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lN基涂层厚度对微型钻头刚度及孔位精度的影响

来源 :硬质合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3种常用尺寸的微型钻头和棒料表面制备了不同厚度的TiAlN基涂层.通过控制涂层沉积时间,得到涂层厚度为2.1±0.3~8.6±0.3 μm.研究了涂层厚度对微型钻头和棒料的刚度以及孔位精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制备的不同厚度涂层结合力均达到最优等级HF1-HF2.经过压弯测试,3种尺寸的微型钻头和棒料的压弯变形量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对应的刚度逐渐增加.在φ0.15~3.0 mm微型钻头表面制备厚度~6.37 μm的涂层,涂层微型钻头刚度比未涂层时增加了25.7%;尺寸为φ0.20~4.5mm、φ0.25~5.5mm的微型钻头表面涂层厚度增加到8.6±0.3 μm时,刚度分别增加了23.1%和15.6%.经过钻孔测试,涂层微型钻头的孔位精度Cpk值高于未涂层微型钻头.将涂层微型钻头磨尖处理,孔位精度进一步提升.
其他文献
空间站内部具有空间狭小、仪器精密的环境特点,检修中广泛采用的刚体机器人或机械臂,存在环境顺从性差、刚性冲击大等局限性.提出一种气压驱动的仿“藤蔓”生长型软体机器人,其生长通过内部气压驱动的薄膜尖端外翻实现,并利用线驱动转弯关节实现机器人的尖端转向,这种新型的运动方式不仅使机器人具备了更加优越的运动性能,也实现了其主动控制下可调的连续转向.建立了转弯运动学模型,以90%以上的精度预测了机器人的转弯角度,进一步改善了软体机器人的控制精度;通过有限元手段进行了机器人的转弯性能分析,完成了原理样机的制作并开展多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