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er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从教材处理、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日常运用等方面阐述了英语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出应把日常的英语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使英语教学更贴近生活。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教育理论 生活化
  英语是世界通用的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它的社会生活性非常突出,这就决定了英语教学应源于生活,与生活同在。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无疑会给今天的英语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为此我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对生活教育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作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极富文化底蕴。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大多是日常生活中所遇到、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如学生最爱逛的公园,动物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牛奶、冰激凌;学生挂在嘴边的一些日常礼貌用语……然而仅靠书中的知识点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创设最佳的语言情境。
  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字母前,我拍摄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KFC,M,WC等收集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如餐巾纸上的soft,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等,并打印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脑英语:Windows,My files,E-mail等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字母时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效率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身边。
  这样生活化地处理教材,唤起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语,运用到日常英语教学中,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让英语走进生活
  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求运用者必须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灵活地运用各种句式,也就是在生活中运用语言。以往教师牵着学生走,字字句句带读、跟读的做法,势必造成学生会背不会用。教学中要善于把生活中学生爱做爱玩的游戏带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教学“colour”这一课时,课上我先让学生唱他们都会唱并爱唱的歌曲《小画家》,唱完后我告诉学生:“丁丁现在已不再是个粗心的小画家了,不信,你听。”于是我在学生充满疑问和期待的目光中,唱起了自编的歌曲:“丁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看看他都画些啥,Red,red,画个red红苹果;Yellow,yellow,画个yellow黄香蕉;Blue,blue,画片蓝天是blue;White,white,画朵白云是white;Green,green,画片草地是green;Black,black,画块黑板是black。”和着熟悉的音乐,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colour”这个单词。喜欢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教学数字时,我设计了“报数”的游戏;教学单词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词”的游戏;教学句子时,我设计了“拷贝不走样”的游戏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让英语融入生活
  我们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并且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交流性的:课外把所学的内容表演给家长看,并让家长一起表演,提出宝贵的意见。
  2.习得性的:让学生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听儿童英语广播,把自己模拟最得意之处录制下来,和学生一起欣赏或进行评比,选出“英语小能手”,并鼓励、培养学生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看英语VCD,欣赏儿童英语歌曲。
  3.操作性的:如布置学生为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学生为了达到美观这一目的,书写标签、设计标签时就会非常用心,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又可提高书写水平。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会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的课外英语而高兴。
  4.探究性的:低年级学生可以布置一些观察类的课外作业,如:“What colour is the rainbow?”“What colour is red and blue?”,apple有哪几种颜色?高年级学生可布置一些稍有难度的作业,如让他们到大自然中捕捉butterfly,dragonfly,探究ant,bee的生活習性等。以上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关键就在于坚持,使其成为常规。每次作业后,我都及时给予他们评价,哪怕是口头表扬或奖励“☆”。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我们设计一些深浅不一,选择性强,更生活化,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心理要求的作业,让全体学生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有效激发他们做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作业质量。
  四、日常运用生活化,走向生活,生活再现英语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创造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
  得此启迪,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增加一些课外的活动,让学生更贴近生活,体验生活的滋味,譬如,每周可开展一次英语角活动,地点可以根据课堂所学的内容不断变化,比如在学完6A第一单元后,就可以在年级中组织一次足球比赛,要求学生在比赛中尽量用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如,Pass the ball to me(把球传给我)OK(好的)等,一场足球比赛后,大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日常的交际用语肯定会运用自如,同时,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又如,教学《Ben’s Birthday!》一课时,我创设了为一个外国小朋友过生日的情境,让学生先商量要送给外国小朋友什么生日礼物,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使用语言,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自然地使用和巩固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及各种表示饮料、水果、食品和文具的单词;接着让学生为生日的外国小朋友送礼物,大家争先恐后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并说:“It’s for you.Happy birthday!”还借助音乐和灯光创设情境,在美妙的《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的英文歌曲中,唱唱跳跳、轻轻松松地学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最好体现,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而且使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坚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具体教学中,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受到真正的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就中学生英语语言表达交际运用能力培养作探析,旨在阐述优化教学策略方法,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促进作用。围绕阅读认知、表达交流和情景模拟等方面鼓励支持学生主动表达和交流探究,能在增强他们认知体验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综合表达运用能力。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元化表达是发挥语言交际功能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口语表达 实际运用  英语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能力的主渠道。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当堂解决问题,向45分钟要质量,而不是靠抢占时间,课后吃“烫饭”。然而,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种种弊端,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如讲课不到位,知识有漏洞;不能精讲精练,空洞的、多余的话浪费了时间;乱做题、做烂题、效率不高;基础知识记不准,不熟练,应用起来有困难;重结论,轻过程,不求甚解;重知识,轻方法,眼高手低。高质量
英语一直是后进生最感头疼的学科,是后进生在各类考试中成绩最差的学科。因此,不少后进生干脆放弃这门学科,出现上课打瞌睡、作业抄同桌、考试猜答案等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英语成绩降低,而且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探讨如何转化后进生。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学习比汉语枯燥,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仔细研究教学方法
摘 要: 信息的激增使传统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改革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多媒体技术对英语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仅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而且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的输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了学生记忆理解,增加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更有利于口语培养,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 多媒体技術 初中英语教学 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条件下,如何改变英语教学旧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优化英语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很值得探讨的话题。作者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教育教学经验,就如何优化英语教学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实效性 课堂结构 教学评价  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