就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儿……头顶上的小亭子,多有诗情画意啊!我们那满腹经伦的孔老夫子更有趣,他周游列国时为防备日晒雨淋,直接在车上制作了一种固定的伞,使之变成了移动的风景。
  伞从被发明到现在至少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今中外,最能将伞的浪漫情趣发挥到极致的,自然还是那“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诗情。但这诗情又非温润的胸怀所能抵挡,江南伞下的诗情便和江南的雨一样落进了人们的向往里。
  (编辑
其他文献
在你知道这些人生哲学之前你会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晚才明白这些道理,为什么这么快生命就走到了尽头?”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花点时间去冒险;花点时间去爱、去笑、去哭泣、去学习和原谅。生命往往看上去更短暂。  下面这十大人生道理你应该尽早懂得:  1、活在当下。  生命并不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段时间,而是你呼吸着的时时刻刻。现在——此时此地——就是你所有的人生。所在在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应该
说是远行,目的地其实就在市区,与家相距不超过100公里,可父亲没有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了,所以说“远行”也没有错。  我说我一个人能行的,我都19岁了。父亲非不听,一定要送我去。从我接到市里一所三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他就一直忙个不停。  印象里,父亲除了镇上,很少出远门,去县城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他总说,自己走了,地里的庄稼怎么办呢,猪圈里的猪要吃食怎么办呢。他认为庄稼和猪都是他的命,一家人的生计
春到人间,草木先知。这个时候荠菜发出的嫩芽,既积蓄了整个冬天的能量,又带着立春的活力,既可祛春寒,防春季流行病,又可降胃肠之火,为你注入新的生命活力。阳春三月,在山清水秀之地,踏青赏花,再采摘荠菜包成荠菜馄饨,与家人好好享受一下这惬意而健康的生活,真的好给力啊!    材料:  主料:猪肉馅250克、荠菜250克、鸡蛋1个、馄饨皮500克  调料:葱姜末、盐、料酒、鸡精、紫菜、虾皮、胡椒粉  步骤
这是周一上午的第一堂课。男孩坐在座位上,一手托着腮,一手捏着笔杆,眼睛痴痴地望着窗外。顺着男孩的目光,可以看到窗前那棵树。  这是一棵矮小的桃树,几个枝丫正努力向四周伸展著。时序已经是初春,应当是万物勃发的季节,可眼前这棵桃树枝上依然光秃秃的,没有半点生命的迹象。  男孩知道,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将桃树刚要鼓出的芽苞又逼了回去。要是在平时,男孩一想起倒春寒,一定会恶狠狠地骂一句:可恶!可此时此刻
先说个剃头的笑话。有个男生剃了个光头去上学,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微笑着说:“请那个光头同学站起来,你说说1点58分用英语怎么说?”男生心想这个简单啊,他脱口而出:Two to two。没想到,全班的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都快把屋顶掀翻了。男生恍然大悟,自己说的是“秃秃秃”啊!  说起来,剃头不算什么大事,当然100年前辛亥革命那会儿,人们就不会这么想了。那时剃头可是件不得了的大事,剃还是不剃,是
米丘林(1855~1935)是俄国伟大的园艺学家。他在长达60年的园艺科研实践中,辛勤探索,坚韧不拔,培育出350多个果树新品种,为俄国的林果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米丘林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父亲是个园艺工人。在父亲的熏陶影响下,小米丘林对果树的园艺培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米丘林仅10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但米丘林并没有放弃对园艺事业的追求。为了生计,米丘林不久就开始了自食其力的学徒生活。米丘林这种贫苦
人们经常问我,在那6年里,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没有成功,而我却成功了,我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很简单:我觉得容易做的事情,他们觉得不去做更容易;我觉得很容易设定那些能够改变我人生的目标,他们觉得不设定更容易;我觉得阅读那些能影响我的思考和想法的书籍是很容易的,他们觉得不去阅读更容易;我觉得很容易去参加各种课程和讲座并与其他成功人士打成一片,他们说这也许真的不是那么重要。假如要我概括的话,我会说,我觉得容
“和氏没鞋穿”,是因为和氏没有双脚,没办法穿鞋。  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典自《韩非子》中的《和氏》篇。每每读来,总让人有“大梦谁先觉”的恍然。  楚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塊璞玉,也就是外表像石头的那种玉原石,于是恭恭敬敬地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工鉴定,可惜那时鉴定技术落后,璞玉被定性为石头。厉王以为 和氏欺 君,问题很严重,一怒削掉了他的左脚。等厉王死了武王继位,和氏又神差鬼使地将璞玉捧给了武王,悲剧
有人说过:“微笑是全世界的通行证。”的确,它常常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经常微笑的人会在人群中大放异彩,让人们受到感染。没有一个人不喜欢笑脸,笑是人类的本能,将笑容从脸上抹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正是由于这项本能,微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微笑具有神奇的魔力,人们很难拒绝一个喜欢微笑的人提出的事情。试想,让一张经常微笑的脸庞变成愁眉苦脸的模样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  曾经,有人做
民国老课本,有这么一篇课文,只有四句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  很有画面感。草地青翠,繁花点点。三只牛和一只羊都低着头,一刻不停地吃草。草那么茂盛,对它们来说,是一场舌尖的盛宴,怎么会顾得上抬头呢?但另一只羊却不,它仰着头,在看花。  这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羊。  别的牛羊在喂养脑袋,而它,却在喂养眼睛,滋润心灵,宁可瘪了肚子,也要抬头看花。要知道,它抬头看花的那一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